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正波  何思明  田金昌  钟建  杨天军 《地质通报》2013,32(12):2038-2043
预应力锚固技术已成为西藏公路滑坡防治中最常用的工程技术。由于西藏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及气候条件,预应力锚固工程较易出现耐久性的问题。对西藏公路滑坡预应力锚固工程进行调查,存在的耐久性问题可归纳为3类:锚头封锚破坏、框架梁悬空破坏和坡体局部变形滑动而引起锚索失效。在分析影响锚固结构耐久性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修复加固技术:锚固结构封锚破坏及锚头损毁修复加固技术、预应力锚索框架维修加固技术和补增预应力提高锚固结构抗滑力技术。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锚索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及滑坡工程的加固,并获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但预应力的不稳定变化关系到工程运营期的安全性,因而研究锚固工程的设计施工显得非常重要。锚固工程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把不利因素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本文通过对岩土体加固中采用的预应力锚固体进行分析,详细讨论了影响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的变化因素,得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预应力锚固工程中的设计施工问题的危害,总结了目前预应力锚索设计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影响大吨位预应力长锚索锚固力损失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岩体加固中常采用的大吨位预应力长锚索锚固力变化规律的分析,详细讨论了影响预应力锚索锚固力变化的钢材松弛、岩体强度与性质、施工质量、锚索结构与环境变化等因素,得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预应力长锚索锚固过程中锚固力损失的影响效应。观察表明,引起锚索锚固力损失的最主要因素是岩体的变形与施工质量。根据岩锚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各影响因素与锚固力损失间相应的经验关系,最后,提出了控制锚固力损失的工程措施,可供相关锚索设计与施工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建权 《探矿工程》2011,38(8):53-55
预应力锚固技术由于其高效、经济的特点,近年来在各类岩土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家庄2号桥台加固采用了对穿预应力钢筋加固技术,在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持桥台的稳定采取了临时加固措施,通过对这一工程实践特点的分析和论述,在施工程序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锚索地梁在矿山已变形边坡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土锚固是边坡岩土体加固的主要措施。以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镜铁山矿黑沟矿区已变形边坡加固工程为例,利用Slide软件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对已变形边坡采取预应力地梁锚固+坡顶防渗排水+主、被动网防护+随机锚固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阐明了高边坡预应力锚索地梁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实践表明,采用以预应力锚索地梁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已变形高边坡的变形控制和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链子崖危岩体的研究与治理工程举世关注,本文介绍了链子岩危岩体中的重点地段-“五万方”危岩体治理预应力锚加固工程工艺设计,在锚固设计中,推荐了1000KN,2000KN和3000KN三种预应力锚索,并给定了相应的锚索参数和施工工艺,最后,对预应力锚固工程的监测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杆框架梁的支护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际工程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与测试以及变换设计参数进行数值仿真试验等,对预应力锚杆框架梁支护体系加固边坡的力学响应、支护体系与加固坡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力学效应以及支护体系的力学响应对设计参数的敏感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锚杆框架梁的支护力学性状表现出张拉和稳定工作两个不同阶段,设计时应主要考虑位于坡脚附近的框架梁与锚杆的内力在稳定工作阶段有所上升的不利影响,锚杆的锚固预应力、锚固角和锚固间距均对支护体系的内力和加固边坡的压缩变形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锚索在滑坡体加固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应力的不稳定变化关系到工程运营期的安全性,因而,研究锚固力的波动变化显得非常重要。结合实际工程,据现场监测资料,对边坡加固工程锚固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及雨季预应力在各种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变化规律,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9.
祝红军  解文强 《湖南地质》2003,22(2):132-136,146
通过三峡电站永久船闸和上虞—三门高速公路路基抗滑预应力锚索锚固工程实践,从造孔、编索、注浆、预应力张拉等几个方面对预应力锚索锚固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根据锦屏一级水电站高边坡加固工程需要,在左岸导流洞出口边坡进行了深孔锚索、大吨位锚索、锚型对比等预应力锚索试验,获得了适宜的工艺技术措施及合理的锚固参数,给该工程锚索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客观依据,对类似预应力锚索工程的试验与施工亦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仍然坚守在防洪御潮第一线的钱塘江明清古海塘,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塘段的塘趾部位存在流土现象,因此,选用合理且不破坏古海塘风貌的塘基防渗加固方案来保护古海塘十分必要。以浙江海宁某明清古海塘试验段为依托,通过现场试验,对比研究了4种塘基防渗加固保护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现场渗透试验、加固后开挖检验、施工期对古海塘的影响监测等手段,分析总结了各加固方案的优缺点,得到了机械适当改制后的“塘趾旋喷注浆”方案为优选方案的结论,研究成果对下一步钱塘江临江古海塘保护工程的塘基防渗加固方案选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Ground Support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An Upd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 is nearly two decades since a formal terminology and a classification scheme were proposed for rock reinforcement hardware and applications. That combined framework was used to clearly identify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reinforcement mechanics in a manner that was consistent and robust enough to characterise all reinforcement systems. Since that time, many new reinforcement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it can be shown that they all fit within the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scheme. Most recently, a complementary new terminology and a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surface support, also based on mechanics, have been developed. This framework is invaluable in the design of ground support schemes, the planning of testing and instrumentation progra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response of rock reinforcement and support systems. It will be shown that the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schemes are valid today and will so remain into the future because of the laws of mechanics.  相似文献   

