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顺势而为,积极开展土地利用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2.
2015年3月义乌市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承担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2016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又部署义乌市统筹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土地征收制度两项改革。试点开展以来,义乌市紧紧围绕中央部署,严格落实自然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以“让人民满意”为改革原动力,坚持党委负总责、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市域一盘棋推进,妥善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系统破解了“人、地、钱”问题,保障了农民基本权利,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益,广大农民获得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解决好当前的农村土地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当前衡量在农村是否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标志,因此,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处理好农村集体土地问题,尤其是征用耕地问题,农村一系列重大问题也就可能较顺利地得到解决。 温家宝同志今年1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我要特别专门强调一下土地征用问题。目前不少征地项目不给农民合理的补偿,不妥善解决农民的生计,造成农民失地失业,危及农村社会稳定。不少地方乱占滥征耕地,随意圈地,有的地方征地规模过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完善征地制度是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农民生产、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温家宝同志进一步指出,“要改进土地征用的补…  相似文献   

5.
实现农民土地权益的全面保护是贯穿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线,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下一步农村改革发展中尊重和保护农民权益的高度一致,集成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尊重和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为主线,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形势,体现了以改革促发展的时代精神,为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保护农民权益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核心内容,则是农村土地制度.放革开放之后,中国对农村土地实行承包经营制度.尽管政府力图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但这种关系却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民之、集体和国家(政府)之间的利益争夺.而现行的制度又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频繁变化提供了空间.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7.
答疑解惑     
读者询问:对毁田卖土的行为如何处理? 咨询台为您答复: 案例: 现在在搞重点工程建设时,有的施工单位不按指定的地点取土,而是利用小恩小惠给附近农民一点好处,农民就让他们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取土,致使一些耕地遭到破坏.对这种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评析: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宝贵.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们的国策.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给农民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这是农村的一项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资源优化配置,不仅农民会从中受益,而且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此,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意义的认识,总结好各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做法,按照中央部署,大胆探索创新,有序推进改革。农民家庭在劳动力转移后对承包地的不同处理方式,带来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是稀缺资源,是农业基本生产要素.过去对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吃不上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及生活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所有权和承包权“两权分离”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近年来,为了稳定农业生产,国家明确提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将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就意味着在可预期的时期内农村承包土地不能无偿收回,然而在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诸如: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农村土地分散承包与农业发展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在农村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农地开发与农民利益之间的矛盾;在城镇化建设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其承包土地产权关系及其连带利益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问题是当前农村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四化同步推进过程中绕不过去的坎.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管理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章分析了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与土地管理的矛盾,建议必须处理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关系,处理好土地权属等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农民基本生产资料,农村土地流转频繁、农民住房升级换代、政府征用或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由此引发的纠纷、矛盾给农村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了“不和谐”的因素。土地纠纷问题,关系民生,涉及民计,是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深感棘手的问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妥善处理好新时期农村土地纠纷。  相似文献   

12.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重点议题就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此前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小岗村时明确表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改革中土地流转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庆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4.
综观新中国农村发展史,每一次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都离不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因为土地是农民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农民的"命根子"。然而目前的征地制度致使许多失地农民处于  相似文献   

15.
对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处理好农村集体土地问题,尤其是征地补偿问题,直接关系农民生产,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但在征地补偿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田宇  宏光 《国土资源》2006,(9):10-18
“反哺农业,保护土地,支援农村”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就是解决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的根基在土地。农民呼唤具有时代精神的土地制度,解决农民深层次的土地权属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要聚焦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民和集体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实践遵循,也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指明了工作重点和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蔡亚群 《国土资源》2004,(10):46-49
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血浓于水,唇齿相依,是须臾不可分割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不断从土地上剥离出来才是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惟一出路。全面实现小康的宏伟蓝图在中国大地上掀开了波澜壮阔的新篇章。农村城镇化正改变着土地上千百年来不变的生产方式,也剥离出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说是农民,他们已经没有土地;说不是农民,他们却在城市的边缘徘徊。  相似文献   

19.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题中之意,其中土地制度改革备受关注。本期特别推出农村改革发展专辑,聚焦关系到八亿农民命根子的土地制度改革,共同憧憬中国农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0.
正只有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好其中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国家、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关系等,才能推进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