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邦宪 《气象学报》1989,47(4):493-495
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是针对方差分析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作者将其应用于长期预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某些缺陷,其主要表现在实际应用时,随着预报时效的增长,预报效果明显趋于不稳定。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某些时间序列本身的周期性不强,所选的周期显著性水平低,此时则不宜单纯用周期分析外推做长期预报,对此,作者已在另文中作过研究。二是在逐步回归周期分析预报模型中,回归系数取为固定的参数,而天气系统则是时变系统。这样,若用固定参数预报模型来描述一个时变参数系统的状态,其拟合率虽然可以很高,但随着预报时效的增  相似文献   

2.
天气变化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尺度,天气异常也具有相当大的范围,因此,气象研究与预报中经常利用各种前期气象要素特征或者同时利用许多观测台站的观测资料。运用综合指数法来反映该区域要素的异常,也可以对其做预报。而气象要素随时间分布的周期性也具有非常宽广的频带,...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周期函数的周期性,用绝对误差分析序列外延点上的周期显著性,从而作出序列的外延预报。周期函数,周期显著件,外延预报。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魏凤英等提出的逐步回归周期分析为提取时间序列的隐含周期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而有效的工具,作者将其应用于金华市月降水量预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该方法随着预报时效的增长,预报效果趋于不稳定。分析其原因,一是某些时间序列本身的周期性不强,所选的周期显著性水平太低,此时一般认为不宜单纯用周期分析外推  相似文献   

5.
用数量统计方法作外推预报,已成为县站作长期天气预报的一种有力工具.本文利用方差分析周期叠加外推法,对本站历年降水资料的周期性进行一些探讨,以达到基本定性、定量的外推预报. 一、思路与方法一个气象要素的序列,若存在长度为b的周期,那么分组内的组间差异大,组内差异小,这是划分周期的基本原则.对序列是否存在周期,我们一般用方差分析方法,推断各种分组排列下组间的差异是否显著而定.主要用F检验.若F≥Fα(f_1f_2)时,认为组间差异显著大于组内差异,则存在长度为b的周期;若F相似文献   

6.
作物产量预报常用的统计模型为:Y=Y_t+Y_w+Y_ε。影响作物产量的气象因子的年际间变化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可采用周期分析法拟合气象产量。所建立的模型具有预报时效长的优点。样本多、周期明显的产量序列其效果更好。本文提出一种用 PRESS 准则提取周期的方法,取名为“PRESS 周期分析”。经使用并与常用的方差周期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 PRESS 周期分析建立的预报模型,其历史拟合和试报效果均优于方差周期分  相似文献   

7.
1 初霜日序列中存在着的统计特征近几年有些气象要素变化无常 ,往往很容易地超过极值。无霜期显著延长 ,初霜日序列变得没有规律可循 ,这些都与气候异常有关。以往制作初霜日预报 ,无非是用周期叠加外延法去做 ,但近几年初霜日序列的周期性越来越不明显 ,无法通过统计检验 ,预  相似文献   

8.
杨昕  张仁健 《气象学报》1998,56(4):493-499
针对均值生成函数的周期性延拓在回归分析中存在的回归前提不同,预报因子是预报量的非独立表现等缺点,给出了改进方案。实例分析计算表明:新方案可以有效地消除原方案中存在的非独立虚假相关现象,从而使得筛选出周期性预报因子更加客观。基于本方案所建立的数学预报模型,具有历史拟合率与多步长预报精度基本一致的特点,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长期预报手段,也有一定的隐含周期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9.
第一节数值预报基础在第一章中介绍了用数值预报做形势预报比主观预报好,做要素预报目前最好的方法是 MOS 方法。MOS 方法是在数值预报基础上,用数理统计方法做出要素预报。而数值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台站预报员一般不很熟悉,要想比较深入地学习数值预报,需要一定的数理基础,并且要经较长时间的学习。在这一章只想简要介绍数值预报怎样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逐步回归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昕 《气象》1996,22(2):38-39
作者从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分析出发,提出了一种适于回归统计分析的生成预报因子的简单方法,建立起自相关预报模型。实例计算表明,此方法不仅预报精度较高,而且在对周期性相关因子的选择上具有等同的统计、检验前提,避免了一般方法因周期长度不同而带来统计,检验差异的影响。因而得到的回归因子较客观,真实。另外,还具有一定的分析时间序列隐含周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时,样本协方差L_(ij)这个统计量要经常地、大量地用到。就是在进行其它的多元统计分析时,也要经常用到这个统计量。而在做统计分析时,还要经常出现样本容量的不断变化,或增加,或减少,或者还要合并几个样本。在1983年第2期的《山东气象》上我们曾对1952年至1977年的26组数据进行过降水预报方程计算,利用样本协方差递推公式一个一个增加  相似文献   

