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能源生产的分形研究——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能源生产的实际领域年产量观测值带有一定的延续性而非随机性的特点,利用分形理论的基本原理,将不确定的非线性系统数量化,构造新疆能源生产领域时间序列,通过计算能源生产的分形结构特征和分维值,在无规则中找到秩序。并分析其代表的实际意义,以便更好地为能源生产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汤一溉 《干旱区地理》2008,31(4):615-623
中国的石油地质资源有限,国内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不断加大.今后几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50%.中亚及其相邻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确保中国从中亚获得稳定、安全、畅通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对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瓶颈制约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中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方式,加强和中亚各国的关系,将中国中亚能源通道建设作为我国对中亚外交和经济合作的战略重点,确保2020年在中亚获得石油1亿吨左右,使中亚成为中国的基本能源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3.
4.
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新疆能源足迹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采用碳汇法计算新疆1957-2007能源足迹的基础上,利用sTRIPAT模型,以人口数量、富裕度、能源强度、结构化指标和现代化指标为自变量,以能源足迹为因变量,应用岭回归方法拟合得到环境压力模型,结果表明:人口数量是近51 a新疆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富裕度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足迹的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而能...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在伦敦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4》报告称,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需求国,但随后其能源需求增速将放缓,并达到峰值。国际能源署预计,在2040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将达到每天1.04亿桶,其中中东地区将贡献多数产量增量。需求方面,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将放缓甚至出现零增长,这主要是因为主要需求方如美国、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能源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全球石油、天然气、煤和铀等主要生化能源可采储量和年开采量的关系,结论认为:石油、天然气和铀枯竭的时限将在2040年,煤炭在2100年也将退出历史舞台。同时认为,上述生化能源是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气候变暖的主要根源,也是国际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在全球生化能源枯竭的大背景下,我国主要生化能源的保障程度下降,石油的国际依存度提高,面临的国际能源形势日益严峻。作者认为,21世纪前20年是调整我国能源战略的最后机会,合理的能源战略将是保证2020年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建议根据生化能源特点及我国现状,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证2020年前我国能源的安全供应;同时加强对“阳光经济”战略的研究,寻求2020年以后解决能源出路的长久性战略,为制定我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影响因素角度用LMDI分解方法对新疆1999—2009年的碳排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新疆人均碳排放增长起抑制效应,且能源强度的抑制效应大于能源结构的抑制效应;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对新疆人均碳排放增长起拉动效应,且产业规模的拉动效应大于人口规模的拉动效应。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的抑制效应难以抵消由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拉动的新疆人均碳排放的增长。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生物能源(又称绿色能源)是指从生物质取得的能源,它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古人钻木取火、伐薪烧炭,实际上就是在使用生物能源。但是通过生物质直接燃烧获得能量是低效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化石能源大规模使用,生物能源逐步被以煤炭和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所替代。  相似文献   

10.
11.
Energy consumption has an inevitable connection with economic level and climate. Based on selected data covering annual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ts composition and that of all kinds of energy in 1953-1999, the annual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coal and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1980-1999 in China, the acreage of crops under cultivation suffered from drought and flood annually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n 1953-1999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mean daily temperature data from 29 provinci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whole country from 1970 to 1999, this paper divides energy consumption into socio-economic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limatic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way of multinomial. Itchanges between the climate energy consumption andalso goes further into the relations and their changes between the climate energy consumption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economic level inand climate factor and between the socio-economic energy between the climate energy level in China with the method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At present, there are obvious transitions in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s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o economy and climate, which comprises the transition of economic system from resource-intensive industry to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y and the transition of climatic driving factors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from driven by the disasters of drought and flood to driven by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全球能源网络的互动逻辑与格局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地理学报》2022,77(2):295-314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油气时代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能源需求结构和能源利用形式的变化决定了中国与全球能源的互动逻辑发生了深刻转变。为更好理解中国与全球的能源互动过程,本文探讨了全球能源互动的基本理论认知,并借助复杂网络、投入产出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格局及其变化。研究发现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从油气贸易到可再生能源贸易,从油气为主的投资到多元化能源品种的投资,从传统能源贸易到隐含能源贸易等方面,中国逐渐塑造了多元化的全球能源格局。