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报废井、停产井越来越多,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是挖掘老区潜力,实现油田二、三次采油的有效方法。使用该技术对有价值的报废井、停产井进行开窗侧钻,不仅能充分利用老井简,降低钻井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有效完善歼发井网,提高增产效果。介绍了宁东油田第一口Ф139.7mm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开窗、定向施工情况,为今后在宁东油田实施此类定向井、水平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是处理井内复杂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某地热井在完井抽水后,因取水段岩层垮塌造成取水井段堵塞,采用冲、扫、捞、等方法处理均无效,地热井几近报废,后采用该技术手段,使该井顺利竣工。 相似文献
3.
普安县江西坡地热井在钻进到井深907.91 m时遇到了卡钻事故,解卡失败后,进行倒扣处理,剩余75.53 m“落鱼”无法取出,“鱼头”位置井深832.38 m。为绕开“鱼头”位置继续钻进,必须进行开窗侧钻。在已经下套管固井的情况下,选用了DXQ210/H型导斜器作为导斜工具,使用KCXZ216型铣锥作为磨铣开窗工具,进行了套管内侧钻开窗作业。在分析事故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导斜器的工作原理和套管内开窗侧钻的技术方案,总结了施工作业中的注意事项,最终侧钻成功并顺利钻进到2364.56 m完钻。 相似文献
4.
东采 6井在孔深 1312m处与先前施工的东采 7井 (直井 )对接连通。井眼轨迹按直井段—斜井段—水平段设计。介绍了东采 6井施工采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施工技术、钻井工艺、施工过程以及泥浆护壁技术措施 ,总结了几点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5.
定向对接连通井轨迹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向钻井轨迹计算方法很多,但在轨迹处理及图示反馈上均不直观清楚。通过坐标变换,建立了以井口与靶点连线为基准参考面的定向对接连通井轨迹设计方法。比较校正平均角法和最小曲率法,通过两次坐标旋转,说明建立以井口与靶点(或靶井)连线方位为参考面的坐标系的定向对接井轨迹设计方法及优点。并且这种设计方法也可用于其它轨迹计算方法中。通过本设计方法,可及时反应自井口到靶点(靶井)的钻井轨迹与目标的误差偏离。通过EXCEL编程及图示,运用EXCEL功能及时跟踪设计,使定向对接井设计与施工简单直观。采用此法累计已成功完成的对接井达100余对。 相似文献
6.
7.
8.
介绍了任324-斜1井Φ178mm套管开窗施工情况,探讨了Φ178mm套管磨铣开窗侧钻施工及小井眼定向井轨迹控制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结合工程实例,对螺杆钻定向钻探技术应用于煤层气钻井中的各项技术及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叙述,特别对施工定向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陷落柱地层施工定向斜井下套管前顺孔难点及事故井管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简单易行的顺孔管落井事故打捞工具的制做方法。该打捞工具简单、有效,能快速处理大直径井管落井事故,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提出了与常规下套管存在的差异及其注意事项。为今后施工类似钻孔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沁煤盆地郑庄区煤层气井设计为丛式定向井,井身结构设计为直井段、造斜段、稳斜段。其中丛式井直井段设计为二开结构。在不同井段采用不同钻具组合,钻进参数及成井工艺也各不相同。在钻进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煤层气的开采效果,全孔采用清水作为钻井液,并使用了有线随钻测量系统和大功率钻探设备,钻进效果明显,全孔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天津市地热定向井施工中存在的孔壁不稳的问题,经过摸索,采用聚合物防塌钻井液进行护壁堵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聚合物防塌
井液的组分、作用机理、特点以及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对于井深100m的海砂地质钻探,不下套管,一径到底,直接在松散无胶结的砂质沉积地层取心钻进,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提高了生产效率。在黄海某砂矿岩心钻探调查项目中,易产生孔壁坍塌、岩屑返不出孔口、涌砂、卡钻等严重问题。通过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井深100m的海洋砂矿钻探工艺技术,以及孔内事故的防治措施,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