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监测豆芽棚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及综合治理的效果,建立了豆芽棚滑坡治理监测系统。实现了在线实时自动化监测。通过对监测资料的分析,论证了滑坡治理的必要性,说明了治理的效果。为滑坡治理自动化监测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卫中  尹光志  李东伟 《岩土力学》2006,27(Z1):706-710
向家坡滑坡特征突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是人为诱发的多级多期滑坡。根据向家坡滑坡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前期治理过程,深入地探讨了向家坡滑坡在人工开挖卸载后及降雨诱发作用下产生滑坡的机理,为有效治理该滑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谭捍华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333-338
抗滑桩是贵州山区高等级公路滑坡治理的主要手段,随着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目前已在高等级公路滑坡治理中采用了单桩、桩板墙、排架桩、刚架桩、锚索桩、刚架锚索桩和整体桩等多种类型的抗滑桩.这些抗滑桩与公路特点和滑坡的成因、规模和地貌、地质特点相适应,形成了具有公路特色的抗滑桩系列.  相似文献   

4.
川藏公路鸳鸯岩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是山区主要的边坡问题,而查清滑坡的要素、产生的条件、危害程度是有效治理滑坡的关键。本文在做了大量工程地质勘察及分析的基础上,查明了鸳鸯岩滑坡规模、性质、等,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对鸳鸯岩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届滑坡推力及桩间剩余抗滑力,为治理、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5.
杨家槽滑坡现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基建费用已花掉数千万元,在滑体上居民上千人。新镇址是未经正规地质勘察而定下来的,后经清江地质大队勘测认定为滑坡时,地方政府和市民极为关注。为安定民心,长江水利委员会清江地质大队进行滑坡治理前的地质详勘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详查勘探与科学研究,基本查清了滑坡形成的年代(2.2—2.4万年前)、形成机制、滑坡的物质组成与结构以及滑带的特性等,并在滑体内发现一个规模较大的地下岩溶洞穴系统。洞穴沉积物齐全、完整。这个洞穴系统常年过水,成为天然的地下排水通道,对滑坡的长期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结合模拟计算分析,探讨滑坡形成演化模式与过程,进而评价滑坡现今稳定性较好,只须进行局部治理,消除了不良社会影响,使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并节省了大量的治理费用。  相似文献   

6.
万县市豆芽棚滑坡的特征及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豆芽棚滑坡系太白岩崩滑体部分复活的产物。根据其基本特征,豆芽棚滑坡综合治理采取减载、排水、加固及支挡等综合措施分级治理,两层滑体一并治理。治理工程竣工后,经多次大雨、暴雨考验,系统监测资料表明:变形体得到控制,工程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张瑛  王亮 《辽宁地质》1999,16(2):148-151
在对本溪市后湖滑坡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滑坡治理的目标与原则,提出了以预应力锚索为注剥离为辅助诉加固治理方案和以剥离为主排水为辅的剥离治理方案。通过方案比选确定采用控爆剥离方案,并对控制爆破保证施工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对剥岩后新形成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8.
陆飞 《岩土工程师》1998,10(1):32-35
本文结合某航道驳岸的滑坡情况,介绍了根据工程中各种现象合理拟定滑动面以及确定滑带土残余强度的方法,以及治理滑坡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溪沟口滑坡工程地质概况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和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稳定性达不到安全标准,必须进行加固治理。考虑滑坡稳定状况,采用抗滑桩结合地表排水对滑坡进行治理。在传递系数法结合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构造出一定数量的抗滑桩加固方案,分别计算其治理后的稳定性和工程造价,以此为进化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 建立设计参数与稳定性及加固方案造价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遗传算法在全局范围内快速搜索出最优的设计参数,选择合理的滑坡治理方案。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对滑坡体治理前后的稳定状况进行分析,对所提出的优化治理方案进行稳定性验算,结果证明优化方案能够达到滑坡治理的设计要求,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典型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江浙皖玄武岩台地区滑坡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滑坡体特征、滑动面特征、滑动多期性等方面的典型特征。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是玄武岩台地区滑坡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提出对该类型滑坡的防治应采用排水工程为主,并和其它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在滑坡治理的过程中,滑坡监测始终是滑坡防治的基础,防治的效果也需要监测工作来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