13.
李敏 《福建地质》2010,29(4):364-367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CFG桩的作用机理,介绍施工工艺和试验检测。  相似文献   

14.
吴顺川  姜春林  王金安 《岩土力学》2007,28(6):1192-1196
锚固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加固技术手段,而喷射混凝土与锚固工程往往是共存的,合理的喷层厚度及锚固参数十分重要。按照弹性力学中的薄板弯曲理论,从喷层与锚杆的相互作用分析出发,认为钢筋网在喷射混凝土断面上呈S形分布是最合理的布置方式。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差分FLA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喷射混凝土技术在失稳加筋土挡土墙加固中的力学机制和应用效果,认为喷射混凝土可使锚杆间的墙体表面自由变形得到有效抑制、墙趾浅表面塑性区减少、锚杆预应力损失降低、加固效果得以改善;并对喷层厚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合理的混凝土厚度应考虑其具备柔中有刚、刚柔并举的力学属性,所得结论对锚喷加固工程中喷层厚度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界于树根桩和墩桩之间的扩底锚桩,因其经济实用,施工简便,具有抗压抗拔双重效应而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的暗浜地基加固,地下构筑物抗浮,房屋纠偏,河岸加固和基坑围护等方面,为探索扩底锚桩在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受力机理和施工工艺,笔者结合工程实践开展试验研究,对扩底锚桩的抗压力和抗拔力的机理,抗压力的抗拔力的估算,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工艺,充盈系数的确定等,获得新的认识和判断。  相似文献   

16.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具有耐腐蚀、耐水、耐高温、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质量轻等优点,将其用作加筋材料不仅能显著提高加筋地基的加筋效果,还能有效解决传统加筋材料的耐久性问题。分别对纯砂和5种水平加筋方式进行了加筋地基模型试验,测试了各级荷载下的地基沉降、FRP的应变及土压力数值,并初步探讨了FRP加筋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加筋能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特别是双层水平加筋方式的加筋效果更加明显,而锚固件的设置对加筋效果的影响并不大,水平FRP筋材主要起到了土压力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17.
岩溶区路堤下水平加筋体受力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岩溶区进行公路修筑时,采用土工织物处理可有效减少岩溶塌陷风险,但目前其计算与设计理论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对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文中首先分析了溶洞上水平加筋体的受力特点,采用太沙基理想土中拱效应理论计算溶洞上方所受荷载,根据各段受力区别,将其划分为临空段、洞端过渡段及锚固段三部分。对加筋体临空段,基于微段分析,导得了洞端水平加筋体拔出位移与加筋体拉力水平分量间的关系;对洞端过渡段,采用库仑摩擦定理,假定摩阻力完全发挥,导得了加筋体拉力损失值计算公式;对锚固段,将其区分为弹性段与塑性段分别求解,并分别考虑有限长与无限长两种情况,导得了其解析解与塑性段长度计算公式,由此可解算锚固段端部拉力与位移间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曲线交汇法求解整体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土工织物拉拔试验及足尺试验的结果分析,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本文方法物理意义明确,简单直观,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乔兰  姜波  庞林祥  崔明 《岩土力学》2015,36(Z2):545-550
板岩边坡在国内边坡工程中较为常见,常伴有倾倒变形,在其特有的结构性质影响下边坡失稳频发。通过对苗尾水电站右坝基板岩边坡失稳现象分析,研究了板岩边坡在降入入渗情况下的变形特征,在该基础之上运用稳定理论探讨降雨入渗影响边坡失稳机制,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板岩边坡失稳加固关键措施,并通过现场实际检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板岩边坡的节理特性、开挖坡比、降雨入渗是造成板岩边坡失稳的关键因素,进行加固必须从防雨下渗和束腰加固着手。苗尾水电站右坝基板岩边坡加固后经受住了汛期和炮震的影响,说明边坡失稳认识及加固措施较为准确,对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型边坡加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水利水电、交通、矿山、国防等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大型边坡的加固问题。以边坡规模、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重要性作为影响边坡加固方法选择的3类主要因素,并将其分别分解为3个级别,通过各因素之间不同级别的组合分级来确定边坡加固方案的初步选择。对于一些工程地质条件很差的重要边坡,现有的边坡加固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为此,作者提出了可用于大型边坡加固的地下梁-桩框架结构体系。通过将桩和梁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空间框架结构,该体系可以将稳定性不足的坡体与深部稳定岩体牢固地连结起来,进而可以充分发挥岩体的自支撑能力。该结构体系的实施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为其他目的而开挖的探洞、试验洞等已有洞体,而还可以轻易、高效地实现边坡的排水和监测。  相似文献   

20.
强夯置换墩法处理公路软基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宏祥  闫澍旺  冯守中 《岩土力学》2009,30(12):3753-3758
近年来,强夯置换墩法以其工期短、施工简单等特点在软基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对其加固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难以建立起符合强夯碎(块)石墩特点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为此针对海满高速公路实际工程,结合有限元分析,对该方法处理湿地软基的加固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可供施工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