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设计了粉末冶金法制备短碳纤维增强金刚石钻头铁基胎体材料,通过分析不同碳纤维添加量对胎体烧结性能的影响,得出在本实验制备条件下,短碳纤维对铁基胎体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该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造更加优良短碳纤维增强铁基胎体材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人造金刚石聚晶地质岩心钻头是我院从1973年以来,应用粉末冶金热压法表镶研制成功的,是金刚石地质岩心钻头的新产品。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试验,生产试验和生产应用,获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提高了钻探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聚晶钻头,我们总结了一套使用经验,帮助广大操作者及时掌握,将摘要介绍如下:(1)人造金刚石聚晶:又称金刚石聚合体,或称金刚石烧结体。聚晶分生长、爆炸、静压。静压聚晶是以40微米以细的人造金刚石微粉,与结合剂成分均匀混合,装入石墨模具内,置于金刚石合成压机的腔体内,经高温高压烧结而成。具有各…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1978,(2):19-21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爆炸法合成出金刚石以来,为金刚石的合成方法又开辟了新的领域。实践证明,采用不同的含石墨物质作原料,所合成的金刚石的转化率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寻找出一种能提高爆炸金刚石的转化率的含石墨物质,将是爆炸法合成金刚石  相似文献   

4.
热压铁基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在坚硬致密岩石中钻进时效低和钻头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难题,分析了热压钻头的金刚石出刃与岩石研磨性等岩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钻头的胎体成分及其性能是关键,硬而带脆性的胎体性能有利于金刚石出刃,从而能提高钻进速度。因此,从热压金刚石钻头的胎体成分与性能研究入手,经过反复的试验研究,试制出了热压铁基孕镶金刚石钻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坚硬致密岩层中钻进,钻进时效由0.5 m左右提高到1.17 m,钻头寿命由10 m左右提高到21.31 m,解决了在坚硬致密岩层中钻进难的问题。试验研究结果说明,铁基合金是一种新型的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热压铁基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是一种新类型的金刚石钻头。  相似文献   

5.
金刚石工具用金属粉末一种能够提高胎体性能及改善胎体对金刚石粘结状态的金属粉末最近由北京科技大学粉末冶金教研室郭志猛副教授研制成功。该粉末系铬基合金(含铬量67%),液相温度低,可充分发挥Cr的作用,且价格低廉,适用于铁基、钴基和铜基胎体的刀头和磨块,...  相似文献   

6.
金刚石中过渡金属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金刚石的合成机理与过渡金属杂质离子对金刚石物理性质的影响,国内外展开了对合成金刚石及天然金刚石中镍,钴和铁等过渡金属杂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各种吸收与发光光谱法和电子顺磁共振,被用于金刚石中过渡金属离子赋存状态的研究中,结果表明镍、钴离子可以间隙形式或替代方式进入晶格。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1977,(5):50-53
我国爆炸法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工作,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几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力学所和北京砂轮厂于1971年初,首次用爆炸法合成出人造金刚石微粉。随后又用爆炸法成功地烧结出大颗粒金刚石聚晶,增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大腔体人造金刚石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金刚石的合成工艺-φ23mm腔体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变功率合成技术和瓶颈效应后改变组装方式,使腔体内的物量比合理化,以达到腔体内合成温度和压力均匀,控制金刚石的生长速度,在较低的合成压力和合成功率下,在φ28.5mm腔体和φ31mm腔体上,合成优质高产金刚石。  相似文献   

9.
鸣午 《探矿工程》1979,(4):41-42
高压合成金刚石尽管合成金刚石不断生产,但天然金刚石因其硬度和光学性能同珍贵的宝石一样,占有独特的地位。在高温和很高压力时,金刚石稳定的碳形态,材料科学家需要采取对策。高压物理学和技术的先驱—P·W·布瑞奇曼,据说每当他想从其早期的装置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压力时,他总想把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作为他的第一个实验。  相似文献   

