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对弱胶结地层条件下的掘进巷道突水溃砂进行治理,以宁东煤田麦垛山煤矿2煤大巷掘进期间突水溃砂为研究对象,针对地面治理工程量大、周期长、井下常规治理风险高等问题,采用井下挡水墙建造、高压扰动注浆、钻注一体化和孔口控压保浆技术,完成了突水溃砂点封堵体的构筑。结果表明:通过在巷道内建造挡水墙,可以有效控制注浆期间的水砂淹没范围,经过对挡水墙及其围岩强度的核算,挡水墙能够至少抵抗1.64 MPa的压力,大于顶板含水层1.2 MPa的水压。首先在距离突水溃砂点较远的区域采用高压扰动注浆建造1号封堵体,将水砂淹没范围进一步缩小,然后在距离突水溃砂点较近的区域继续施工2号封堵体,对突水溃砂点周边进行治理;研发钻注一体化技术及钻具,能够避免钻孔在退钻后塌孔,影响后续注浆,实现钻探和注浆一体化作业。发明了孔口控压保浆装置,达到了在20 MPa注浆压力条件下浆液高效利用的目的;对巷道内松散砂体固结形成的封堵体采用取心和压水试验进行质量检验,取心完整,并且封堵体在1.8 MPa水压的作用下不漏水,说明封堵体质量良好。采用高压扰动注浆对掘进巷道内突水溃砂进行治理,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等特点,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治理期间二次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5.
通过对麻雀岗隧洞掘进技术的探索与总结,为典型硝土层隧洞设计和掘进施工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帷幕注浆在建井时应用于封堵地下水涌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用于封堵地层中气体涌入危害仅见个别实例。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用水力学安全厚度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煤矿巷道开挖碰到含高压瓦斯、H2S气体构造破碎带的情况,首次将管棚支护技术与帷幕注浆法相结合,确保安全掘进的技术措施。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四川龙滩煤矿+450回风石门的掘进,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根据广州地铁二号线(越一三)盾构区间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背后注浆施工情况,重点介绍了盾构施工过程中同步注浆技术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8.
9.
10.
高速试验环道设计车速高,弯道半径小,其几何设计是以人体对运行的敏感度作为设计指标的。本文结合交通部公路交通工程综合试验场的实体工程,介绍了高速环道的几何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1.
沉积地层中孔壁的稳定性与钻井液流态有着密切关系。结合河南叶舞凹陷盆地2 386 m盐矿钻探工程,采用不同的泵量和上返流速在不同孔段进行了钻探试验。试验和理论计算表明:在水敏性地层(黏土、泥岩、砂质泥岩等)浅层岩石孔隙率和塑性指数较高时,在钻井液层流流态情况下,主要以缩径为主,最大缩径率达26.6%;中部和深部同等地层,在紊流流态情况下,缩径和超径同时存在。其中,随着孔深的增加,缩径率呈减小趋势,超径率则有增大趋势,泥岩地层最大超径率达157.4%,盐岩地层超径率高达225.7%。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①泥浆必须具备减少循环系统(通道)的压力损失,提高携带岩粉的能力,保持孔壁稳定的流变特性和良好的剪切稀释、润滑性能,以及较低的比重和固相含量;②不同种类的流体,当处于不同的通道位置时,Re和Z值应有各自的计算公式,而且用Z值来断定泥浆由层流过渡到紊流的流态,与实际情况更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14.
河流的沉积特征是多样的。实际上,多数河流沉积序列与经典曲流河沉积模式存在一定差别。在松辽盆地茂兴地区泉三段地层中阶梯状曲流砂坝河流较为发育,其特征为:发育2层曲流砂坝沉积,下曲流砂坝厚度较大,一般厚2-5m,发育较完好的正韵律,与经典曲流砂坝沉积模式特征相似;上曲流砂坝亦为正韵律,但泥质含量偏高,层理发育较差。上、下曲流砂坝间多为突变接触,或被紫色或杂色泥质层隔开。 相似文献
15.
双液注浆法在封堵突水(流水层)巷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用双液(水泥和水玻璃)注浆法封堵被淹煤矿井巷的过程中,研究总结出一套独特而便于操作的封堵含水层突水和方法的措施。这种封堵突水方法还可以推广应用到岩层坑和各种隧道中。 相似文献
16.
厚层黄土中包气带水的运动方式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认为是活塞流,另一种认为是优势流,也有人认为两者并存。本文通过现场观测和两个模型试验,揭示活塞流是包气带中水分的特有的运移方式;基于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进一步证明优势流仅存在于饱和土中。自然界的黄土多处于非饱和状态,因此活塞流是黄土包气带中水的主要运移方式,而优势流是暂态和局部的,仅出现在降雨时期的浅层饱和区,或者低洼的汇水区。黄土中的垂直节理、卸荷裂隙、动物洞穴和植物根孔等优势通道是地表汇流的排水通道,而不是地下水的补给通道。 相似文献
17.
18.
小口径钻进液循环的流态一直是钻探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作者利用武汉地质学院创建的泥浆循环模拟试验台对小口径循环液流态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观察,提出小口径钻进循环属于非稳定流系统,并认为小口径钻进循环液流基本上不存在层流或层流范围很小。这个新的观点涉及到泥浆水力损失计算、流变学和岩粉携带等一系列理论的磋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岩石注浆领域内,80年代取得的屈指可数的几个重大进展之一是新型多层注浆系统(MPSP)的发明。由意大利Rodio集团公司研制的MPSP系统可克服在破碎、坍塌、泄漏及其它复杂地层中钻进所遇到的问题。在亚洲、欧洲几处高坝施工中,该系统均成功地用于加固孔壁。在用水泥浆加固孔壁时,该系统能改进岩石的力学性质。MPSP系统很大程度上是由用于上层中的密封注浆管衍生出来的,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利用该系统进行注浆作业时,水泥浆首先进入到钻孔内的塑料注浆管或钢制注浆管中,然后再由注浆管上的出浆孔(直径为4mm)压入到岩石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