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家证据权重法及其在东昆仑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证据权重法是基于GIS矿产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东昆仑地区应用该方法后发现其结果和东昆仑地区的总体找(成)矿潜力实际情况不相符,研究后认为其原因是没有考虑东昆仑地区地质研究程度低、研究程度不均一且地质构造背景差异大等客观事实.为此,我们将东昆仑地区的基础地质、区域成矿规律及典型矿床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认识("知识系统")和"证据权重法"结合起来,提出并建立了一个"专家证据权重法"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系统,该系统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专家系统,其根据知识系统对各证据因子赋权重的过程体现了地质专家的思想.我们将该系统应用到东昆仑地区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这对其他研究程度低地区进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专家证据权重法的基础上,将东昆仑地区的基础地质、区域成矿规律及典型矿床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认识(知识系统)与证据权重法结合,提出并建立了一个基于专家证据权重法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系统,该系统在根据知识系统对各证据因子赋权重的过程中体现了地质专家的思想.应用专家证据权重法对东昆仑地区金矿的成矿概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并进行了金矿成矿远景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远景区内预测含矿单元的后验概率二重积分的大小可代表远景区的总体成矿潜力,据此将各远景区进行分级排队,由高到低划分为A、B、C 3级.  相似文献   

3.
GIS矿产资源预测中的证据权重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提高矿产资源预测水平的重要途径。矿产资源预测的方法很多,证据权重法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基于二值图象的地学统计方法。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矿产资源预测是通过对与矿产资源相关的地学信息的叠加分析进行预测,其中每一种地学信息都作为预测的一个证据因子,而每一个证据因子对矿产资源预测的贡献由其权重值确定。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矿产资源预测的优点是数据驱动、易于编程实现,在金矿资源预测中已有很多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东昆仑地区的区域重磁场及深部地球物理信息,研究探讨了地球物理特征与矿产资源的关系。贯穿研究区的重力梯级带反映了地壳深部构造的深大断裂带,该梯级带与昆中断裂对应,它不仅是划分构造单元的边界,而且与地壳构造运动的性质及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密切相关。研究区航磁异常区以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为主,异常呈交叉及串珠状分布。沿重力梯级带及航磁异常周围形成一些具工业价值的矿床。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揭示了该区地壳与上地幔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速度结构差异。深大断裂的发育对该地区金属成矿区带的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昆仑地区矿产资源大调查进展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矿产资源调查与综合研究显示,东昆仑地区蕴含有巨大的金锑及铜多金属资源潜力,其金属矿产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矿床组合:一是裂陷/喷气(流)矿床组合,包括SEDEX(Pb-Zn)和VHMS(Cu-Pb-Zn-Co)两个矿床类型;二是造山型矿床组合,包括矽卡岩-斑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矿床和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型Au和Au(Sb)矿床。根据目前的调查及研究结果,在东昆仑五个构造-矿化带中,昆南和阿尼玛卿是找铜最有前景 的两个带,北巴颜喀拉是最有远景的金锑成矿带。  相似文献   

6.
滕菲  张燕  张素荣  邢怡 《华北地质》2014,(4):269-273
证据权重法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预测方法,它是基于二值图像的地学统计方法,通过对与矿产资源相关的地学信息的叠加分析进行预测,其优点是数据驱动、易于编程实现。笔者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金矿预测实验,证明证据权重法数学预测模型对区域成矿远景区预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在与ARCGIS系统结合后,可对多源信息进行空间位置综合处理并形成新的综合变量,能更全面、客观的反映地质体空间特征,使成矿预测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7.
青海北巴颜喀拉成矿带虽然总体研究程度低,但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急需寻求新的找矿突破。利用前人的地质、矿产、化探等资料,建立了青海北巴颜喀拉成矿带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了研究区锑金矿区域找矿模型,其中主要找矿标志包括金水系沉积物异常、锑水系沉积物异常、砷水系沉积物异常、重砂异常、NW-NWW向线性构造和巴颜喀拉山群。采用作者提出的专家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首次进行了基于GIS下的专家证据权重法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据此重新圈定找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将后验概率大于0.001的区域作为找矿远景区,将后验概率大于0.005的区域作为找矿靶区;并依据找矿靶区内预测含矿区域后验概率二重积分大小,将找矿靶区的找矿潜力级别由高到低分别划分为A 、B 、C 3级,其中A级6处,B级10处,C级13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张家口铅锌银多金属富集区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GIS平台提取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赋矿层位、岩体5km缓冲区、深大断裂3km和次级断裂1km的复合缓冲区及化探、物探异常等证据图层,选用证据权重法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成矿远景区分析和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并讨论了预测过程中信息提取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成矿预测中证据权重法与信息量法及其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简述了证据权重法及信息量法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同时分别用证据权重法模型和信息量法模型对同一研究区进行预测,取得了极为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孙岩      王训练  陈建平      王倩     《地质通报》2010,29(04):556-564
在总结三江北段沱沱河地区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GIS平台提取地层、构造、岩浆岩、重力、航磁、化探、遥感异常多元地质找矿信息,建立沱沱河地区铅锌银矿的预测模型,采用MRAS系统中的证据权模块进行预测,对有利成矿区进行圈定。根据单元网格后验概率值的大小划分了3级成矿远景区,共圈定了6个Ⅰ级、7个Ⅱ级和9个Ⅲ级成矿远景区。预测结果表明,83%的已知矿床(点)位于预测的成矿远景区内。除了包含已知矿床(点)的预测区外,沱沱河地区尚有4个Ⅰ级、5个Ⅱ级和4个Ⅲ 级远景区目前仍未发现铅锌银矿床(点)。由于这些远景区与已知矿床(点)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有望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应在今后的勘探工作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沱沱河地区铅锌银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岩  王训练  陈建平  王倩 《地质通报》2010,29(4):556-564
在总结三江北段沱沱河地区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GIS平台提取地层、构造、岩浆岩、重力、航磁、化探、遥感异常多元地质找矿信息,建立沱沱河地区铅锌银矿的预测模型,采用MRAS系统中的证据权模块进行预测,对有利成矿区进行圈定。根据单元网格后验概率值的大小划分了3级成矿远景区,共圈定了6个Ⅰ级、7个Ⅱ级和9个Ⅲ级成矿远景区。预测结果表明,83%的已知矿床(点)位于预测的成矿远景区内。除了包含已知矿床(点)的预测区外,沱沱河地区尚有4个Ⅰ级、5个Ⅱ级和4个Ⅲ级远景区目前仍未发现铅锌银矿床(点)。由于这些远景区与已知矿床(点)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有望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应在今后的勘探工作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由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地质勘探程度低,而且研究区已知矿床(点)数目少,利用统计方法的证据权重法不能应用于该地区。为此,将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的基础地质、区域成矿规律、金矿床成矿特征等方面取得的认识建立了一个“专家知识库”,并与“证据权重法”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基于专家证据权重法的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黑龙江省西北部金矿进行预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在黑龙江省西北部进一步找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纳赤台岩群是东昆仑造山带一套构造-沉积混杂堆积地层,由各时期外来岩块和基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以往曾依该岩群岩块中的珊瑚、腕足类、腹足类化石等划分为晚奥陶世或古生代。本文首次报道该岩群基质地层中发现的44属31种古近纪中-晚渐新世孢粉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厘定该岩群的地质时代、进一步确定该岩群为构造-沉积混杂堆积以及阐述东昆仑造山带形成演化机制等方面提供了有力证据,具有重要地质意义,而且在探讨古近纪生物地理区系和古环境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东昆仑纳赤台岩群混杂堆积的古生物学证据及其地质意义@郭宪璞$中国地…  相似文献   

