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解佳  孙九霞  王学基 《地理研究》2020,39(7):1640-1653
随着道路旅行的兴起,中国背包客将涂鸦活动的阵地转移至道路和停泊点等非城市空间。背包客的道路涂鸦与城市涂鸦、景区涂鸦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它所具有的时空特殊性为剖析旅游过程中通道与停泊点的意义、理解旅游者如何参与地方生成、探索处于移动中的人群如何构建共同体提供了生动案例。本研究以川藏公路为案例地,采用移动民族志与多点民族志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背包客涂鸦作为空间实践的意义。研究发现,涂鸦实践使得川藏公路及其沿线的节点成为背包客旅程甚至人生经历的见证者,原本功能性、政治性的空间被改写成私人的、情感的空间,涂鸦实践还参与构建了一个后现代的流动新部落。因此,涂鸦重塑了川藏公路的空间意义,在川藏公路独特旅行文化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体验学习圈包含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主动应用四个阶段,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本文在分析体验学习圈理论与PBL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寻找两者间的适切性,提出基于体验学习圈与PBL教学法融合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理念,并以大连市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力模型、旅游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对区域旅行服务、交通区位与旅游经济间的空间错位程度和空间错位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旅行服务、交通区位和旅游经济的重心都偏向我国东部;旅游交通区位与旅游经济间的空间错位程度较弱,天津市占据优越的旅游交通区位,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旅行服务与旅游经济间的空间错位较复杂,其中河北省的旅行服务指数较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四川、天津等地的旅行服务指数不高,但旅游经济处于中上水平,说明旅游经济与旅行服务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可以带动旅行服务的提升,相反旅行服务较发达地区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从而刺激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旅游体验视角的旅游规划形式与内容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体验是主观、琐碎和肤浅的吗?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旅游规划形式与内容的反思,指出4种旅游规划思想的优越性和局限性。艺术途径重视旅游资源的感官与形式属性,关注旅游审美愉悦,但也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市场途径强调旅游产品创新,但往往因为对旅游体验的过度包容而导致不负责任的规划行为;生态途径倡导旅游环境被"如其所是"地欣赏,但由于文化规律的难以把握,规划中可能会涉及诸多伦理问题;伦理途径认为旅游规划不仅要解决旅游环境如何欣赏的问题,还要涉及到它为何这样欣赏,后者是难点问题。因此,旅游规划工作应积极吸纳不同规划思想的精华,规避其存在的潜在问题,保持规划工作的连续性、本真性、功能性与伦理性。  相似文献   

5.
研学旅行发展的依据,除了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纲要之外,还有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和学校旅游课程标准。2017年和2018年,旅游资源国家标准与高中《旅游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和实施,必须引起学校对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的关注。旅游资源国家标准的修订,与研学旅行密切相关的,包括从旅游地到景观、从遗址遗迹到文化遗存、从旅游商品到产业产品等方面。旅游地理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修订,与研学旅行密切相关的,包括从旅游资源内涵扩展到旅游资源分类、从旅游资源成因扩展到旅游资源价值、从旅游规划设计修改为旅游供需关系分析、保留旅游地理初步要求等方面。基于国家标准修订的研学旅行发展对策,应当重视打造景观研学活动产品,细分拓展研学旅行生源市场,利用旅游商品作为研学创新对象,构建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只有关注旅游国家标准和学校课程方案及标准的修订与创新,才能达成国家倡导研学旅行的宗旨与初心。  相似文献   

6.
构建旅游照片的质量和数量、旅游体验记忆与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借助SPSS 22. 0和AMOS 22. 0软件分析旅游照片、旅游体验记忆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照片质量对游客旅游体验记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照片质量越高越能够唤醒游客旅游体验记忆;旅游照片数量对游客旅游体验记忆的影响并不显著;旅游体验记忆对游客重游意向和推荐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回忆旅游体验记忆越详细,对重游意向和推荐意向的影响就越高;个人的重游意向正向影响推荐意向。  相似文献   

7.
在体验经济时代,为游客创造旅游体验记忆至关重要,这种体验后的记忆将会影响旅游者的未来旅游决策。以方特为例,选取网络游记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共现网络法,探索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记忆的结构维度,尝试构建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记忆构成模型。研究发现: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记忆按照游前——游中——游后时间轴,分别包含体验预演和成本估计——城市形象、身份重构、参与涉入、互动交往、配套支持和感知价值——行为意向总计9个维度,并进一步构建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记忆构成模型。  相似文献   

