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昌平台装有TJ-1A型体积式应变仪、YRY-2型压容应变仪、RDJ-1型多道压容应变仪等三种形变测量手段,距京张公路250m,周围500m没有抽水深井,地表黄土覆盖8m,3000m内没有大型用电设备,没有强电磁场干扰。上述手段能达到的性能指标为:静态应变灵敏度:10~(-9);动态应变灵敏度:10~(-10);量程:10~(-5)~10~(-4);一次量程:10~(-6)10~(-7);频响:0~10Hz;稳定性:10~(-6)~10~(-7)/a。  相似文献   

2.
西沙石岛生物礁的矿物组成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西科1井岩心碳酸盐岩样品进行矿物组成分析, 来研究礁体的发育过程和古海洋环境的变化.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西科1井岩心碳酸盐岩的矿物由低镁方解石、高镁方解石、文石和白云石组成.矿物组成特征表明, 井深35.4 m处为一重要的地层界面或环境变化界面.在岩心(井深0~748 m)中共识别出5个白云岩层, 其中上新统莺歌海组一层(井深: 289.3~312.3 m, 厚约23 m), 上中新统黄流组三层(分别位于井深: 373.3~412.7 m, 厚约39.4 m; 424.7~450.6 m, 厚约26.1 m; 469.70~564.96 m, 厚约95.2 m), 中中新统梅山组一层(井深: 615.20~636.96 m, 厚约21.7 m).各层的白云岩化程度不尽相同, 5层白云岩中白云石矿物含量的最大值在79.3%~100%之间.生物礁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古海洋环境的变化, 与古气候变化有关的海平面升降间接地控制了岛礁碳酸盐岩的白云岩化作用.石岛西科1井中的5层白云岩应该是在较长时间稳定环境条件下发育而成, 主要应该是蒸发泻湖渗透回流作用下早期形成的方解石类碳酸岩白云岩化的结果, 但并不排除混合水白云岩化作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一)7×15直镶磨角大八角鑽头 1.鑽头构造:7×15大八角直镶磨角鑽头共镶有六块合金,合金磨角为20—30度;鑽头高45—50m/m;壁厚6.5—7m/m;鑽头直径75m/m,如图1。 2.使用范围:該鑽头是在我队車江分队採用最广泛的一种鑽头,适用鑽进5—6級灰色砂岩,小时效率平均可达4—7m左右。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2004,31(11):64-64
项目名称 :裕溪路跨河大桥工程 (安徽 )项目性质 :新建投资总额 :42 0 0万元进展阶段 :工程设计建设周期 :2 0 0 4~ 2 0 0 5年关键设备 :吊装设备、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夯实机、摊铺机、压路机建设内容 :桥长 2 10m ,宽 46m ,桥梁宽 42m项目名称 :环巢湖公路工程 (国债项  相似文献   

5.
一、台站简介1.台站位置青岛地震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南区东海中路16号,东经:120.396°,北纬:36.0576°,高程:17.6m。2.台站历史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2007,34(6):65-65
项目名称:哈尔滨引进天燃气工程(黑龙江)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周期:2007~2008年投资总额:160000万元进展阶段:施工准备关键设备:管道、阀门自控系统、计量系统、调压系统、洁管设备建设内容:燃气管网总长近2000 km,日供气量165万m3项目名称:朝阳200万t钢铁项目(辽宁)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周期:2007~2010年投资总额:630000万元进展阶段:工程设计关键设备:50孔6 m焦炉2座,265 m2烧结机1台、260 m3高炉1座、120 t转炉2座、H型钢轧机2套建设内容:年产生铁203  相似文献   