16.
东昆仑纳赤台岩群混杂堆积的古生物学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宪璞  王乃文  丁孝忠  赵民  王大宁 《地质论评》2006,52(3):289-294,i0001-i0002
纳赤台岩群是东昆仑造山带一套构造—沉积混杂堆积地层,由各时期外来岩块和基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以往曾依该岩群岩块中的珊瑚、腕足类、腹足类化石等划分为晚奥陶世或古生代。本文首次报道该岩群基质地层中发现的44属31种古近纪中—晚渐新世孢粉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厘定该岩群的地质时代、进一步确定该岩群为构造—沉积混杂堆积以及阐述东昆仑造山带形成演化机制等方面提供了有力证据,具有重要地质意义,而且在探讨古近纪生物地理区系和古环境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柴达木地区泥盆系较为发育,均表现为陆相碎屑岩和火山岩沉积。前人将该地区泥盆系笼统地划归晚泥盆世牦牛山组,但其空间分布情况不详,划分与对比仍存争议。本文结合近些年在该地区开展的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相关的科研成果等资料,重新厘定了东昆仑—柴达木地区泥盆系,将牦牛山组限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代表中—晚泥盆世陆相碎屑岩-火山岩沉积;重新启用契盖苏组,代表东昆北地区早泥盆世陆相碎屑岩-火山岩沉积;新建雪水河组代表万保沟地区早泥盆世陆相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沉积。  相似文献   

18.
东昆仑早泥盆世碰撞造山的侵入岩证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东昆仑昆中断裂带及其附近茶德尔塔格西、阿尔格山北、塔鹤托坂日、喀雅克登塔格地区的早泥盆世侵入岩,受昆中断裂长期活动影响,岩石变形强烈,岩体在平面上呈不规则透镜状,沿昆中断裂近东西向分布。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于亚碱性、高钾和低钾钙碱系列,介于偏铝质和过铝质之间;在R1—R2岩石类型分类图中位于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区;在微量元素标准化图中,具有Rb、Th、Ba富集,高强场元素Nb、Ta明显亏损的特点;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中,LREE富集,HREE亏损,曲线表现出明显的较为平滑的斜率相似的一组曲线,均属强烈右倾负斜率轻稀土富集型,整体分配模式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通过构造环境的综合判断,本文研究的东昆仑早泥盆世侵入岩属于后碰撞造山花岗岩,物质来源,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从而确立了加里东晚期东昆仑碰撞造山的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西昆仑叶尔羌河上游地区开展1:5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圈定出6个成矿带、19个具有良好找矿潜力的成矿远景区。根据已圈定的成矿远景区,择优开展1:10万、1:5万地球化学普查及同比例尺路线地质测量,快速缩小靶区,在皮山阿巴勒克一托满、和田岔路口一带找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青藏高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环境特点,利用证据权重法进行了西藏日喀则地区金矿成矿远景预测,进而体现证据权重法在环境条件恶劣地区进行矿产预测的特点。经过对研究区金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成矿构造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区域金矿找矿模型,提取了与成矿有关的11个证据因子图层。采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生成研究区成矿后验概率图,根据后验概率值的范围将预测区成矿可能性分为2个等级,圈定了4个后验概率值0.506~0.933为Ⅰ级成矿远景区、6个后验概率值0.121~0.506为Ⅱ级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