12.
长期天气预报实践证明 ,气候长趋势变化是有周期性的 ,短的几年到十几年 ,长的有几十年到上百年。如能准确地分析出气候的周期变化 ,长期天气预报准确性就可以提高。然而 ,目前我们惯用的是比较复杂的周期分析天气预报方法 ,要找出一个好的周期 ,需要经过多次的“F”检验 ,才能找出一个信度最好的“F”值。作为第一周期 ,找第二、第三周期 ,也需要同样的计算。好多项目“F”检验往往通不过不能应用。有的是第一周期通过 ,第二个通不过 ,也有的第一个就通不过。这样 ,此预报方法就得放弃。因为仅用一个周期预报天气 ,准确性不高 ,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13.
气象要素的时间变化具有波动性,寻找其周期性特征并作为一个预报参数,是制作长期预报和揭示某些气候特征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应用省气科所提供的周期分析程序,对全区四个代表站(定西、陇西、临洮、岷县)1958—1985年和1951—1985年的各月、季、年降水及春季各月气温资料,分别进行周期分析,制作出长期预报工具,投入  相似文献   

14.
天气变化尽管错综复杂,但是,它们仍然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找到了周期变化的规律,就可以根据周期演变的特点,加以外延,作出预报。 找周期的方法很多,其中周期图分析就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数学证明,实际上的复杂曲线,都可以分解为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正弦(或余弦)曲线。正弦(或余弦)波又称谐波,是周期的函数。把研究的曲线分解成若干谐波。用三角函数表达出来,称为周期图分析。(见图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单站温度时间序列的均生函数周期延拓序列拓展预报因子,然后进行EOF迭代温度预报试验,并与主分量、逐步回归筛选方案建模法的预报结果进行比较,初步表明:这种预报方法充分地利用了要素序列与其优势周期的主要相关信息,它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奇异谱分析法对三峡地区16个测站的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和重建,再利用自回归方程对该地区降水情况进行预报试验,得到如下结论:用三峡地区5年左右(与ENSO事件周期接近)的主要周期为窗口长度对该地区16个测站进行降水预报,其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我们利用一月特征图形作二月低温阴雨预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年利用此图形较准确地报出二月七日至十七日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现总结如下。 一、预报思路: 实践证明,单站作中、长期预报,必须遵循气候背景和大气环流的周期变化。而单站要素时间剖面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地大气环流的交替变化。所以,利用剖面图中的某些特征图形,来预测自然天气周期变化,比单从旬、月的资料找相关作预报较为优越。所以,我们根据天气变化的隔季相关,运用30天较好的韵律关系,用一月两完全高压夹一低压的特征图形,作二月的低温阴雨预报。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分县逐日滚动MOS预报和德国天气在线是预报员经常参考的预报工具,本文对2003年3月到7月的资料用常规的统计方法和TS评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评估,利用得到的一些结论,在2004年汛期中使用,产生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相关分析对大气环流特征量做因子普选,发现锡林郭勒盟冬季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具有相关性,通过距平相关和周期演变分析,最终选用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月平均特征量为预报因子,利用指标法预报锡林郭勒盟冬季降水,对50多年的样本个例进行拟合分析,拟合率都在70%以上,表明利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预报锡林郭勒盟冬季降水具有较好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过去在长期预报的统计分析中大部分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找出相关较好的关键区,如要做定量的预报,则找出相关较好的预报因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预报方程,但是这里的相关分析及建立的逐步回归预报方程都是线性的,而实际上预报量与预报因子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线性相关分析方法是不适合实际的,用线性预报因子建立起来的预报方程也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