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探矿工作在不断发展中迎来了全面改革和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的“七五”计划时期。“六五”期间,探矿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全国地质局长会议精神以及探矿工程部门的吉首探矿工作座谈会议、无锡技术工作会议、大连探矿工程工作会议,北京探矿工程管理工作座谈会议等精神,探矿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对地质找矿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执行“七五”地质工作计划、实现探矿科技规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一九八四年,各地以整党为动力,认真地贯彻了全国地质局长会议、大连探矿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及关于全面完成一九八四年探矿工程任务的意见,工作指导思想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探矿工作连续呈现好形势。  相似文献   

3.
探矿施工设计在生产过程中贯彻执行已三十余年了。在这期间,由于贯彻执行情况不同时好时坏,也有不够完善之处。现在探矿工程管理正处于改革之时,为使探矿施工设计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一九八五年地质矿产部重新制订了“探矿工程施工设计规定”(草案),并下发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很必要的。我们进行了认真讨论,在学习中我感到贯彻执行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我仅对钻探施工设计提几点浅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探矿工程工作认真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探矿工程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地质找矿工作和国家“四化”的进程。同时体会到探矿工程发展,关键要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党的“十二大”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从而进一步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六五”期间探矿工程立足于“打基础”、“上水平”,巩固已取得的技术进步,有计划地进行科研攻关,大力推广新技术,设备更新和企业技术改造。广大探矿职工正是遵循这些方针政策,努力拼搏,锐意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5.
一是探矿工程的前景。当前在我们探矿界有不少同志面对计划内工程工作量减少的现状,感到探矿工作的前景不妙。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疑虑,应从长远地全面地去看待这个问题。首先这是暂时的,从发展看,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且第二轮找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的大庆日子里,我们云南省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代表全省探矿工程技术人员(会员),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任重道远而感到鼓舞和自豪。有色金属之乡——云南,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可是,在解放前,作为地质勘探工作主要手段之一的探矿工程几乎是个空白。当时,除在一平浪利用仅有的一台沙利文钻机钻过几口浅井,和在个旧、东川、易门等矿区利用某些采矿坑道进行过一些局部的探矿外,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钻探和坑探工作。因此,可以说,新中国的建立才给我省探矿工程带来了新生。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地质勘探工作,贯彻地质工作“大发展、大转变”的方针,促使我省探矿工程队伍得到迅速成长和壮大,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下面,从四个方面回顾我省探矿工程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7.
一探矿工程是地质勘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地質工作中,探矿工程工作量比重最大,所占用的人力物力最多。因此尽快地实现探矿工程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对加速地質工作的技术改造,多快好省地探明更多的矿产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使探矿工程工作尽快地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把各地在“双革”运动中试验成功的革新项目成龙配套,全面推广。现在讲讲有关这方面需要注意和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任子翔 《探矿工程》2007,34(10):12-12
《探矿工程》杂志是1957年在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地质勘探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创建的。当时作为地质探矿主要手段之一的探矿工程发展很快,以地质系统为例,施工队伍从1952年建部初期的2000多人到1957年就发展到40000多人,开动钻机由1952年的100多台增加到1957年的2000多台,并从手把式钻机向自动式油压钻机迈进,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建立了一套规章制度,生产效率、质量显著提高。以地质系统为例,钻探台月效率从1952年的几十米到1957年平均达到200多米,高的达千米以上。[第  相似文献   