7.
南海珠江口盆地LH-19-4-1井新近纪有孔虫生物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标准化石的末现面(LAD)被广泛用于全球性地层划分和对比,但是,只有像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撞击事件所引起的全球性生物集群绝灭(LAD)才具有全球等时间的性质。标准浮游有孔虫化石带的LAD,可能与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撞击事件所引起的LAD一样、具有全球等时面的性质,所以它可以用于全球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依据标准浮游有孔虫带的研究,南海珠江口盆地LH-19-1-1井的岩屑地层(430m-2 630m)一共识别出20个带(N_(22)-N_3)。更新世:N_(22)带(430m-620m);晚上新世:N_(21)-N_(20)带(620m-680m);早上新世:N_(19)-N_(18)带(680m-790m);晚中新世:N_(17)-N_(16)带(790m-1 139m);中中新世:N_(15)-N_8带(1 139m-1 898m);早中新世:N_7-N_4带(1 898m-2 588m);晚渐新世:N_3带(2 588m-2 630m)。它们可以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地层作准确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低频探地雷达系统多配置无屏蔽天线,抗干扰能力差。针对中心频率15 MHz的低频探地雷达天线,以铁丝网作为屏蔽材料,设计制作了3种尺寸(长×宽×高分别为:12 m×12 m×5 m、11 m×11 m×5 m、9.6 m×9.6 m×5 m)的屏蔽装置,对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分别进行了屏蔽干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网孔为1 cm×1 cm,丝径t为0.15 cm铁丝网是制作屏蔽装置的有效材料;对接收天线单独进行电磁屏蔽时,三种尺寸的屏蔽装置均显示出较好的屏蔽效果,其中最佳尺寸为11 m×11 m×5 m;对发射天线单独进行电磁屏蔽时,只有11 m×11 m×5 m尺寸的屏蔽装置最有效,另外两种尺寸的装置屏蔽效果相对较差;相对而言,给接收天线单独增加屏蔽装置要比单独给发射天线增加屏蔽装置好。实验结果为下一步研发实用化的低频探地雷达屏蔽装置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位于河北、山西两省桑干河、壶流河流域的泥河湾盆地内发育一套中外驰名的晚新生代地层,内含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文化遗迹。岩石地层的划分是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为了加深对这套地层的认识,2013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泥河湾盆地东部化稍营郝家台打了一钻,钻孔座标:N:40°13'0.4〃,E:114°38'32.3〃,H:938m。据365.82 m厚的钻孔岩心岩石地层分析,自上至下划分为6个组:(1)上更新统马兰组,厚9.64m,以风积成因为主的黄土堆积,与下伏地层有沉积间断;(2)上更新统郝家台组,厚23.46 m,属滨、浅湖相沉积;(3)中—下更新统小渡口组,厚36.08m,属三角洲-滨湖相沉积;(4)下更新统泥河湾组,厚87.92m,属滨、浅湖相沉积;(5)上新统稻地组,厚111.78m,属湖沼相沉积;(6)上新统壶流河组,厚73.02m,属洪泛平原相沉积。孔深341.90~365.82m由白垩纪地层组成(未见底)。此剖面厚度大,连续性好,钻井采取率近100%,岩心在野外按钻井进尺依次进行连续描述,分辨率高,经研究认为泥河湾盆地第四系不仅在泥河湾盆地内可对比,并与黄土高原第四系也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即郝家台组与萨拉乌苏组对比,小渡口组与离石黄土对比,泥河湾组与午城黄土对比。本剖面可作为华北地区河湖相地层层型剖面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用于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Mg同位素测定的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进行同位素组成的准确测定,必须首先对待测样品中元素进行分离纯化.目前,用于分离Mg的主要方法为阳离子树脂交换方法.然而,利用阳离子树脂不能有效除去Mg接收液中的Fe、Al,而溶液中Fe、Al会明显干扰样品中Mg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本研究结合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探讨了针对不同种类样品的Mg分离纯化方法,分离提取了实际样品中Mg并进行了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实验结果显示:①对于m(Fe)/m(Mg0.1、m(Al)/m(Mg)0.2、m(Na)/m(Mg)1的样品,经过AG50w-X12树脂一次交换分离,即可用于Mg同位素组成的测定;②对于m(Fe)/m(Mg)0.1、m(Al)/m(Mg)0.2、m(Na)/m(Mg)〉1的样品,利用AG50W-X12树脂二次交换分离,可以满足MG-ICP-MS对Mg同位素测定的要求;③对于含有m(Fe)/优(Mg)0.1、m(Al)/m(Mg)>0.2、m(Na)/m(Mg)1的样品,可先利用稀释50倍的稀氨水沉淀除去样品中的Fe、Al后,再经过AG50W-X12树脂一次交换分离,可以满足MC-ICP-MS对Mg同位素测定的要求;④对于含有m(Fe)/m(Mg)〉0.1、m(Al)/m(Mg)0.2、m(Na)/m(Mg)1的样品,可先利用稀释50倍的稀氨水滴定沉淀除去样品中的Fe、Al后,再经过AG50W-X12树脂二次交换分离,可以满足MC-ICP-MS对Mg同位素测定的要求;⑤运用所建立方法对海水和地幔样品进行了Mg的分离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其中,青岛附近海水的同位素组成为:δ25MgDSM=-0.43‰.δ25MgDSD3=-0.84‰;葫芦岛附近海水的同位素组成为:δ25MgDSM3=-0.44‰,δ26MgDSM3=-0.85‰.  相似文献   

