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地质条件 复州湾地区位于我国遼东半岛的南部,是所谓遼东地块的一部分。 地形上大体可认为是一个缺少常年地表迳流和洩水条件较差的盆地。其分水嶺地带是海拔为100—300公尺的山区,矿区位于盆地中心,为海拔约50公尺的岗阜,岗阜与山区之间为海拔仅5—10公尺的淤积平原。  相似文献   

2.
根据勘探方法,我队设计了一个深为6.5公尺的小竖井(横断面为1.6×1.6平方公尺,然后在6.5公尺水平中段沿含矿层走向开掘一水平巷道,全长43公尺。又在距井口23公尺处垂直含矿层走向开掘一长为30公尺的水平巷道(巷道断面为1.8×1.6公尺)。  相似文献   

3.
我队第三分队徐金荣浅井小组创12天进尺501公尺的纪录,折合组月1294.25公尺,为国家计划6.5倍。一、其工作条件是:浅井深度在5至10公尺,并与井之间距不等,有的50公尺,有的100至200公尺,甚至更远。其地形系小山岭,井探系在胶结层和石墨矿体中施工的,岩石等级为2~4级。  相似文献   

4.
官店鉄矿区的地質勘探工作前后共进行近三年了,这三年中,由于党和上级的正确領导,及苏联专家的热情帮助,通过整风运动和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总路綫的鼓舞,六零四队全体职工同全国人民一样,在政治上掛了帅,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觉悟,干勁冲天,发揚了敢想敢說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从而能在58年第二季度地質总結报告的基础上,建議将本詳勘区(或与本詳勘区相类似的矿区)的勘探网密度作破格放寬,按1600×800公尺求C_1級,800×400公尺求B級,400×400公尺求A_2級。  相似文献   

5.
湯丹矿区是301矿区中最具远景的一个矿区,经几年来的勘探工程証实,矿化带長达3000公尺,厚約300~400公尺。矿体呈浸染状賦存于落雪灰岩中(全部矿化),平均厚約40~50公尺。由于矿体延伸大,品位变化亦較稳定,基本上属于似层状矿床,第Ⅱ勘探类型(如图1)。1954年以前,该队在落雪灰岩底部采用坑道探矿,对第一号矿带采用40公尺穿脈间距、120公尺中段間距,来探求C_1級儲量。至1955年第一季度,根据资料确定了矿体的稳定性,因此对矿床的第二、三、四号矿帶均采用了120公尺的穿脈间距,分別以120公尺与60公尺的中段間距求C_1級和B級储量。几年来经投入大量坑  相似文献   

6.
《水文》1959,(2)
在特大洪水时期,用过河纜吊木船进行测量,仍存在着一定困难。例如:今年7月发生的17,000秒公方特大洪水,浪高2~3公尺,最大水面流速8.70秒公尺,水位漲率14.18公尺/时,河中流树一个接着一  相似文献   

7.
叶尔兴队以敢想敢干的精神,破除了迷信思想,在手掘浅井1.2×1.5公尺断面,节理较发育的5—7级白云质灰岩中用了扩底爆破法。其结果减少了炮眼数目与总长度,提高了爆破效率,并减少了装药量,使小班进尺相继达到4.00公尺,5.15公尺,5.45公尺。叶尔兴队浅井普遍推行了此法以后,由原来平均队班效率0.73公尺提高到1.32公尺。试用扩底爆破法的条件与过程:  相似文献   

8.
钢砂钻头双弧对开双水口,经多次试验改进,初步取得效果良好.如曾在某机试用(用了二个此型钻头),在孔深210多公尺的7-8级细砂岩中钻进,使用普通钻头时钻进1小时40分进尺1.4公尺,单位小时进尺0.84公尺;改用双弧对开双水口钻头,在岩石、压力、转速、水量、投砂量相同的条件下,钻进1小时50分进尺2.4公尺,单位小时进尺达到了1.31公尺,与普通水口钻头比较,提高效率56%.其技术规格如图所示;二个水口占钻头底面积1/4-1/3,水口的高度为一长一短,长的为180公厘,短的为一个回次进尺的  相似文献   

9.
我队308机在58年12月份在平均孔深350公尺,最深400公尺的深孔作业突破了千公尺关,实际进尺1200公尺,这給右傾保守及强調鑽孔深淺、岩石好鑽、設备好等条件論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为59年鑽探工程更大的跃进,在深孔鑽进創造高台月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徑。308机深孔鑽进能突破千公尺的主要經驗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政治掛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 308机自58年4月份起曾几次掀起向千米进軍的高潮,但始終没有获胜,其主要原因是机台部份同志思想沒有彻底解放,認为本机台与302机不同,孔深,岩石硬,难打千米,且对小口徑鑽进有怀疑,怕出事故而不願採用。对深孔鑽进实現千公尺缺乏信心,碰到硬岩便灰心丧气,以致月初工作松懈,月底  相似文献   

10.
我队山地工作自56年组成开工以来,随着队勘探任务相应的发展,分别在三里寨、张庄、塞庄、梁洼煤矿和边庄张八桥铝矿、鲁山舞阳铁矿等完成重型山地工作竖井,采大样两个,掘进493.10公尺,斜井采样一个,掘进329.20公尺。轻型山地工作浅井120个,爆破掘进1253公尺(浅井最深达21.50公尺),槽探  相似文献   

