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探矿工程》2006,33(1):46-46
新华社消息 “十一五”期间,交通部将着手组织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10年,新建高速公路2,4万km,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5万km。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2006,33(7):21-21
新华网长春消息 吉林省举行仪式正式开工建设5条高速公路。这5条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和东北区域骨架公路网规划中的建设项目,它们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十一五”时期吉林高速公路建设将实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0—2020年市级面板数据,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深入探讨珠三角科技创新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就城市韧性水平而言,珠三角城市群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各城市间内部差异明显,形塑出“中间高,东西边缘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科技创新水平方面,珠三角城市群总体上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区域内部地带性差异显著,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圈层式发展模式;珠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与城市韧性之间耦合协调度总体缓慢上升,实现了由失调到相对协调的跨越,但各市绝对数值有待进一步提高,除深圳外其余八市均处于勉强/初级协调阶段,城际之间分化明显,形成了“中心—外围”的圈层格局。据此从推进两系统自身发展、制定两者耦合协调发展规划、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三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记者孙晓璐报道近日,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3纵5横"国家骨干流通大通道,石家庄、郑州等37个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以及唐山等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等战略部署,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规划》确定了2015年~2020年"3纵5横"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体系。其中,"3纵"包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当前,在我国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释放城市发展空间成为关键。通过城市更新,可以进一步优化重塑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对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2005,32(5):4-4
从上海有关部门获悉,长三角的高速公路网到2020年要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覆盖长江三角洲的“半日交通圈”,2010年前“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全部建成,基本形成区域高速公路网,在大中城市之间建成设施完善的快速客运通道”。这是根据交通部2005年3月制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确定的。  相似文献   

7.
东西南北     
《辽宁地质》2011,(1):60-61
山东 获批首个蓝色经济区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首个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正>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中国院已基本形成了集设计、技术、科研于一体的集团化产业构架,包括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城镇规划与城市设计、EPC工程总承包与咨询、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建筑历史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科研与技术转化6大业务板块。中国院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在布局未来发展业务时,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寻找最适宜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建立业务发展的生态链。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出台,国家层面已明确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数字基础设施全面夯实,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据要素价值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治理效能整体提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我国10年来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成效、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国土资源大调查中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的视角出发,分析和探讨了合理确定我国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布局的依据,以期为科学编制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上海大都市工业用地减量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拟定工业用地减量化的具体规划构想,并剖析其影响效应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至2040年上海市可缩减工业用地的理论潜力不少于248km~2;"198区域"是上海工业用地减量化的重点区域;工业用地减量化政策的实施并不会损害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序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是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重要战略举措,其规划设想可行,生态效益显著,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13.
雾霾是“城市病”,对付“城市病”要从规划着手。近期,北京市提出将修改实施已近1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而北京市的规划也引起了高层关注。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了解北京地理环境、规划布局等情况。他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相似文献   

14.
牛颖超  那春光 《地质论评》2023,69(3):69031209-69031212
英国是世界上编制矿产资源规划较早的国家之一,它的规划体系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英联邦国家建立规划体系的蓝本。笔者等通过研究英国矿产资源规划体系与管理特征,分析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总结英国矿产资源规划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与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交通系统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全球—区域—地方发展中不断促进各类生产生活要素与人口流动,交通—区域发展交互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高速交通快速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出行理念下,国内交通地理学在以任务带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大数据挖掘与技术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下,瞄准学科难点和研究瓶颈,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围绕交通—区域发展交互领域进行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创新,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交通地理研究团队为代表,阐明近10年来在交通地理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主要贡献在于:(1)高速化、网络化和复杂化视角下的交通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2)交通系统与区域—地方互动机制;(3)交通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空间组织机理。基于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区域发展“、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新冠疫情防控与交通出行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应用,为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交通地理学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6.
《探矿工程》2004,31(11):17-17
中国高速公路网目前已完成规划,其总里程将超过8万km。从2004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获悉,规划后的高速公路网,将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并且实现“东部加密、中部成网、西部连通”的新局面,其中东部地区只需要30min就可以达到高速公路,预计这些高速公路将用20年左右全部建设完成。现在该规划已提请中央有关部门最后敲定。  相似文献   

17.
周权平  杨海 《华东地质》2021,(2):175-175
正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水环境和水生态等突出问题,以水为脉,积极探索长三角水网平原区无人机调查、采样和监测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技术应用示范。(1)形成无人机水域污染源快速筛查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热红外相机,可在1小时内完成10 km2的工业排污口监测,  相似文献   

18.
“沿海开放城市发展控制规模的科学论证”(以下简称“论证”)是国家计委下达我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课题.此项任务的下达,标志着国家经济决策部门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矿产储量资料,而且要以分析国土开发和地质资源、地质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作用人手,进行地质资源,地质环境预测,进而直接参与区域发展决策研究.这无疑是地质研究阶段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9.
牛颖超  那春光 《地质论评》2022,68(6):2022112016-2022112016
英国是世界上编制矿产资源规划较早的国家之一,它的规划体系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英联邦国家建立规划体系的蓝本。本文通过研究英国矿产资源规划体系与管理特征,分析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总结英国矿产资源规划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与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区域发展规划的人地系统动力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发展规划研究的出发点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地关系的协调共生是区域发展规划的灵魂。文章依据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了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的4种状态 ,重点分析了人地系统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时空层次上的动态关联方式及动力结构 ,旨在为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奠定坚实的动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