11.
通过1:5万区调工作,首次在天津蓟县地区发现海相沉积型海泡石矿层,这是本区在找矿方面的一个突破,海泡石矿赋存在蓟县系雾迷山组八段中一上部,含矿岩系厚约35m、层位稳定。二个矿层厚度分别为1.91m、2.21m,海泡石平均含量分别为25.6%、13.8%。形成环境属于浅海—滨海的碳酸盐台地。  相似文献   

12.
宜兴市张渚镇北牛犊山出露了一套陆相红层,由于一直未获化石,时代归属及区域对比分歧较大。1973年我队将其归为晚白垩世浦口组:1978年我队编制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时,将其归为西横山组。近几年笔者和本队部分同志在该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时,于该红层中采获了恐龙蛋化石,因而提出这一红层时代应归属于晚白垩晚期赤山组。一、地层剖面赤山组(K_2(?)) 厚>38.8m(11)灰紫包细粒岩屑砂岩(未见顶)。 >5.3m⑩紫红色含角砾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2.8m⑨浅紫色角砾岩 4.6m⑧灰紫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2.4m⑦紫色含角砾长石岩屑砂岩。1.3m  相似文献   

13.
本区晚中生代地层,为一套火山碎屑岩及中性熔岩—湖相碎屑岩,沉积总厚度6400m,自下而上划分为上侏罗统茶棚组和花吉营组,下白垩统青石砬组。茶棚组:由凝灰质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组成,含丰富叶肢介Nestoria及鱼类Peipiaosteus化石,上部夹安山岩(K—Ar年龄136.2Ma),本组厚1011m。花吉营组:由碎屑岩及中性熔岩组成五个沉积喷发旋回,在碎屑岩中产热河动物群——Eosestheria—Lycoptera—Ephemeropsis组合,还伴生有双壳类及植物化石;安山岩测定K—Ar法年龄为114.88—101.37Ma,本组总厚4451m。青石砬组:由页岩、粉砂岩、细砂岩等组成,上部夹劣质煤层,产丰富植物、鱼类、昆虫等化石,厚442m。  相似文献   

14.
我国花岗岩中自然镍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的自然镍产于河北燕山南段一个钠质花岗岩小岩株中。自然镍的化学成分含Ni99.82%;等轴晶系,a=3.528±0.007A,空间群为Fm3m;反射率(%):55.3(480mμ),62.9(546mμ),62.1(589mμ),64.4(640mμ)。这一自然镍的发现可能表明在该花岗岩形成过程中有地幔物质的参加。  相似文献   

15.
河套干旱地区夏季边界层结构特征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洋  常倬林  桑建人  左河疆 《冰川冻土》2015,37(5):1257-1267
利用2013年夏季7月爱尔达K/LLX802J型机动式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获取的三维风场资料和银川站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对河套干旱地区夏季边界层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爱尔达K/LLX802J型机动式风廓线雷达能较好的反映并分辨出夏季河套干旱地区边界层内大气湍流和风场的演变过程.夏季7月河套干旱地区边界层高度白天平均为2127.2 m,夜间平均为1760.7 m,白天边界层高度比夜间平均高366.5 m.河套干旱区夏季地表非绝热加热对边界层的影响主要集中在800 m以下,800~2000 m高度边界层则主要受昼夜交替和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夏季7月河套干旱地区边界层风速在300 m以下随高度增加而增大,离地500 m以下边界层易在北京时间07:00-11:00和18:00-21:00时段发生风速切变;300 m以下边界层白天盛行西南偏南风、夜间盛行南风,300~2000 m高度边界层白天和夜间均盛行东南风;离地300 m以下边界层易在夜间21:00-23:00时出现风向切变.夏季7月白天河套干旱地区边界层大气垂直速度在300 m高度以下随高度增加而增大,由0.3 m·s-1增大到0.6 m·s-1,夜间边界层大气垂直速度在200 m高度以下随高度增大而增大;300 m高度以上边界层大气垂直速度无论昼夜随高度变化均较小.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8月11日上午8时30分,北京市房山区大安山乡军红路(X209)K18+350 m~K18+430 m段处发生1起山体崩塌灾害,经纬度坐标为N:39°53'13.23″、E:115°45'50.17″,坡向约170°,崩塌区后缘高程约799.64 m,堆积区前缘高程约623.6 m,前后缘高差约176.04 m,崩塌区后缘宽约27 m,崩塌区前缘宽约85.5 m,崩塌区面积3 582.66 m2,崩塌体积约11 304.88 m3,堆积区前缘宽约225 m,崩塌后缘至堆积前缘斜长约244 m,  相似文献   

