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位于委内瑞拉北部大陆架上的加利亚哥( Cariaco)盆地是一个缺氧的海盆 ,它是热带海洋古气候的高敏感性记录的载体。该盆地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大量海洋和陆地物质的沉积。盆地位于大约 1 0°N,处于热带辐合带 ( ITCZ)的最北部 ,到了夏季则几乎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在夏季 ,该区域内的降雨直接汇聚到加利亚哥盆地中或是流入奥里诺哥 ( Orinoco)河中。这些径流将陆源物质带到滨海或海洋中 ,沉积在加利亚哥盆地中和周围的大陆架上。冬季和春季时 ,热带辐合带位于赤道或更南些 ,当地河流量减少 ,西北信风向南吹 ,并在加利亚哥盆地加强。这些强风…  相似文献   

2.
随着陆源排污和海上排污量的增加,致使海洋区域功能呈现退化,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文章从技术、政策、制度和管理等方面提出海洋区域功能恢复的基本对策和措施,针对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规划与区划、监管机制、总量控制以及实施必要的海洋关闭制度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为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海岸海洋接受大量来自陆源的碳物质和营养盐,涉及大量以碳为中心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碳循环海域;同时,该区域也常发育具有良好圈闭条件的储-盖系统,具有明显的CO2储集潜力。该文以海岸海洋及其下发育的沉积盆地为研究对象,综述了碳物质在海岸海洋中的循环过程、CO2通量的影响因素和海岸海洋沉积盆地的储碳机理。从“双碳”角度,重点论述了海岸海洋在促进CO2负排放方面的意义、促进海洋负碳排放的潜在途径和在沉积盆地的储碳潜力及面临的问题。海岸海洋是重要的碳汇区域之一,高效率的微生物碳泵和碳酸盐碳泵是增强海岸海洋CO2负排放的核心过程;同时,海岸海洋沉积盆地中的储-盖系统,不但提供了额外的CO2封存空间,也保障了CO2封存的安全性。未来的研究应以抑制海岸海洋中碳物质向CO2转化的进程和保障沉积储层中CO2封存的安全性为主要方向,为CO2负排放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发现了与世界海洋被动边缘陆坡盆地有关的、新的具油气前景的目标。在与这些深水盆地有关的巨大烃类资源中,石油聚集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盆地具有相同的形成机制。它们在大陆裂谷系统的组分中开始了自、身的演化,并在超级大陆分裂和海底张开之后转变为被动边缘。盆地演化的差别表现为分裂和扩张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5.
孟加拉湾盆地位于印度洋东北部。它的底部覆盖着由沉积物形成的世界海洋中最大的深水冲积锥。在孟加拉湾周边可划分出3个继续向海湾区延伸的沉积盆地:孟加拉盆地,克里希纳-哥达瓦里盆地和科罗曼德尔盆地。根据计算,按孟加拉湾海底油气形成规模来评价可以得出,在沉积盖层厚度超过11km的海湾北部,油气形成过程达到最大的幅度。  相似文献   

6.
高学平  郭磊  涂向阳  张亚 《海洋学报》2007,29(6):141-146
阐述了海河流域河流水环境现状和滨海地区开发汛期入海洪水资源的必要性.结合天津市海挡防护规划,提出了将永定新河河口规划的人工潟湖作为海洋水库的构想.利用三维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模型,模拟了关闭退水闸、开启退水闸等不同蓄水条件下拟建海洋水库存蓄入海洪水的水量、盐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蓄水时关闭退水闸水库整体的盐度较高;蓄水时适时开启退水闸可促进高盐度水的稀释和置换;取水过程引起海洋水库底层水体均匀掺混,但水库上层、中层的淡水盐度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1993年3月23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奋斗四号》物探船从广州启航,开赴南沙群岛曾母盆地、万安盆地进行油气普查。 本航次将在南沙曾母盆地完成6500km~2综合地球物理区域普查的任务后,再赴万安盆地开展1500km~2局部构造带普查,以查明曾母盆地次级构造单元的分布和构造特征,初步评价其含油气远景。对万安盆地除对其局部构造带和主要圈闭进行含油气远景评价外,还要求提供普查井位。 南沙海域面积达80万km~2,其中有万安北盆地、万安盆地、曾母盆地、文莱—沙巴盆地和礼乐盆地等13个新生代盆地,盆地面积达37万km~2,沉积厚度逾万米。据地质资料计算,这些盆地的油气资源达294亿吨,占我国油气资源总储量的1/3,其中曾母盆地面积最大,为18万km~2,油气资源达107亿吨,在我国传统海疆域内达80亿吨。  相似文献   

