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故乡的新年     
我的故乡在大别山腹地的商城县,唱红《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地方。故乡之于我,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圣地。回故乡过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铭刻内心深处的约定。"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故乡一踏进腊八的门槛,年味就渐渐浓稠了,化也化不开,恰似那一锅煎熬缱绻温情、掺杂人间百味的腊八粥。母亲就是这样,把腊月紧紧地攥在手中,一遍遍盘算着我们兄弟几个的归期。  相似文献   

2.
故乡的新年     
<正>我的故乡在大别山腹地的商城县,唱红《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地方。故乡之于我,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圣地。回故乡过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铭刻内心深处的约定。"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故乡一踏进腊八的门槛,年味就渐渐浓稠了,化也化不开,恰似那一锅煎熬缱绻温情、掺杂人间百味的腊八粥。母亲就是这样,把腊月紧紧地攥在手中,一遍遍盘算着我们兄弟几个的归期。  相似文献   

3.
正到一个陌生地方我常会问自己:"是来看风景、长知识、求舒心,还是为了换个新环境打量一下生活?"太平世界去外地,目的也许只有这么几种。但在文登,这个胶东半岛的海滨小城,我突然发现,其实这些年每去一个地方,潜意识里都在做比较:有意无意地寻找与故乡相似或者相异的东西,以形成我对该地的基本判断。文登在黄海边,隶属威海,我故乡也在黄海边,海浪同时从远处涌上来,同一场海风吹进两座城市。街道宽敞、整洁,走在马路上,我可以把速度放到  相似文献   

4.
古运河畔,文昌阁旁。一条青石铺就的小巷深处,便是我家老屋——现在已成为朱自清故居纪念馆了。几年前的一个秋日,我从北方回到故乡扬州工作。从此,有机会我就常常回到这个"家"看看。几十年来,朱家人早已散落各地,但我总觉着老屋就是我的"家"。正是黄昏时分,晚风徐徐,夕阳西下,余晖脉脉,洒在老旧的青砖黛瓦的院墙上,平添了几分苍凉与感慨。祖父朱自清一生短暂,只活了50个年头,其中一大半时间在外奔波忙碌。但他是在扬州长大的。扬州是其祖宗庐墓之地。在这里,他念私塾,读小学、中学,  相似文献   

5.
记住乡愁,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精神有所皈依,灵魂诗意栖息。有一本书,叫《乡愁里的中国》,作者试图给所有身在城市却依然充满乡愁的人"找一条回家的路"。这条路不仅没找到,反而更迷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故乡在迅速地崩塌瓦解。城镇化建设中,要让我们"记得住乡愁",既是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的软肋,又为今后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记住乡愁,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精神有所皈依,灵魂诗意栖息。  相似文献   

6.
深山石韵     
故乡的石匠好像是在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一般突然冒出来的,一栋栋藏在青山绿水间的楼房,一块块崭新的墓碑,也好像是在眨眼间突然冒出来的:站在故乡的村道上,面对新的故乡,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相似文献   

7.
情系冬雪     
<正>冬天,风总是紧紧地裹着人们奔跑,让人无处躲藏。清晨,走在清冷的街头,一阵狂风袭来,裹着几朵雪花吹在脸上,微微有些凉意。每当雪花纷飞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故乡,是冬雪,把我童年的欢乐埋在了无数个冬里。窗外,田野开始变得朦胧,好像一切风景都隔着一层毛玻璃。冬天虽然来了,但田野里青绿的还是青绿,焦黄的还是焦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心事     
前几天,我和母亲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母亲突然轻轻地说:“孩子,咱赶明儿把那几亩地要回来,听说现在种地可划算了。”我随即接道:“你身体又不好,还有两个孙子牵累着,咋回老家种地,况且咱又不缺口粮。”母亲不再言语,而我则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印象中母亲大部分时间是在地里,好像总有干不完的活,可即使是这样,母亲也常常为一家人的吃饭发愁。老家人均地少,产量又不高,麦子没熟时就已借人家几袋粮食,整日里盼着有个好收成,等到颗粒归仓后又要还人家一部分,来年又要借粮,那时我经常和母亲闹着要吃白面馍,母亲总是无奈地叹气。 母亲…  相似文献   

9.
赵凡 《国土资源》2006,(4):4-19
资源短缺日趋严峻。寻找资源的突破口在哪里?有院士说,必须立足国内,加大找矿力度;有院士说,思路上、方法上、技术上要有创新,科学可以改写历史;有院士说,要在开源节流上下工夫,走一条新的路;水资源早就“狼来了,而狼未来,都是自己惹的祸……  相似文献   

10.
撵野兔     
撵野兔是我少年时代一种非常有趣的野外活动。现在虽然久居城市,但昔日乡村的这种活动,就像一股涓涓流淌的清泉,时时冲撞着我的心扉,勾起我一次又一次清澈、温馨的回忆。三十多年前的我,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在小学读书。那时候,我和相国、大柱等几个小伙伴最盼望的就是过星期天,因为这天我们可以放松放松,痛痛快快、无拘无束地跟在大人后面撵一次野兔。撵野兔的最好时节是在冬天。我的故乡地处中原,冬天  相似文献   

