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中国的发展是与地质工作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地质工作者的付出,就没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纪念新中国地质工作50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了原地矿部部长朱训同志,他深情地回顾了献身地质的经历,以及对末来地质工作的期待。从老部长的悠悠回忆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的发展而手执地质锤、放大境和指南针等简单工具在深山大川中不倦探索、艰苦跋涉和无私奉献的数以万计的地质工作者的身影,并被他们那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深深感动。 籍此,我们谨向那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呕心沥血的地质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的发展是与地质工作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地质工作者的付出,就没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纪念新中国地质工作50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了原地矿部部长朱训同志,他深情地回顾了献身地质的经历,以及对未来地质工作的期待.从老部长的悠悠回忆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的发展而手执地质锤、放大镜和指南针等简单工具在深山大川中不倦探索、艰苦跋涉和无私奉献的数以万计的地质工作者的身影,并被他们那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从20世纪初才开始有自己的地质工作,1922年由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人创立了中国地质学会。新中国成立带来了地质工作的春天,地质工作才开始大转变、大发展,在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下,至今从总体上基本消灭了地质空白区,并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大国,在水文、工程地质等多个专业方面,也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地质工作为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地质队伍的骄傲。50年来,地质工作也经历了一些曲折,有过一些经验教训。去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地质工作50年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地质调查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至今已走过百年。百年风雨历程,百年风云变幻,地质调查工作兴实业、利民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淀了良好的地质文化。历史长河奔涌浩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地质先驱在中国开辟地质事业,到李四光、黄汲清等老一辈地质人共同努力,地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遗产的角度,提出地质遗产体系的概念,认为地质遗产体系由矿产资源型遗产、旅游资源型遗产和科教资源型遗产系列组合构成,包括11个地质遗产系列和若干个亚系列。详细论述了中国特色的地质遗产,包括众多优势的矿产资源、奇特的地质旅游资源及罕见的地学科研和科普教育资源,探讨了遗产保护4个最紧迫的任务及其长期需要开展的工作。综合分析表明,中国是具有诸多特色的地质遗产大国,地质遗产是不可再生稀缺资源,中国的地质遗产保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基础地质和应用地质是地质事业巨大鹏乌的两翼。基础地质工作的进展为应用地质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提供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应用地质领域的进展则为基础地质工作发挥效能搭建宽广的施展平台。旧中国经济基础薄弱,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应用地质工作的成绩远不像基础地质领域那么显赫,但旧中国时期地质工作者在应用地质方面取得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加强地质工作的种种举措,有力地推动着中国地质找矿工作大步前进。从《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的实施,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的累累硕果到摸清我国矿产资源家底的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稳步推进,从我国20个重点成矿区带的确立到47片整装勘查区捷报频传,从"海洋六号"驶向深海大洋探宝到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这十年,我国地质找矿工作飞速前进,更好地融入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十年,更是地质找矿成果井喷般的十年。  相似文献   

8.
李四光,中国现代地质学与地质事业奠基人,中国早期地质教育家、古生物学家、构造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学派创始人。中国第一任地质部部长,主持了新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和大规模地质勘查工作,在决策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查战略大转移和发展核工业中起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2012,(3):5-6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2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我们从中看到了国土资源领域令人瞩目的六大看点:1.加大地质找矿财政投入力度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对包括地质找矿在内的薄弱环节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地形条件以山区为主,多年来,地质找矿工作重点都倾向于山区,又因地质找矿队伍较多,找矿思路多为以1:20万水系异常为基础,开展1:5万水系工作后确定工作靶区。近几年来,由于个企公司的介入,1:20万水系异常基本上已经立项查证,地质找矿立项问题已经成为找矿队伍的主要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找矿思路上提出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11.
从 2 0 0 1年开始 ,我省地质队伍基本实行属地化管理后 ,一个重要目标是加快推进企业化经营 ,加快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欲较快达此目标 ,我们必须按大局要求 ,加快推进我省地质工作结构调整 ,就这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地质工作结构调整的大局要求从地质工作历史的宏观性看 ,其本身起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提出的新要求而不断发展与完善 ,反过来又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工业社会 ,相当长时期内传统地质工作的服务对象都是一元化 ,即为社会寻找更多的矿产资源。 1 996…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国家地调局开展公益性地质工作。我国自1999年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以来,至今7年,公益性地质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公益性地质工作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哪些制约性的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地调局副局长张洪涛。  相似文献   