17.
马梓坪群自1958年761队命名以来古生物依据欠缺,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作进一步研究。1981年在1:20万韶关幅修编再版过程中,我们重新实测了曲江马梓坪的中上侏罗统马梓坪群剖面,采到了丰富的介形虫及轮藻。马梓坪剖面自上而下为: 38.暗紫红色厚层块状铁质泥岩、层理不清、有时可见到泥质豆粒。产轮藻: Atopochara sp.。 >81m 37.灰紫、暗紫红色厚层状次杂粉砂岩,层理不清。产轮藻;Atopochara sp., Maedlerisphaera?sp.。 9m 36.暗紫红色厚层块状铁质泥岩。产轮藻。Atopochara sp.。 24m 35.灰紫色厚层状次杂粉砂岩。产轮藻:Atopochara sp.。 3m 34.灰紫、暗紫红色厚层块状泥质岩夹少量次杂粉砂岩。产轮藻:Atopochara?sp.。及介形虫:Darwinula oblonga(Roemer)。 96m 33.暗紫红色厚层状次杂粉砂岩。 22m 32.灰紫色厚层状细粒杂砂质石英砂岩。 38m 31.暗紫红色厚层状泥质岩。 8m 30.浅黄色厚层状泥岩。 12m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2004,31(4)
项目名称:辟筑江园路(S14 )工程(北京)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周期:2 0 0 42 0 0 5年投资总额:5 5 91万元进展阶段:已批可研正在做工程设计关键设备:推土机、挖掘机、摊铺机、装载机、夯实机建设内容:道路全长183 8m ,宽2 0m项目名称:广州环岛路工程(广东)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周期:2 0  相似文献   

19.
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冰碛地貌测量与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后差分GPS方法对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河谷中时期的冰碛地貌进行实地测量与研究,结合该河谷数值年代,得到时间序列上关于各期次冰碛地貌终碛垄的平面面积、表面面积、体积等参数:基龙寺终碛平面面积、表面面积以及体积分别为1.53×106m2、1.90×106m2和1.98×108m3;绒布寺终碛为1.03×106m2、1.24×106m2和0.82×108m3;绒布德新冰期终碛为1.72×106m2、2.0×106m2和1.98×108m3;小冰期终碛及现代表碛为2.43×106m2、2.60×106m2和1.69×108m3.对比分析认为:河谷地形差异是控制绒布河谷冰碛地貌表面形态的主要因素,冰碛地貌形成过程中冰川退缩方式以及形成以后所遭受的流水切割、搬运等外力作用是影响冰碛垄规模大小差异的基本原因.受局地小气候差异影响,同期次侧碛表现出形态特征的不对称性:新冰期东坡侧碛坡度值大于西坡侧碛,前者为30.7°~46°,后者为30.7°~37.9°,另外在东坡侧碛发育有冰碛土柱,西坡侧碛未见分布.  相似文献   

20.
呷村黑矿型矿床高~(18)O成矿流体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流体包裹体和石英18O资料 ,提出呷村高18O成矿流体的成因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 ,指示岩浆流体的参与 ,这已被成矿流体的高盐 [w (NaCleq) =5.7%~ 2 1.3% ]和极度富气所证实。另一种 ,指示海水与高18O火山岩或沉积岩发生过高温、低m水/m岩石 反应。现代和古代VMS矿床热液对流深度、水 -岩反应理论计算结果及遍布矿区成矿前的低温 ( <150℃ )和高m水/m岩石 反应表明后一种可能性的存在。高18O成矿流体来源的确对完善VMS矿床成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