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泥石流、滑坡和崩塌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它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往往给山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文中论述了山地灾害的概念、成因以及山地灾害监测、预测与预报的内容、方法、研究进展等 ,并分析了目前山地灾害监测、预测与预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商南县1980—2006年降水以及山洪灾害资料,分析山洪灾害与不同历时暴雨的关系。得出部分重灾区的临界雨量。运用山洪水文气象模型,以降水性质、量级、风向、风速及土壤湿度作为预报因子,根据历年山洪灾害与各时段降水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各时段临界雨量确定山洪灾害预报等级。

  相似文献   

3.

研究《陕西救灾年鉴》提供的1949—2005年暴雨洪涝灾害的出现时间及影响区域,有针对性地做好暴雨预报和防灾减灾。统计57a中暴雨和连阴雨产生的洪涝灾害,分析灾害严重的个例,结果表明造成洪涝灾害因素繁多,应对造成洪涝灾害的暴雨天气进行研究,根据其成因制定防治对策。做好暴雨灾害预报,根据不同地域制定相应对策,科学治理山林,变水害为水利。

  相似文献   

4.
通过收集大量的地质灾害资料和气象资料,运用天气学、数值预报产品的物理量场、MOS法等,结合卫星探测资料,建立各种地理环境和地质特征条件下山地灾害预警的气象模型和各种灾害等级的预警指标,并就山地灾害的监测与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桂西山地灾害的监测、预测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韦革宁  廖胜石 《广西气象》2005,26(A02):36-38,43
通过收集大量的地质灾害资料和气象资料,运用天气学、数值预报产品的物理量场、MOS法等,结合卫星探测资料,建立各种地理环境和地质特征条件下山地灾害预警的气象模型和各种灾害等级的预警指标,并就山地灾害的监测与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湖北气象》2013,(2):150
《暴雨灾害》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与成因、监测预报技术与应用研究;暴雨洪涝灾害及其他气象灾害成因、预测与减灾对策;新的探测技术和资料在暴雨等灾害天气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外暴雨、灾害科学研究与发展综述。  相似文献   

7.
《湖北气象》2013,(1):37-37
《暴雨灾害》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与成因、监测预报技术与应用研究;暴雨洪涝灾害及其他气象灾害成因、预测与减灾对策;新的探测技术和资料在暴雨等灾害天气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外暴雨、灾害科学研究与发展综述。  相似文献   