9.
矿山探矿工作是有色矿山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工作,是地质勘探工作的继续.建国以来,有色生产矿山重视开展地质探矿和生产探矿,不断地积累地质资料,并探明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为矿山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和科学依据.认真研究和及时总结探矿工作中的经验,为有色矿山开展二次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七五”计划的第一年胜利结束了。一年来探矿工程工作在改革中又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通县探矿工程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六五”期间的经验,提出了“七五”期间的方针、任务。部相继就加强探矿工程工作颁发了四个重要文件:1.《加强探矿工程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2.《朱训、塞风同志在部探矿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3.《建设文明机台、坑口办法(试行)》、4.《探矿工程专业统计工作规定(试行)》。这些文件将对探矿工作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探矿工程“七五”目标与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一月召开的全国地质局长会议,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地质工作总的奋斗目标和开创地质工作新局面的近期要求。同整个地质工作一样,我部的探矿工程工作正肩负着开创新局面的光荣任务。当前,探矿工程工作是在什么形势下担负起这个任务的、要开创一个什么样的新局面、靠什么去开创这样的新局面?这是广大探矿职工深为关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87年我局探矿工作取得的成绩较显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比1986年有新的提高.全局预算内完成钻探工作量81911米,为年计划的119.81%,平均台月效率640米,比1986年提高137米;纯钻进时间利用率42.85%,比1986年提高6.88%;优质孔率达95.82%;比1986年提高8.92%.这是因为我局认真贯彻了1986年部探矿工程工作会议精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矿工程(又称岩土钻掘工程)涵盖着钻探(井)工程、掘进工程和探矿机械工程。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创建的一个崭新的工程学科,并立即投入到祖国极为困难的经济恢复时期的寻找矿产资源的工作中,实现了中国自有地质工作以来,众多老年地质工...  相似文献   

14.
濮梅月 《探矿工程》2007,34(10):19-19
《探矿工程》杂志创刊50年了,这是我国探矿工程界值得庆贺的大事。她50年历程既不平凡,也不平坦。建国初期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矿产资源,探矿工程工作迅猛发展。为宣传探矿工程的方针政策,交流生产和管理经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及介绍国外新知识,于1957年10月创办了《探矿工程》杂志,受到探矿界的重视和欢迎。后来在那特定的年代里,曾两次停刊(1960年6月第一次停刊;1966年1月复刊,同年10月第二次停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探矿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知识的产生 大家知道;探矿工程在最近才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因此就在现在这门新的工程知识还处于形成过程中。 如果说勘探业由于俄国和苏联学者的整个工作从采矿科学体系中于数十年前才分立成独立的一部分,则探矿工程也是在苏联科学和技术代表人物的倡议下才在10—15年前产生。在苏联仅是在十年以前开始培养第一批探矿工程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出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探矿工作会议有19个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公司以及桂林金刚石厂、中南工业大学、矿产地质研究院和文明机台的代表共53人。总公司地质局刘善芳副局长在会上回顾了两年来有色地质系统探矿工作的情况,分析了探矿工作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探矿工作今后发展的任务。在这次会上,华北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交流了做好探矿工程管理工作的经验;甘肃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交流了重视科研攻关推动钻探生产的经验;广西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交流了建设文明机台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代表们对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开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巨大系统工程,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勘察施工、地质调查、能源和水资源勘探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了西部大开发给探矿工程带来的难得机遇以及探矿工程的现状,并着重论述了在西部开发中探矿工程的服务和开发应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8.
结合当前科研单位改制、健全完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队伍野战军建设等形势,论述了探矿工程在国家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总结了探矿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探矿工程应争当地质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9.
刘广志 《探矿工程》1987,(5):4-6,31
《探矿工程》刊物已迎来了她的30周年纪念日。在这30年的岁月里,她同样经历了风雨飘摇和坎坷不平的道路,但是她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而是像一棵劲松,挺拔屹立在钻探、坑探、探矿机械、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的第一线,按照党的方针宣扬探矿工程科学新知,交流先进经验,对我国探矿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个喜庆日子里,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探矿界的各位老、新领导、挂靠单位——勘探技术研究所和编辑部的全体同志,是他(她)们用汗水浇灌了这枝瑰丽的花朵,理应受到全体探矿工作者的深情感激和尊重。特为下文以示庆祝。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探矿工程》与时代同行,见证了探矿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推动了钻探、坑探(掘进)、钻掘设备的技术进步,交流了岩土钻掘工程的施工经验。50年来,虽经历了几度停刊、几度复刊、几度更名,但几代探工志士仁人锲而不合,共同谱写下了这部记载着探矿工程50年发展历史的巨著。五十年风云际会,五十年沧海桑田。今天,一些《探矿工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回顾这50年曲折而辉煌的刊史,抒发对这本杂志深深的情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