10.
河南郑州探矿厂利用爆炸人造金刚石研制成聚合体金刚石钻头。自一九七八年十月至一九七九年五月,在我队某矿区一、二号钻机试验,共6个钻头,总进尺784.82米。在6—8级泥质灰岩、轻微硅化白云岩中钻进,取得了平均寿命130.6米/个,平均时效2.08米/时的较好效果。在泥质灰岩中达6.06米/时。爆炸人造金刚石钻头在我队钻进试验情况如下:一、矿区地质简况1.矿区内皱褶、断裂发育,故施工钻孔中均遇不同程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粉末冶金技术对金刚石钻头发展的重大影响,介绍了粉末冶金热压法、浸渍法制做钻头的原理与特点,反映了我国金刚石钻头制做技术现状。叙述了笔者在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和在胎体合金中添加可以形成强碳化物的元素(如钛),来解决胎体对金刚石的粘结问题的实践与认识。这是金刚石钻头镶焊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1977,(1):22-23
爆炸法合成人造金刚石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工艺、新技术,它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采用这种方法制造金刚石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单产高、成本低和见效快等优点。我国自1970年首先由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和北京砂轮厂试制成功后,现在国内从事研究和生产的单位已有二十多个,并制订了科研长期规划,大力发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攻克关键问题,制成适用于石油、地质钻探、采掘需要的高质量大颗粒金刚石。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锦州碳素厂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鼓足革命干劲,猛促生产科研,经过半年的努力,已试制成大颗粒聚晶  相似文献   

13.
热压金刚石工具胎体是用粉末冶金法形成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介绍了规划设计法研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在合成金刚石中使用纯Co粉末触媒可合成出类似国外“SDA100”适于地质钻探用的优质金刚石。用粉末成型,工艺简单,成材率接近100%,Co触媒的回收率可达97%以上。多年来,在我国人造金刚石生产中使用以常规熔炼和轧制加工的合金触媒,如Ni Mn、Ni MnCo、NiFeMn等。加工复杂,成材率低(25~40%),成份不易保证,合成的金刚石杂质多,质量不稳定。而且这些触媒不易回收,在完成触媒作用后被酸洗冲掉,化为废物。而纯Co粉末触媒,能确保成份,生产容易,合成金刚石的质量好,可以回收。在人造金刚石生产中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片状触媒和粉状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实验,比较了两种触媒合成金刚石的优缺点,分析了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优于片状触媒的原因,对金刚石合成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阎冠欣 《探矿工程》2009,36(5):75-77,80
针对在硬而致密岩石中钻进时效低和钻头使用寿命短以及传统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价格高等众多难题,采用混料回归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替代碳化钨基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的新型铁基胎体配方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热压钻头的金刚石出刃与岩石研磨性等岩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钻头的胎体成分及其性能是关键。因此,从热压金刚石钻头的胎体成分与性能研究入手,经过反复的试验研究与优化组合,研究出热压高磷铁基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胎体材料,并试制出金刚石钻头。在室内对可钻性Ⅸ级岩石进行钻进的试验表明:钻进时效平均达到1.91m,钻头平均工作寿命达到60.26m。试验结果表明,高磷铁基眙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且该类型胎体的热压金刚石钻头是一种成本明显降低、具有广谱性能的金刚石钻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煤田地质金刚石钻探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煤系地层多为中硬以下地层,不宜全部使用普通金刚石钻头,加之大颗粒天然金刚石资源比较缺乏;用聚晶方法合成大颗粒人造金刚石又有一定困难,性能得不到保证。因此限制了金刚石钻头在煤田钻探中的应用。如何扩大金刚石钻头在煤田钻探中的应用范围,提高钻进速度,降低钻探成本,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有关兄弟单位支持下,为了提高坚硬岩层中的钻进效率,加快勘探速度,近年来我们研制了合成金刚石。通过大量试验,合成金刚石平均强度达到15000公斤/厘米2;对大颗粒单品金刚石与聚晶金刚石也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王汪凯 《江苏地质》1997,21(4):248-252
在分析了温度,压力诸因素与金刚石产,质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高效的合成工艺方案,特别是在实施合成工艺方面,提出了见解和措施,并且收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金刚石钻进作为一种先进的钻探方法,经过不断的完善,至今已沿用了百余年.1930年以前,金刚石钻头是用稀缺的粗粒黑金刚石(CARBONADO)靠手工镶嵌的,价格昂贵.1930年初出现了粉末冶金技术,才开始采用较便宜的小颗粒金刚石以机械方法成批生产金刚石钻头.由于金刚石钻头在许多方面优于钻粒钻头和硬质合金钻头,有较高的钻进速度,即使在很坚硬的岩石中钻进也可取得较高的岩心采取率,而且可钻进任何方向的钻孔,偏斜又较小,因而使金刚石钻进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五十年代,一些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