8.
北极河流径流是北冰洋淡水的最大来源,其变化会对北冰洋中的诸多过程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全球高分辨率海洋?海冰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研究北冰洋温盐、海冰以及环流对北极河流径流的敏感性。通过对比有气候态北极河流径流输入的控制实验结果和径流完全关闭的敏感性实验结果,研究发现北极径流对北冰洋温度、盐度、海冰以及海洋环流等有显著的影响。关闭北极河流径流后,在河口附近的陆架上温度降低、盐度升高,且导致500 m深度处温度下降以及盐度升高;河口附近的陆架处,海冰密集度与海冰厚度增加。关闭北极河流径流也对北冰洋内的环流有影响:由于缺少来自欧亚大陆的北极径流的输入,穿极漂流与东格陵兰流流速减小且盐度增加;关闭北极径流导致近岸海表面高度降低,沿欧亚陆架的北冰洋边界流减弱,白令海入流增强。通过对比关闭北极径流实验与控制实验的温度和盐度剖面,发现关闭北极径流后大西洋层温度降低,各陆架海盐跃层的梯度减小,盐跃层厚度减小。  相似文献   

9.
海洋盆地海面高停滞期与低停滞期建造研讨会题为“舌、脊、楔——海洋盆地海面高停滞期与低停滞期建造”的美国沉积地质学会(SEPM)野外研讨会,将于95年6月25日至7月1日在比格霍姆的瑟莫波利斯、卡斯琅和怀俄明保德河盆地举行,会议召集人为OldDomin...  相似文献   

10.
渤海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洋经济产业构成中,海洋油气开发是新兴海洋产业。在渤海海洋经济构成中,海洋油气占渤海海洋经济比重的8.5%,占渤海新兴海洋产业构成的19.4%。渤海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能缓解我国油气安全问题,同时也为经济快速增长的渤海经济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一、渤海丰富的油气资源1. 油气资源总量渤海沉积盆地的生油凹陷面积大,有效勘探面积为5.3万km2,其中仅新生界生油岩层就厚达3 200 m,生油岩体约2.4万km3。2000年提出的预测资源量是97亿t。2. 已形成了油田产业群渤海在200万年以前,形成了蕴藏丰富油气资源的渤海沉积盆地。在渤海海…  相似文献   