主要结论为:① “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和巨大的油气需求,决定了保障海外油气供应是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最直接的逻辑,互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油气富集的国家和地区。②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逻辑从单纯的油气贸易转变为涉及可再生能源相关产品的贸易,凭借制造业优势,互动范围从油气富集的国家和地区拓展到全球拥有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装机需求的国家,形成了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贸易新格局。③ 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目标从有限数量的东道国扩展到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业务不仅局限在油气领域,也扩大到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及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④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在全球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部分能源隐含于全球生产网络和贸易网络中进行二次分配,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与中国具有一般商品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全球“能源中枢”的功能。本文可为深刻认识中国与全球的能源互动关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参与全球能源经济治理提供理论视角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强  周侃  林键 《地理学报》2022,77(2):457-473
能源转型是中国如期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必然路径,也是缩小城乡居民能源消费差距、实现能源平等的关键举措。基于2013年和2017年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局部加权回归以及逐步回归等方法,在揭示中国城乡家庭能源平等的时空特征、能源转型效果基础上,定量评价影响地区间、城乡间家庭能源平等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 中国城乡家庭的能源消费水平总体呈明显不平等特征,但随着能源转型政策实施以及城乡融合进程加速,城乡家庭间能源不平等程度有所减小。② 对10609个城乡家庭样本、9类分区的比较显示,除长三角地区的家庭能源平等性较高外,其他地区均呈不同程度的非均衡性,尤其在云贵等西南地区的家庭能源不平等现象尤为突出。③ 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城乡居住区位、气候条件以及现代化能源可获得性显著影响家庭能源支出,进而对区域间的家庭能源平等性造成影响,而当地的能源资源禀赋对家庭能源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④ 尽管农村地区气态能源、电力资源普及有效推动了城乡家庭能源转型,但农村家庭需担负相较于城镇家庭居民更大的能源转型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中国能源管理体制,揭示了可能影响中国未来能源部门演变趋势的诸多主要特征。一方面,中国能源管理的嵌入式体制是植根于中国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发源于中国农田水利制度;另一方面,现有的体制环境分析表明:上述深深固化的价值观影响着政府架构和法律体系的运作,也为能源部门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指导框架。当今世界,无论中国国内还是国外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共同决定了能源在国家政府的政策行动中地位高低,以此同时,政府也观察世界各国并寻找新的策略,应对能源领域中各种新的或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以协整分析和状态空间模型为分析视角,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从协整分析来看,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当期能源消费量受当期经济增长量和前一期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并以-0.2090的调整速度向均衡点靠近.从空间状态模型来看,新疆能源消费弹性大约在0.61~0.67之间波动.在工业化前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进入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现上升趋势,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2002年出现震荡下滑,而在2002年以后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宇  刘毅  金凤君 《地理研究》2015,34(2):213-224
中亚与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未来开展国际油气资源合作,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和能源运输安全的重要战略区域。从俄罗斯、美国、中国以及中亚自身的战略需求方面刻画中亚地区大国博弈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及其演变,并对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进展顺利,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已从单纯的油气贸易向油气产业的上下游进行拓展,但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因地缘政治战略、价格因素等一波三折,乌克兰危机之后,双方合作出现新的战略机遇。针对在中亚能源合作可能遇到的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俄罗斯的政策不确定性、中亚各国的局部冲突以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国有化和来自国际石油公司的剧烈竞争,提出未来中国可以采取贷款换资源合作模式、双向合作模式与中亚国家石油公司联合经营模式、探索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油气资源供求一体化模式以及油气经贸一体化合作模式,以尽可能地降低能源合作风险。  相似文献   

17.
李俊 《自然资源》1994,38(2):34-40
本文首先分析了1985-1990年间我国能源地区供需平衡格局出现的三个新变化以及主要四片缺能区的空间分布。接着,采用经过修订的能源消费因素分析法,指出工业总量增长和能源利用效率是决定我国主要缺能区能源消费增长的两项主导因素,工业结构性节能的作用十分微弱,原因主要在于缺能地区工业化进程中持续的重化学工业取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障碍。文章最后提出一些政策性结论。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油气资源丰富,在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新疆陆上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煤炭资源预测量分别占全国30%、34%、26%和40%。除油气资源外,新疆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十分丰富,其中,风能资源占全国总量37%,是仅次于内蒙古的第二大风区;太阳辐射照年度平均值约580万千焦/平方米,位全国第二。此外,新疆矿产资源品种非常齐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碳排放的分解方面,方法日渐成熟,包括Laspeyres指数法、简单平均分解法(SAD)、自适应权重分解法(AWD)等.许多学者也做过大量实证研究,但基本都用到碳排放强度或者能源消费强度这一因子并且认为其占有绝对地位,缺乏进一步的分解.本文通过对碳排放计算公式的深人分解,将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的碳排放量分解为6个因素.即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因素、中间投入量、产业结构以及工业总量.并借助LMDI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1992~2005年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低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技术(中间投入比重)、行业产值结构、能源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碳减排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发电,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工业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
一、积极开发的石油能源 20世纪70年代以前,巴西的石油几乎全部需要进口。为了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巴西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陆地石油的勘探和兴建炼油设施。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过后,巴西加大了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投入,陆续发现大型海上油田。到2005年,巴西已经可以自主生产满足74%的石油需求,还可望在未来两三年内成为石油净出口国。巴西现在已经成为继委内瑞拉、墨西哥后的拉美第三大产油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