8.
孙小龙  郜捷  林璧属  李磊 《热带地理》2019,39(3):430-439
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视角,分析了在场阶段中游客情感体验建构的理论结构模型,识别出地方感和关系承诺等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2个直接影响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该理论模型及各结构要素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物理情境和社会情境是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2个概念要素,并构成了旅游者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理论结构模型。地方感与关系承诺是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直接影响要素,地方感中的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分别从情感和功能层面正向影响旅游者的情感体验。关系承诺除对情感体验产生直接影响外,还中介了地方感对情感体验的影响。最后,提出游客情感体验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扬乐  崔文昕 《热带地理》2023,(10):2024-2034
以风险边缘理论和情绪评价理论为依据,以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为案例地,以风险偏好者为调查对象,引入情绪和体验质量作为中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探究风险感知对冲浪旅游者重游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风险感知对冲浪者的情绪唤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且情绪在风险感知对冲浪旅游者重游意向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因此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情绪至关重要。2)体验质量在情绪对重游意向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略高于直接效应,因此,冲浪旅游经营者不仅要充分调动冲浪者的积极情绪,更要想方设法让冲浪者获得更高质量的冲浪旅游体验,才能更好地吸引冲浪者重游。3)为促进冲浪旅游可持续发展,日月湾应以风险偏好者为重点营销对象;建立冲浪俱乐部(店)管理规范和冲浪教练考核机制;加强安全监管,护航冲浪体验;助力成功冲浪,激励积极情绪。  相似文献   

10.
虚拟旅游对于丰富旅游活动形式和促进实地旅游行为转化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游客虚拟旅游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有待拓展,虚拟旅游形式下的游客体验维度形成机制也需探讨。该文以敦煌莫高窟为案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虚拟旅游体验、真实性和满意度对实地旅游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满意度对实地旅游意向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虚拟旅游体验对满意度和实地旅游意向均有直接正向影响,但无法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实地旅游意向,真实性对虚拟旅游体验和满意度均有直接正向影响,且无法直接影响实地旅游意向,但可以通过满意度间接正向影响实地旅游意向。  相似文献   

11.
川藏公路鲁朗河下游段水毁防护工程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光模  张正波  强巴 《山地学报》2003,21(Z1):153-156
川藏公路水毁危害严重,本文以鲁朗河下游段为例,分析了藏东南高山峡谷区沿河公路水毁特点,原防护工程被毁状况,并提出钢丝网混凝土护坦、扣墙相结合的改建工程设计,为山区沿河公路路基防护工程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旅游真实性的研究困境体现在各种理论观点的不可通约,以及与实践常识之间的沟壑。为研究真实景观带给游客何种体验这一关键问题,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一次典型的旅游体验进行深入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1)在真实景观的旅游体验中,符号理解占据了体验流的重要地位,它推动着主体的形式感知与意义探索,并营造了庄重的情感氛围。(2)真实景观相对游客是"自在"存在的,而仿造景观是"为我"存在的。真实的建造缘由与历史经历赋予景观以情境正当性,由此产生游客体验的强大吸引力。(3)构成旅游者寻找真实性的根本动机并不是现代性,而是主体在存在中对于世界因缘整体性的领会  相似文献   