11.
正"为什么曾经生我养我的故乡,变成了一个自己不愿意回去的地方?"这个沉重的问题,在邓强先生的《回望故乡》散文集的字里行间,在对过去的"老家"那些温情画面详细描绘之后,不经意地冒出伤感的芽。现代中国人心中的"老家"是在农村在远方,这从每年春运的人群流向可以得知。很多都有大迁徙或时尚地说为"漂"的经历,故乡这个词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过去时。特别是20  相似文献   

12.
撵野兔     
<正>撵野兔是我少年时代一种非常有趣的野外活动。现在虽然久居城市,但昔日乡村的这种活动,就像一股涓涓流淌的清泉,时时冲撞着我的心扉,勾起我一次又一次清澈、温馨的回忆。三十多年前的我,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在小学读书。那时候,我和相国、大柱等几个小伙伴最盼望的就是过星期天,因为这天我们可以放松放松,痛痛快快、无拘无束地跟在大人后面撵一次野兔。撵野兔的最好时节是在冬天。我的故乡地处中原,冬天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春节前夕,我坐在大巴车上,从长沙向南疾驰两百公里,不用看表,也不用看地图,当车窗外天空的颜色慢慢变灰,公路两旁房子的外墙依次变黑,树叶渐渐看不出绿色……这就是我的故乡——冷水江的原风景。这座城市只比我们大十几岁,曾经迅速膨胀,现正迅速衰老。我一直担心,冷水江有一天会突然消失。直到我的双脚踏上了这片黑色的犹如肺痨病人脸色般的土地,心里才稍感踏实。至少,我的故乡还真实地存在于这个星球上。  相似文献   

14.
从孩提时代到青年时期,我一直生活、成长在浔江河畔。生于斯,长于斯,浔江成为我故乡的母亲河。在与母亲河息息相依的三十年中,由于千百条始终水流丰满的山间小溪,汇聚母亲河的怀抱,加上河床落差大,因而属于珠江水系的浔江一年四季,流量充沛。那时从村里通往外界.要跨过一条条山溪,几乎都要架设木桥,小孩、老人才能安全通过。流经家乡下边浔江的近10公里流程,要跨越南北两岸,差不多寻不出一处可以涉水过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地质之旅     
正在秀丽的地质风景之中驻足,别有一番滋味。那山,那水,那林,那田,那湖,那草……灵气灵性并存,山水林田湖草一色。千奇百态的景观,出于大自然巧妙的"雕塑"之手。翻阅一页又一页的地质历史,寻觅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一条通往远古时光的隧道中,不自觉间步入到神奇的地质世界,走一趟别样的旅行之途!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源远流长,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沉淀中,华夏热土诞生了很多驰名中外的河流,大都是以长著称,如长江、黄河、珠江等.但在我国华南地区有一条河流,全长只有844千米,河流不是很长,却举世闻名,这就是湘江.  相似文献   

17.
“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就像是纵横交错的千条线,基层管理所就是这千条线要穿过的那根针。那么如何才能顺利地把这千条线穿过那根针呢?文明管理所创建活动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那么如何使创建活动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呢?我局在探索中独创性地提出了开展局机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与基层管理所结对指导活动,用这一载体把创建文明管理所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8.
『问:邓院长您好!恭喜您的散文集《回望故乡》获得了第五届宝石文学奖,您怎么看待这次获奖?或者说,这次获奖在您的写作生涯中,甚至是整个人生历程中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答:我对这次获奖有预感。我的这部作品比较集中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农村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从内容来说应该有一定的"厚度";当然也没有十成的把握,毕竟已经停笔很多年了,质量要打个折扣。大学毕业以后,我在创作上还坚持了6年多的时间,1997年是我的文学创作丰收年,在《青  相似文献   

19.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顺着河边走一趟。 每天的早晨我起得很早,我觉得这种行走的方式很有意思,便沿着一条小路走出村子,然后慢跑,沿着这条小河开始我一个早晨的行走。 那是多年前山洪冲积而成的一条河,水不大,但很清澈,由于这几年水位下撤,这条小河实际上只是一条小溪了。我站在小河的旁边,看水清澈地流动,有时拣起躺在脚边的—块沾着泥土的石头,扔过去,让河里的水把石头洗干净。在把石头扔进河里时我的心情显得很愉快。人获得快乐的方式其实就这样单纯。 从那时起,看河水的流动成为我每天早晨固定的一种生活。 有一天,我走过河边,…  相似文献   

20.
正"喂,是李所长吗?我是东郭村的村民,西胡营村要占我们村的地,你赶紧来看看吧。"2013年12月3日早上一上班,浚县白寺国土资源所李所长就接到了这样的举报电话。半个小时后,李所长来到东郭村,只见有几个村民正在平整一条大荒沟。见执法人员赶到,一男子走上前来,气呼呼地说:"你们咋来了?这定是东郭村人搞的鬼。我是西胡营村的刘根有(化名),这荒沟本就是我们村的。父亲在世的时候,在这里栽了十多棵树,如今,我把树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