8.
《湖北气象》2015,(2):190
<正>一、《暴雨灾害》于2011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以报道暴雨科学及气象灾害研究成果为重点的中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监测与预报研究;暴雨洪涝与其他气象灾害天气气候成因、预测技术;国内外暴雨等气象灾害科学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水文预报及水文模型、面雨量的计算及应用和水文气象耦合预报方面的研究工作。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与流域水文模型的耦合,既可提高短、中、长期水文预报预警预见期,又为数值预报模式提供较为科学的陆面过程方案,改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预报性能,这种耦合研究,成为了水文气象预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湖北气象》2012,31(2)
《暴雨灾害》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与成因、监测预报技术与应用研究;暴雨洪涝灾害及其他气象灾害成因、预测与减灾对策;新的探测技术和资料在暴雨等灾害天气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外暴雨、灾害科学研究与发展综述。一、投稿注意事项,1.来稿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1.
暴雨型滑坡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评述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魏丽  郑有飞  单九生 《气象》2005,31(10):3-6
滑坡灾害对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已成为仅次于地震的第二大自然灾害。暴雨诱发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90%左右。从滑坡预报方法、暴雨型滑坡灾害时空预报预警、降雨和滑坡机制及稳定性、GIS在滑坡预报中的应用等几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动态及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认为,现代数理科学新理论在滑坡预报中的综合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3S”技术作为滑坡监测预报手段,仍存在没有开发出来的较大潜力;从理论上,机理研究与区域统计研究结合程度有待进一步发展和突破;已建立的滑坡灾害预测预报模型具有很大的地域性、分散性以及由于监测资料不足带来的不稳定性,有必要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探讨,尤其要着力建立基于滑坡灾害发生机理的宏观区域预警模型;降雨-滑坡关系需有更准确的模型;受降水影响的土体含水量和孔隙水压力的测量方法应更精确、有效;基于Web-GIS平台建立区域滑坡灾害实时预警预报系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中尺度灾害天气分析与预报平台(RAFS)是国家973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业务应用的集成平台,它包括雷达反演产品、卫星反演产品、LAPS中尺度分析产品、AREMS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以及GRAPES区域模式预报产品等监测、分析与预报产品,提供给广东省气象台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3.
汪宝山 《四川气象》1999,19(4):46-49
达州位于全国五大山地灾害分布区之一的“秦巴山地灾害分布区”和四川省四大泥石流滑坡区之一的“盆地东部大暴雨、滑坡分布区”。洪涝、山地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地制约着我市山区经济的发展和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进一步研究和掌握山地灾害形成原因和发生发展规律,有效地堵绝灾源,根治其害,对于保持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实践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山地实况业务体系建设,以提高山地地区的监测、预警和灾害应对能力。【方法】通过分析山地地区面临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以及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基于对已有实况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建设全面、精准、实时的山地实况业务体系。【结果】明确贵州省实况产品建设方向并介绍了在山地实况业务体系建设中的技术路线,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展示、全流程监控等关键步骤,以及各环节的技术创新和方法改进。最后分析了面向重大服务、重点行业、重要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实况产品服务时仍需重点解决的问题。【结论】该文的研究成果为山地区域的实况业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对于提升山地区域的灾害管理水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湖北气象》2011,(4):342-342
《暴雨灾害》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与成因、监测预报技术与应用研究;暴雨洪涝灾害及其他气象灾害成因、预测与减灾对策;新的探测技术和资料在暴雨等灾害天气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外暴雨、灾害科学研究与发展综述。一、投稿注意事项1.来稿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其书写顺序为: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单...  相似文献   

16.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是灾害评估和防控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气象研究工作的重点领域。该文系统回顾了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指标、监测技术和预测预警技术等方面的相关进展和成果,提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气象灾害的基础性研究仍然十分薄弱, 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对致灾因子的概括性尚不足,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的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临近预警技术缺乏,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的新规律揭示不够。该文同时指出未来应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综合指标的研究, 强化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 构建农业气象灾害实时预警技术体系, 构建农业气象灾害立体、动态监测体系, 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变化评估研究, 加强气象或气候预测信息在农业气象灾害预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度我院申请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已分别于2006年10月9日和14日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可行性专家论证。“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于2006年11月2日、“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和“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项目于11月9日分别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组织完成了课题评审会。  相似文献   

18.
<正>一、《暴雨灾害》于2011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以报道暴雨科学及气象灾害研究成果为重点的中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监测与预报研究;暴雨洪涝与其他气象灾害天气气候成因、预测技术;国内外暴雨等气象灾害科学研究综述。二、投稿注意事项1.来稿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其书写顺序为: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单位所在地名、  相似文献   

19.
《湖北气象》2013,(4):359-359
一、《暴雨灾害》于2011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以报道暴雨科学及气象灾害研究成果为重点的中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监测与预报研究;暴雨洪涝与其他气象灾害天气气候成因、预测技术;国内外暴雨等气象灾害科学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WRF对秦巴山区秋季一次区域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与实况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了秋季暴雨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秦巴山区暴雨落区位于500 hPa槽前、700 hPa冷式切变的暖区、低空急流轴的左前侧;低空急流携带的暖湿空气与西北路冷空气在陕南秦巴山区形成稳定维持的冷式切变是本次暴雨的主要原因;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与850 hPa偏东急流是本次过程的水汽和能量来源;K指数大值中心的出现在秦巴山区秋季暴雨预报中应予以重视,600~800 hPa高对流有效位能维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