13.
常恩予  张敏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8):1516-1529
随着现代社会空间和个人流动性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流动模式的日益复杂化,社会科学与空间科学领域对流动性的关注也持续升温。“流动转向”以来,西方流动性研究和交通地理学研究经历了激烈的碰撞,逐步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对话,推进了双方的互动发展和研究创新。而现有国内交通地理学对流动性的研究相对滞后,且跨学科的互利对话尚未有效开展。因而论文重点关注西方新流动性研究与交通地理学的对话交流与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二者在流动性实践和意义、流动性不平等、信息通信技术与流动性3个共同议题下的探索,总结对国内交通地理学流动性研究的启示,并结合中国地理学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社会发展与技术革新带来的流动性加剧状况,提出面向日常流动性的研究展望。中国流动性研究应进一步拓展流动性的多元内涵,丰富研究主体和尺度,辩证思考流动性价值,嵌入社会技术情境,并探索多元研究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6、2004、2010 年为时间断面,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 探讨安徽省公路网络中节点城镇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6-2010 年, 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总体空间格局变动不大, 其值大体以合肥地区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递增, 且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交通干道指向性。公路网络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节点城镇可达性, 其中第一阶段(1996-2004 年)可达性值提升较第二阶段(2004-2010 年)更为显著;可达性变化幅度与初值有关, 第一阶段可达性值变化率空间格局由“徐合高速-合芜宣高速”沿线地区和沿江地区组成的“T型”区域向周围递减, 第二阶段呈现出沿新建高速公路地区向四周递减的多极空间格局;不同地区可达性受益迥异, 江南地区可达性受益最为显著, 其次是淮北、江淮地区;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 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 可达性等值线趋于均匀、平滑, 中心城市可达性差异逐渐缩小, 可达性分布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日本访华客源市场却处于缓慢的发展态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是出现了负增长,因此,系统研究并开发日本客源市场不仅具经济意义,而且会对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以日本国内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日本海外旅行的信息来源、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影响因素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希望能增加对日本客源市场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Migration research has traditionally centered on tracing movement; however, the experience of staying in place has begun to capture scholarly attention. Drawing on data from an online residential decision-making survey, this article focuses specifically on the reasons that contented Vermonters cite for remaining in their home stat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sponses reveals the dominance of place-based factors and family ties in stayers' residential decision making. Contented stayers highly value landscape and community, as well as living near family. Biographical sketches of individual respondents show the emotional dimensions of choosing to stay, as well as the diverse forms of mobility that contented stayers exercise to remain happy at home. In its focus on stayers, this research situates itself within new geographic inquiries into place attachment and studies of “immobile”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7.
从时间与费用两个角度研究广州市地铁建设对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及其影响的空间公平性。结果表明: 加权时间与费用可达性均形成“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通地铁后,南部郊区加权时间可达性变化率较大,花都区变化率最低;加权费用可达性高变率地区集中在地铁沿线及边缘地区。不乘地铁情境下,CBD等时圈呈同心圆状,80%的居民在50 min以及2元钱花费内能到达最近的商业综合体。乘地铁情境下等时圈沿着地铁网络延伸与扩散,80%的居民在30 min以及5元钱以内能到达最近的商业综合体。无论是否乘坐地铁,出行时间的不公平程度都高于出行费用的不公平程度。番禺区的社区从地铁网络中时间可达性获益最多,最不公平的是白云区的社区,其绝对和相对变化较低;中心城区由于常规公交网络发达,地铁缩短的绝对出行时间较少,而变化率高。地铁对城市内中远距离出行性价比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focuses on residential mobility propensities of Vietnamese immigrants in the city of Brisbane, Australia, as a principal force contributing to the persistence or change of ethnic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ver time. Using 1990 survey data, discrete-time logit models are estimat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locational, contextual,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likelihood of changing residence within the c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cational variables operate in such a way that the most dominant Vietnamese neighborhood in Brisbane increases its prominence even further, while secondary Vietnamese clusters are likely to weaken.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initial settlement conditions are important for the first move only, whereas personal attributes contribute to variations in mobility propensities primarily in the second move. This implies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mmigrant population potentially influences the speed at which changes in ethnic residential patterns will occur in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focuses on residential mobility propensities of Vietnamese immigrants in the city of Brisbane, Australia, as a principal force contributing to the persistence or change of ethnic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ver time. Using 1990 survey data, discrete-time logit models are estimat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locational, contextual,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likelihood of changing residence within the c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cational variables operate in such a way that the most dominant Vietnamese neighborhood in Brisbane increases its prominence even further, while secondary Vietnamese clusters are likely to weaken.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initial settlement conditions are important for the first move only, whereas personal attributes contribute to variations in mobility propensities primarily in the second move. This implies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mmigrant population potentially influences the speed at which changes in ethnic residential patterns will occur in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消费者行为与商业业态空间及居住空间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周素红  林耿  闫小培 《地理学报》2008,63(4):395-404
商业业态空间和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领域, 通过分析居民微观行为解释实体空间是近年来城市商业业态空间和居住空间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被使用的研究 方法。以联系商业业态空间与居住空间的纽带-消费者行为作为切入点, 选择广州市8 个街 区的1428 位居民为调查对象, 研究二者的特征及关系。通过典型街区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 ①居民购物出行方式选择、出行距离和多目的出行与所处街区的类型、区位、周边服务配套 和城市商业业态空间等存在密切的关系。②商业空间的等级体系清晰存在, 老城区传统商业中心仍存在较强的吸引力;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形成的新商业中心区次之, 二者在吸引人群 的类型上存在差异; 次一级商业中心区和日常生活服务配套区在为居民提供日常消费服务方 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③城市新商业中心和外围商业次中心的在服务能力和提供的业态类型 上还存在不足, 使其服务供给与周边居民的购物需求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匹配, 引发对老 城区的过度依赖。④外围商品房小区和政府规划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周边的商业配套不足, 增加了居民日常生活成本。通过对居民出行空间的分析, 可以从另一侧面剖析城市的空间结 构及其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