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钻探工作中钻杆断裂事故频繁发生,给钻探工作带来危害,据江苏各队反映,目前钻杆折断事故较多,有的机台一天断2~3次,严重影响钻探生产任务的完成,绳索取心钻杆折断情况更为普遍,使用寿命不长。因此认真分析钻具折断原因,采取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地质勘探工作中所使用的柴油机,因曲轴折断而发生机械事故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由于曲轴工作条件以及它所受的复杂应力的影响,其发生折断的原因也较复杂.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笔者仅将个人所考虑的一些初步意见,提出来和大家共同研究.一、曲轴折断的原因1.中心线不一致由于曲轴的主轴轴颈的中心线和相接轴的中心线不一致,虽然在正常负荷时无事故征兆,但因长期运转,材料本身的疲劳现象,也往往使曲轴折断.这主要是由于按装的不正确.如果是单机不是机组,它虽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野外遇到了如何利用洛阳铲打深钻的问题(10米左右),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用几根木棍接起来,加深钻进,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该方法有以下缺点:(一)不能保证井壁垂直,(二)提升下降一次很困难,(三)因棍太长,弯曲度太大,提升时易折断,甚至要发生人身事故。(四)效率不高。为  相似文献   

4.
在严重漏失地层钻进,井口很少返水或不返水,如果水泵没有计量或警报装置,操作者就很难及时判断井内水量大小,往往由于钻具堵水或水泵作用不良,水量突然减少而造成烧钻事故。有时钻具堵水,井內回转阻力大,操作者盲目向井内送水致使水泵(螺杆泵)在50~60公斤/厘米~2的高压下工作而造成机械事故。我队二○五机自采用金刚石钻进以来,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内就发生了十四次烧钻和二十多次螺杆泵挠性轴折断。大部分事故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为此,我们根据靶式警报器原理试制了磁控讯  相似文献   

5.
瑞典造XH-60型油压钻机变速箱花链轴折断已成为各使用单位普通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钻探生产。从操作使用上采取若干措施,以期预先防止事故发生,本刊前已有所介绍,现在不予重述,仅就改装钻机的结构方法介绍两种,供各野外队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1976,(4):39-39
为了加快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的步伐,我队 6号机自 1975年 5月起,配合φ56毫米钻具试用了不经内墩厚而直接车制内螺纹的φ50 × 5.5毫米钻杆。经四个孔使用,共钻进2023.84米,仅发生过三次母接头切口处折断事故,而钻杆在中深孔中经高压、快速钻进、  相似文献   

7.
过去处理一次烧钻事故少则一天,多则五天。后来摸索出一套省时省力的方法,现介绍如下:我队使用的钻杆规格为φ43,钻具是φ55×3.5为外管、φ45×2为内管的单动双管钻具,钻头为φ56双管孕镶金刚石钻头。处理方法是:将事故钻具通过强力起拔,使其折断,折断的位置一般有两处,一处是钻杆上,另一处则是扩孔器上端。若从钻杆上折断,应先将所剩钻杆、异径接头、内管反掉。若从扩孔器上端折断,孔  相似文献   

8.
金刚石钻头常常是在一种有害的震动之下进行工作的.由于金刚石钻探设备在设计中要力求重量轻、价格便宜、坚固耐用,使用中经常要在高转速下运转;常常因疏忽大意将钻机安装在不平稳的基础上.动力是经过一条非常柔软而转动的细"轴"进行传输的,这根"轴"没有轴承支撑,仅在一个"松配合"的钻孔  相似文献   

9.
新钻杆和未到使用寿命的钻杆折断,是一种非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我队生产中不断出现。据初步统计,79年1—10月份,全队共发生断杆事故231次,约占孔内事故总次数的53.08%,处理钻杆折断损失1681个台时,相当一台钻机2.3个月未钻进,极其严重的影响了生产。为了解决钻杆折断问题,我队曾下较大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并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我队钻杆折断情况、折断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一、钻杆折断情况1.从现场收集的钻杆断头样品看,约有98%的断头发生在丝扣的端部,而且绝大多数是沿着丝扣牙底断开,少数断头尚保留部分螺  相似文献   

10.
桃花扇亭位于南京栖霞寺后桃花涧的东侧。为了纪念明末清初富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秦淮名妓李香君 ,于 1979年在葆贞庵旧址建造了这座精致的仿古建筑———桃花扇亭。1988年 7月 2 7日、2 8日连续二天大暴雨后 ,2 9日下午 4时许 ,紧靠桃花扇亭的南侧地面突然发生塌陷 ,塌坑上大下小 ,呈椭圆形漏斗状 ,上口长轴 12m、短轴 10m ,塌坑深 8m ,平卧在地面的 4根大理石柱 (长 3m ,断面为 30cm× 30cm)有 2根塌入坑内不见踪影 ,1棵 10余m高的大枫树大部分埋入坑内。塌陷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矿山于 196 6年~ 196 9年在此处用上向水平分层碎石…  相似文献   