11.
2019年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40周年。40年来,研究所根据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基本定位,按照"立足黄东海、面向中国海、辐射全球海"的空间业务布局,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瞄准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摸清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家底、掌握资源分布状况、实现新区新层系油气突破、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为己任,持续开展了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区域评价与黄东海盆地油气资源调查,大体分为海域及邻区沉积盆地对比研究、中国海域区域评价战略研究和黄东海海域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3个阶段。先后主持编制了中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图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动态)形势图,开展了海域及邻区含油气盆地对比、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动态分析和油气资源区域评价战略研究、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①海域油气资源早期评价技术和沉积盆地深部地震探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②中国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下一步的调查与勘探方向包括:新层系、近海天然气、富生烃凹陷潜山油气藏、南海深水油气、南海生物礁和非常规天然气;③明确了南黄海盆地的基底性质、海相盆地地层层序和构造区划、侏罗纪前陆盆地特征、海相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④明确了东海中生代盆地的地层层序、盆地结构和两期盆地性质、"大东海"中生代地层分布特征、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⑤发现了南黄海古生界古油藏。上述成果和认识为海洋油气资源调查与勘探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第 1期院士论坛 全球变化与海岸海洋科学发展王 颖 ,牛战胜 (1)……………………………………………………………………………沉积与环境 印尼海道的两度关闭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和兴衰周祖翼 ,金性春 ,王嘹亮 ,翦知 ,许长海 (7)……………………… 南海前新生代基底与东特提斯构造域刘海龄 ,阎 贫 ,张伯友 ,丘学林 ,夏 斌 (15 )………………………………………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沉积充填演化及其区域构造意义钟志洪 ,王良书 ,李绪宣 ,夏 斌 ,孙 珍 ,张敏强 ,吴国干 (2 9)…… 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月桂峰组生物地层及古环境姜…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远东沉积盆地新生代盖层成份和结构的构造-岩石对比分析表明,在陆地-海洋接触区广泛发育着三角洲岩石组合.最近本文作者等(1990)在鄂霍茨克-西堪察加、石狩-西库页岛、库页岛-鄂霍茨克盆地的近大陆区和南鄂霍茨克盆地西部近库页岛区发现了三角洲岩石组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海洋生态变化,确定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营养盐硅和水温。营养盐硅是主要发动机,水温是次要发动机。对此,杨东方等提出了营养盐硅的补充机制。文章揭示了"未来地球气候变化的模式":近岸地区和流域盆地的气候模式、内陆的气候模式和海洋的气候模式。由于这样的气候,产生了3个不同的区域:近岸地区和流域盆地成为多雨区,内陆成为干旱区,海洋成为风暴潮区。这个"未来地球气候变化的模式"在以后的年代中逐渐得到证实,在2010年的天气变化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因此,应该充分了解这样的气候变化模式,积极应对它给人类带来的旱涝灾害和高温,为中国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地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取得了最富有成效的业绩;在俄罗斯北部海域、南中国海及印尼沿海、巴西坎波斯盆地也发现了较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且部分油气田已开发;  相似文献   

16.
《海洋地质译丛》2012,(2):I0007-I0008
单位简介 建队于1975年的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三海洋地质调查大队,是一家具有近四十年发展历史,专门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的找矿功勋单位。曾先后发现了平湖、西湖等油气田和含油气盆地,为国家的能源建设作出了重大的海上突破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南海北部深水区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海北部油气资源调查的热点区域,开展南海北部双峰盆地构造样式及成因分析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南海北部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和评价油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已有的二维地震资料,在对双峰盆地地震层序和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厘定了双峰盆地主要的构造样式;采用平衡剖面技术,重建了双峰盆地的构造演化史;结合南海北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双峰盆地的性质和成因。研究认为,双峰盆地为与洋壳热沉降有关的坳陷沉积盆地。从神狐运动开始,双峰盆地经历了大陆破裂-大陆裂解-海底扩张完整的构造演化旋回,在持续伸展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双峰盆地,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转换-伸展构造样式、重力滑动构造样式和火成构造样式4类,其中伸展构造和火成构造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海洋石油发展的历程我国海域辽阔,水深小于200米范围的沿海大陆架面积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可供找油找气的沉积盆地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珠江口、莺歌海和北部湾等盆地。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石油勘探工作者在海上进行了重力、磁  相似文献   

19.
James  Gleason  Debbie  Thomas  Ted  Moore  Joel  Blum  Robert  Owen  Brian  Haley  蔡观强 《海洋地质》2009,(1)
对罗蒙诺索夫环形山脊(IODP北极岩心考察302次)地区保存完好的早-中始新世鱼化石(鱼化石碎片)中的Nd—Sr放射性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证实北极盆地与周围海洋之间的连接,仅可能局限于55~45Ma。清洗前的鱼化石的Nd变化范围为-5.7--7.8,表明流经西伯利亚地台的北极河流向北极盆地输入了大量的稀土元素(REE)。北极盆地与邻近海洋(如北太平洋、特提斯洋、北大西洋)之间的海水交换并不能解释鱼化石中的Nd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相似文献   

20.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近年来广泛收集了国内外在南黄海海域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 ,对南黄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应用海洋“863”高科技成果软件——《海上油气资源综合快速评价系统》进行了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 ,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进展。( 1 )广泛应用国内外在南黄海海域及邻区的重磁资料和地震资料 (包括新采集的多道地震资料 ) ,采用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技术 ,首次编制了全盆地 1∶ 50万的基底构造图、深度构造图、厚度图及沉积相图 ,对盆地的构造区划进行了重新划分 ,为南黄海油气勘查部署打下了良好基础。( 2 )在南黄海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