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个世纪,《探矿工程》与时代同行,见证了探矿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推动了钻探、坑探(掘进)、钻掘设备的技术进步,交流了岩土钻掘工程的施工经验。50年来,虽经历了几度停刊、几度复刊、几度更名,但几代探工志士仁人锲而不合,共同谱写下了这部记载着探矿工程50年发展历史的巨著。五十年风云际会,五十年沧海桑田。今天,一些《探矿工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回顾这50年曲折而辉煌的刊史,抒发对这本杂志深深的情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刘广志 《探矿工程》2007,34(10):14-14
2007年的金秋十月,《探矿工程》杂志迎来了她创刊50周年的大喜日子,这是探矿工程界的一件大喜事,值得纪念和庆祝!《探矿工程》风风雨雨50年,但坚持不懈,已成为全国探工、岩土界之左膀右臂,誉满全国,走向国际,功勋卓著。50年来,她坚持着正确的办刊方针,宣传探矿工程和岩土钻掘工程的新成就、新成果,促进我国钻探、掘进、勘探机械的技术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读者,您现在翻开的这期杂志,是《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期——总第300期。 总第300期,到底意味着什么? 也许可以从下面这组数字中寻找些许答案: 300:创刊至今共出版发行了300期《探矿工程》(2004年更名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不含停刊期间出版的《探工零讯》和《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从1957年10月创刊到1987年的10月第5期止,已创刊30年,也正好出刊100期。这是值得庆贺的。30年来,《探矿工程》曾经历了坎坷的道路,经历了两次停刊,两次复刊。先后组建过三届编委会,三易主办单位。宜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获得了新生,并且健康成长至今,值此机会追忆一下它的历史,让广大读者、作者了解刊物的过去,从而更好地珍爱它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2007,34(11):61-61
“庆祝《探矿工程》杂志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2007年10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探矿工程》杂志第六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甘行平教授主持。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彭齐鸣,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新闻处毛东林,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刘广志,原地质部探矿司司长任子翔,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专业技术杂志。从1957年创刊以来,伴随国家地质找矿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40年路程。这40年历史,对(矿工程》杂志,是创业,是艰辛,是奋斗,更是辉煌!《探矿工程》迄今已出版160期。只有  相似文献   

7.
李艺  周红军 《探矿工程》2017,44(11):1-7
《探矿工程》杂志创刊于1957年10月。60年来,曾两度停刊、复刊,几次变更刊名,几易主办单位,在历届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努力和坚守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和陪伴下,顽强地走过了风雨兼程的60年。她在书写自己60年辉煌历史的同时,也完成了一部记录中国探矿工程技术发展历史的巨著。当前她正面临着来自学科调整、评价体系、新兴媒体等的冲击以及经济方面的压力。展望未来,将继续坚持注重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办刊宗旨,继续做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发展的忠实记录者。  相似文献   

8.
到今年10月,我们的《探矿工程》杂志已经创刊30周年了!30年来,它伴随我国的探矿工作者“南征北战”,为我国的探矿与勘察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一名探矿工程界的老兵,我受益于它30年,亲眼看到了它奉献给国家的一切,我从它上面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得取了丰富的营养。在庆祝杂志诞生30周年的日子里,我衷心地表示对它的钦佩和祝贺!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杂志创刊已30年了。30年来它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它走上了更加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该刊物为我国探矿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宣传了科学知识,传播了先进技术,沟通了信息,对探矿工程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工作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探矿工程》已成为全国20万探矿职工喜爱的刊物,它是记载我国30年来探矿工程技术发展的宝贵文献。  相似文献   

10.
耿瑞伦 《探矿工程》2007,34(10):15-16
绪言:《探矿工程》杂志1957年创刊迄今已50年。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刊物及其编者、作者、读者与人民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经受多少风雨和不平凡的路程。有创刊开始一段时期和1979年迄今28年来的晴天阳光;经受过50年代末期“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和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痛苦和灾难。我珍藏有创刊以来全部《探矿工程》杂志,是读者也是作者,任过杂志编委、副主任委员和主编及顾问,对杂志感情良深,也从阅读中吸取知识受益菲浅。[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