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姚怀献 《地下水》2014,(4):140-142
水资源紧缺及水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从馆陶县面临的水资源紧缺形势和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出发,阐述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并针对馆陶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管理制度建设、深化和扩大节水试点建设、建立投融资长效机制、加强组织结构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馆陶县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实践和探索,以期为本地和其他类似地方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兴忍 《地下水》2010,32(3):152-153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代替的战略资源,从运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紧缺形势和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出发,阐述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对运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初始水权分配,建立用水计量控制体系等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六条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系统思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加剧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要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型社会,而中国特色节水型社会的构建核心在于创建一种全新的能够促进人水和谐、全方位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合理消费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体系或形态.系统阐述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然性,评述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动态及进展,探讨了节水型社会这一新型社会经济组织体系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提出了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这一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旨在为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宏伟战略目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丁东华  鱼晓利 《地下水》2006,28(6):107-109
为响应"十一五"规划发展蓝图,积极有效地促进陕西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步伐,本文客观分析陕西省水资源紧缺形势,阐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从制度、水价、宣传、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曲红娟 《地下水》2007,29(6):11-13
从分析晋中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以及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何建新  李树军 《地下水》2014,(3):125-126
石家庄市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对用水量、地下水位、降雨量、排污量等水资源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了水资源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科学化的目标;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并实施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建设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城市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及节水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津市水资源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对现有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水资源的特征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文胜 《地下水》2006,28(6):104-106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和水循环特征,结合全省水资源特点,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总体利用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子敬  黄启海  许静  陈清涛 《地下水》2007,29(5):108-109
针对冠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措施,是解决冠县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解决冠县干旱缺水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王安霞  王培森 《地下水》2013,(3):133-135
宜川县水资源总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属贫水区域。对县域水资源利用进行调研分析,分析表明在水资源利用中存在水利设施不足、供水保证能力差、污染和浪费严重、配置不合理等。提出从合理开发水资源、提高水利工程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依法保护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保护水资源措施,提高现有水利工程利用效率,优化配置水资源,发展节水型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聊城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了聊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路、内容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胡滨 《地下水》2011,33(5):83-84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陕西省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中水资源现状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势与弊端,针对工作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同区域(陕北、关中和陕南)和不同领域(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非常规用水)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以及节水潜力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在陕西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建设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污染等造成的用水危机,较全面地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论述了广东节水的可能性和节水潜力及节水目标,并从政策环境、体制管理、市场调节、水价杠杆、产业结构、防治污染、分质用水、大力宣传等几方面提出了建设广东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措施和战略思路,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文芝 《地下水》2010,32(1):123-124
通过分析静海县的水资源现状、缺水原因及水资源工程利用情况,提出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科学规划、建设节水型社会和依法治水等六项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雷雷 《地下水》2011,(4):119-121
大连市是我国北方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从大连市水资源环境现状出发,在全面分析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SD模型,模拟了在现状延续型、经济发展型、节水型、协调发展型4种方案下模拟了2005~2025年大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前提下,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是提高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满意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李瑞 《地下水》2013,(3):168-171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通过调查分析滁州市节水现状,阐述节水的重要性,并通过水资源供需平衡得出各项节水措施实施后可缓解一定的缺水问题,为滁州市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高波 《地下水》2004,26(3):187-189
本文分析了临汾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水资源现状,提出了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采矿排水管理、污水资源化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8.
柳金杰 《地下水》2014,(1):70-71,73
分析邢台县水资源现状,提出了水资源保护措施及合理配置水资源,积极推广农业、工业、生活用水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山川秀美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西部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水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中国工程院“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探讨了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盘锦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区域内存在的水资源问题,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地下水水源替代等解决措施,为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等提供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