13.
正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从1956年筹建河南省地质局,如今已60年了。回顾河南省地质工作60年的发展,有一位老人令人敬仰、令人怀念,他就是新中国河南省地质事业奠基人、原河南省地质局副局长兼第一任总工程师、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韩影山同志。我一定要回到河南韩影山同志原籍河北,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是著名地质科学家李四光的学生,毕业后来到河南省从事地质工作到1995年病逝,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河南地质事业。他初到河南(省会在开封),在民国政府地质调查所任技佐。  相似文献   

14.
一位为中国地质事业整整奋斗 65个春秋的长者、良师、益友 ,走了。作为晚辈、学生和同事 ,我们对着老人的遗体深深鞠躬 ,是告别 ,更是对老人默默地述说我们的遗憾 :再也不能聆听老人指点山东地矿事业怎样朝着地学前沿进取、聆听老人对发展山东地矿事业的卓识远见。曹国权先生 1 93 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由此与中国地质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 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党的事业奋斗到终生。 1 94 0年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 ,相继在川东南和湘中地区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在担任中国地质指导委员会、国家地质勘探总局和华北…  相似文献   

15.
<正>"星火燎原"、"奋斗发现",这是地质部老部长李四光为第一代海洋地质调查船"星火号"题名时对中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寓意和心愿。作为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的基础平台——调查船,伴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装备从简陋到精良,力助调查工作从近海迈向远海、走向大洋、登上南极,在海洋地质、海底矿产、环境工程等方面研究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一起与新中国海洋地质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时过境迁,当时的第一艘海洋调查船是什么样,海洋地质调查船都有哪些?本刊选登主要海洋地质调查船和部分科考船图文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地质工作是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地质单位改革的整体谋划与顶层设计决定改革的成效,最终会决定地质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新时代对地质工作新的需求出发,从地质供给需求分析,提出地质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海国土经略》2014,(3):80-80
正近日,"全球地质一张图·中国"正式上线,首次面向全球提供中国主要陆域面积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英文版)的发布与网络服务,填补了"全球地质一张图"数据中国区域的空白。"全球地质一张图·中国"的上线,标志着我国作为一个地质大国完成了"全球地质一张图"计划参与国的职责。"全球地质一张图"计划又称"大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地质勘查规划》是指导我省“十一五”期间地质勘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制订及发布实施,对于部署国家出资地质工作和引导商业性地质勘查,全面增强我省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必将起到重要作用。1地质勘查现状1.1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勘查现状1.1.1区域地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全省已完成1∶100万、1∶50万和1∶20万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部分地区开展了1∶2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矿产调查。完成了湖南省第二轮矿产资源成矿远景区划和第三轮湖南省煤炭资源成矿远景区划。1.1.2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的需要,国家迅速建立了地质队伍,大规模的地质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几十年过去了,地质工作没有辜负党、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我们采撷部分重要片段,来纪念新中国地质事业50年。  相似文献   

20.
范长智     
范长智,男,1939年10月出生,汉族,河南省长葛市人.196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即服从分配到广西工作.38年间,除1986~1988年调北京中国有色地质资料馆任馆长外,其余的30多年均在广西从事地质勘查工作及管理工作,先后参加了15个矿区的地质勘查 ,4个大型地质勘探报告的编制,主持完成了3个大型地质报告和5个大型科研报告的编写,发表论文及著作10余篇,从野外地质普查组组长、分队技术负责到大队技术负责、勘探公司副经理,到黄金局地矿处处长,经历了从找矿勘探到技术管理的全过程.范长智1985年获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1995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广西矿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