11.
《水文》1959,(4)
竹岐流量站是閩江干流的一个基本控制站,也是我省較大的測站。河寬700多公尺,洪水时可达1000多公尺,汛期长,流量大,洪水常常連續交錯发生。該站測驗設备此較齐全,全站有員工8人,除本站測  相似文献   

12.
我队在某煤田进行钻探,因该煤田含煤地层厚达一百多公尺,且为极端破碎松软之炭质页岩,煤层最厚达二十多公尺。在这样地层进行钻探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成了一个严重问题。使用单岩心管钻进效率虽高,但取心率很低,使用双层煤心管钻进,每个回次最多钻进0.8公尺便堵死了,每个小班只能钻进2—3公尺。使用阿列克辛科式取煤管钻进  相似文献   

13.
计算岩层的渗透系数需要先知道影响半径。下面介绍的是求影响半径的图解法,其法简便,试制后已使用过,效果良好。这种图解法还有一定的缺点,有待于同志们的指正。甲、使用法:(一)R=575 SH~(1/2) K~(1/2)(库萨金公式)设S=7.5公尺,H=7.5公迟,K=57×10~(-6)公尺/秒(参阅图1)。方法:1.通过H=7.5公尺,S=7.5公尺作一直线2.通过K=57×10~(-6)公尺/秒作一直线平行于前直线,即得K=89公尺(二)R=3000 SK~(1/2)(集合尔特公式)  相似文献   

14.
某矿为了满足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要求,在渤海湾沿岸的海面上进行了海上人力廻转冲击钻探.该矿所处的地形特点,为一个向海缓倾斜的低地,海岸与陆地连接的地带极为平坦,专门水文工程所摆佈的钻孔是由海岸到300公尺的海面上.在近海岸的地段水深为1~3公尺,远海岸的地段水深为3~6公尺,个加地段则大于6公尺.海底的地层,由上到下大致有四层:即沙层及沙砾层,含10%小石砾的重粘土,亚粘士及亚沙土瓦层,坚硬的花岗岩类及风化片岩类等.海上钻深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其钻进的方法、按装工作、人员配置等亦显著地不同于陆地钻探,且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许多特殊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祁連山主脉,横跨甘肅青海兩省之間,东西綿亘达1200公里;其西來自阿尔金山,山之北部即河西走廊,山之南为柴达木盆地及西宁盆地;中間山势突起,巍峨冲霄;无論冬夏,皆皚光戴雪,白峰起伏,千里毗連。連同河西走廊之北山,共有七条山脉,皆呈北西西之走向。山峰高度,除北山外,海拔一般都在5000公尺以上,南山主峯,高达6000公尺,修士山高峯达7000公尺。可是祁連山現在虽是高不可攀的雪山高峯,但是它在下石炭紀以前,确是一个深不可測  相似文献   

16.
在开孔鑽进时,粗径鑽具要随着孔深不断的增加,直到孔深超过10公尺以上,但其长度必须保持在8~10公尺之间方可。在鑽进中,如果鑽孔弯曲度稍超过设计要求,但不太严重时(如1百公尺弯曲5°),可加长  相似文献   

17.
《地质论评》1948,13(Z2):286-287
西康高原东部之地貌已达壮年中期或晚期,宽谷缓山在在皆是。惟其中常有较高之山拔海达四千公尺以上。最高者如世界闻名之木雅唝噶山高达七千余公尺。在此高山中拔海五千公尺以上之区多有现代冰川,终年积雪不化。而在五千公尺以下四千公尺以上之区则常有第  相似文献   

18.
扩底爆破法(俗称葫芦炮亦称药壶法)是把炸药集中在炮眼底部的药壶中进行爆破,以达到提高破坏岩石的作用和减少单位进尺的炮眼消耗量。通过这次重点试验证明,扩底炮与小口径炮比较,获得如下的经济效果:单位进尺打眼工作量减少4/6—5/6,炸药消耗量减少1/4—1/3,提高了掘进效率,根据试行后一个月初步统计,在8级整块致密坚硬的石灰岩中掘进,月进尺由8公尺提高到32公尺,队班效率由0.2公尺提高到0.7公尺(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9.
我們五月份在粤北找到一个中型以上的鉄矿,全部是黄鉄矿氧化的铁帽,有千余公尺长,平均数百公尺寬,十多公尺厚,按褐铁矿要求,一般为富矿,矿体位于两层砂岩中的頁岩灰岩夹层中,頂板砂岩已剝蝕,所以褐鉄矿呈原生和坡积状态露出地表;这一发現,不仅使我們获得一定的鉄矿儲量,而且对寻找原生黄鉄矿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整风反右斗争胜利基础上,我局1958年山地工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高产运动,各队高产新纪录不断出现,指标一个比一个高。如槽探,继佛山队干部试验槽创工班效率10.3立方公尺纪录之后,继而惠阳大队出现了511立方公尺的高产纪录;浅井由海南大队首创的队班效率30.1公尺,发展到佛山大队的83.7公尺;平巷由705队的队班效率12公尺发展到佛山大队的51.35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