11.
我队七七年以前钻杆折断非常严重。以钻杆折断为主的孔内事故时间,七七年高达17.6%,采取措施后,七八年为7%,七九年第一季度为1.7%,累计到四月十五日为2%。下面介绍我队锻工组是怎样提高加工钻杆质量的。一、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以往,我队负责墩钻杆的锻工组在墩钻杆方面,质量要求与检查不严,加之墩杆工作属于重体力劳动,个别人,怕出力图省事,过去墩杆加工一般是“一火”、“二火”,每火墩一、二次,不管达没达到  相似文献   

12.
斜孔升降工序机械化是今年技术革新项目重点之一。根据省局与队党委的指示,经在12号和32号钻孔进行四十一天生产试验证明,使用效果良好。试验中使用XB-500型钻机,75°斜孔16米高斜塔、孔深401米,28个立根,上下钻具722次、上下立根12345次。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1983年8月开始,我局在煤田地质普查勘探中先后在大竹林西和山贵崎两个井田陆续试验推广4套S75绳索取心钻具,已完工钻孔11个,正在施工的钻孔4个。除8个钻孔无钻杆折断事故外,其余钻孔共发生钻杆折断事故60次,其中山贵崎井田ZK7一个钻孔就频繁折断30次。由于S75绳索取心钻杆费用较大,野外队修复困难,因此预防钻杆折断,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延长提钻间隔,增加纯钻时间,提高钻进效率,降低钻探成本,已引起普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甘甲淼 《地质论评》1980,26(1):88-88
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召开的大喜日子里,湖南省地质学会矿山地质学组,于1979年6月22日,在湘潭锰矿首次举办了学术报告会。省冶金、煤炭、化工、二机、建材系统所属矿山以及科研、设计、大中院校等50个单位,13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历时4天。会议宗旨是:介绍地质研究成果,交流工作经验,把矿山地质的实践和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宋玉香  贾晓云  朱永全 《岩土力学》2007,28(Z1):443-448
应用荷载-结构模型,建立了地铁矿山法区间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截面可靠度功能函数,根据北京地铁4,5和10号线勘探地质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统计特征,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区间隧道结构可靠度分析。探讨了在长期自然环境下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各自的作用,认为二次衬砌承受运营阶段的全部荷载,初期支护的作用仅仅是改善了二次衬砌的工作环境,改善后二次衬砌周围的弹性抗力系数应适当提高,这样处理不仅可简化计算工作,也符合衬砌结构的实际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6.
冰期流量不仅受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的影响,同时还受气溫、水溫和地溫的影响,所以变化复杂,特別在中小河流更为显著。因而給測驗和資料整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涇河楊家坪站为了认識和掌握冰期流量的变化过程,从而解决测次分布与資料整編的問題,會于1959年至1962年冰期中,先后进行了二十天的流量日变化测驗(在一天內一般測驗三次,个別日有測驗二次或多达十二次者)。现对这些资料分析的初步成果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8年年度质量工作计划和我所的实际情况,在继10月13~14日顺利进行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10月27日进行了管理评审工作后,兴原认证中心于11月26--28日对我所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为期3天的第二次监督审核。本次监督审核除审核原有的项目外,还扩大了认证范围,即分析测试中心PVC防石击密封涂料的研发、生产与服务的扩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于1983年11月经全体会员通讯选举产生。同年11月23日—24日在北京举行了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至今历时将近四年。现在将这四年学会的工作情况和有关问题汇报如下,请理事会审议。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2017,(8):2322-2334
根据程湖东区塌陷历史与现状,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重建了地面塌陷三维地表模型,结合surfer绘制出了地面累计沉降等值线图和累计沉降值盆地;最初塌陷点大多分布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中;塌陷区自东向西呈条带状分布,北部塌陷要比南部严重;塌陷区内呈现类似"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的特点。根据地质条件、采矿情况以及监测资料分析,认为地下采矿是诱因,地质条件是内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了塌坑大多首先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区域中出现。在塌坑出现后,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得到释放,使得由NE向节理切割成悬臂梁板的岩体被折断。通过建立的力学模型分析得到岩体折断的范围达到了172 m宽。折断的岩体沿着折断面发生倾倒滑移破坏。这种力学扩展机制使得塌坑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一个大的塌陷盆地。  相似文献   

20.
过去使用钻铤都是用一根0.5米的短钻杆与粗径钻具连接,往住在短钻杆处发生折断事故,并易造成孔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