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地铁隧道开挖引起地表塌陷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深圳富水软弱地层地铁隧道开挖中出现的工作面失稳及由此引起的地表塌陷是地铁安全施工中极其重要的方面,对施工安全、进度都有较大影响,同时也对整个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深圳地铁Ⅰ期工程土建施工中全线部分暗挖标段出现的工作面失稳、地表塌陷工程实践和现场监测结果分析,特别着重对连续2次出现地表塌陷的3A标暗挖隧道研究,从隧道上覆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地层变形监测分析及施工工艺原因3方面阐述了地表塌陷的原因。明确提出剪切破坏线和失水空洞区的概念,确定出引发地表塌陷的主导因素为施工工艺原因。建议针对该类地层条件,应做好超前地质预报.适当调整预加固参数.加强隧道结构和地表的动态变形监测,施工技术人员做到准确了解施工现场动态,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参数,以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分析结果对深圳地铁Ⅱ期工程施工及类似地层条件地下工程施工提供科学预测、预防地表塌陷的方法和技术措施,达到地铁隧道施工中经济效益与安全施工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在新水花隧道溶洞地段采用了WTD锚杆,本文简介了施工措施,方法及使用效果,值得在类似工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风洞工程软土深基坑施工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对工程危险源的辨识及分类、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的实施、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技术措施,确保了该工程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4.
矿山竖井钻井法施工中,钢筋混凝土井壁承受着较大的水土压力,对矿井的安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钢筋混凝土井壁的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江苏国际图书中心基坑开挖面积及支护深度都较大,通过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设计与施工,从基坑开挖到地下室施工到±0.00 m结束,基坑支护结构安全可靠。详细介绍了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技术以及沉降位移监测和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闫顺喜 《地下水》2003,25(2):125-126
本文阐述了细石混凝土砌石重力坝的施工方法和特点,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所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特别是技术措施,从施工前原材料的检查和检验、施工中施工方法和工艺监督及控制、施工后抽查和检测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就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天河北商旅12区-2,3基坑施工条件及部分地质情况都较好,只在北边紧临马路和和一条水沟,所以除北边基坑采用了土钉墙和桩锚护壁外,蓁减边采用放坡施工,相地于其它们于市中心的基坑而言,该基坑已经很安全,施工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叙述了出现的问题和处理过程,同时也希望各方人士能引以为诫,地基坑的施工要慎重以斋 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8.
一、重要性在现场生产和施工作业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人、机、料、法、环”等五个方面,即五大因素。这五大因素对产品质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就叫做工序。为保证产品质量,必须使影响每道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都在控制范围内,只有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这就是本文所要总结的工序管理。可见工序是质量保证最基本的环节,对保证产品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贺梁 《探矿工程》2005,32(1):61-64
结合渝怀铁路武隆隧道进口瓦斯地段安全施工实例,介绍了隧道瓦斯地段的各种施工技术措施,保证了瓦斯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0.
塌方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2004年2月,正在开挖的重庆金山隧道左洞进口端大规模塌方,坍塌总体积达1176m^3。文章从设计、施工等方面分析了塌方的原因和处理措施。塌方后,施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处理该塌方事故。在塌方区前影响区和塌方区,采取了加密工字钢、打超前小导管、喷射混凝土等方式进行处理;在塌方区以后段的施工中,严格按“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进行掘进,减少每1次的进尺量,控制每1次的装药量,及时将相关参数反馈给设计、地勘和监测单位。在经过上述处理措施之后,监测数据表明该塌方段已经稳定,达到了设计的效果。且在以后的施工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塌方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1.
工程总承包安全管理是对工程项目所有安全因素及安全事项进行全面策划和控制的过程,涵盖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等建设阶段。通过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得工程项目建设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展开状态,以确保实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施工企业建设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广东煤炭地质局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促进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施工企业应从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和安全检查五个方面为重点建立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张帆  阎佳生 《探矿工程》2013,40(1):62-65
BBA铁西新工厂办公楼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规模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采用了多种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对施工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且该地区地下水含量非常丰富,水位较高,对基坑开挖的安全性影响很大。通过对该工程的安全监测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了严格的基坑安全监测方案,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荣 《地质与勘探》2020,56(5):1072-1079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施工、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安全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现状和不同地下空间设施类型的安全事故类型及产生原因,对地下空间施工、运营和管理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施工工艺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不同类型的地质环境因素诱发的工程事故,地下空间运营期间结构老化、外部地质环境变化引起的安全问题,地下空间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并提出从管理和技术层面、监管层面、法律层面等多维度的防治建议,即:需要完善地下空间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完整的行政管理机构,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层状岩质边坡开挖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江学良  曹平  杨慧 《岩土力学》2006,27(11):1935-1940
采取自编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在考虑岩体节理和施工爆破影响的条件下,对常-张高速公路的k135层状岩质边坡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岩体的变形和应力状态及屈服状态,并用降低材料强度储备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各开挖阶段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表明,k135边坡在其施工过程中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齐晓华 《探矿工程》2013,40(9):63-67
南阳市文化小区商住楼B座距白河较近,地下水含量非常丰富,水位较高,对基坑开挖的安全性影响很大,施工的主要难点是降水问题。通过制定严格的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保证了施工的安全。介绍了喷锚支护及管井降水设计和施工工艺在该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贵阳市政 BJ-1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J-1隧道为一浅埋、偏压的市政隧道,泥、页岩风化严重,岩体破碎,岩溶及地下水发育,地下管线和地表建筑物密集,施工安全风险极大。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保障地表建筑物及居民安全,隧道的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非常重要。在分析隧道可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地质预报重点及难点,以地质法为基础、以地质雷达和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物探手段,对隧道进行了综合地质预报。根据施工安全控制需要,制定BJ-1隧道施工监测实施大纲,重点实施隧道净空收敛、拱顶下沉、地表沉降和爆破振动等监测工作,建立隧道工程监测预警制度。对超前地质预报及隧道监测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为本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有效地避免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危险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方法对同类城市隧道工程设计、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岩土材料剪切破坏点安全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切破坏是岩土材料失效的一种主要的形式。针对这种形式强度安全考虑的点安全系数可以考察结构中各部分的安全情况,是结构安全分析的一种重要参考,尤其在由关键点控制的结构中显得尤为重要。摩尔库伦剪切破坏准则在岩土材料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将基于该准则的点安全系数定义在三维广义Mohr空间中推广,得到了适用于不同剪切破坏失效准则的点安全系数定义,同时,在三维广义Mohr空间中推导,得到了岩土材料剪切破坏最小点安全系数的求解方法;最危险截面上偏应力和剪应力的关系,该最危险截面与最小点安全系数对应;以及在一定整体安全度下的失效条件。应用该定义及方法,可以研究判断不同岩土材料剪切破坏的安全情况,从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晓斌 《地质与勘探》2022,58(5):1108-1116
为准确掌握地铁盾构近接施工的风险等级,以近接既有隧道施工断面的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成果为基础,先分析研究其变形规律,再利用累计变形判据和变形速率判据实现近接施工的风险等级评估。实例分析表明:在近接施工段,地表变形具波动起伏特征,最大沉降量已达27.22 mm,说明近接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影响较为显著,但就现状变形而言,累计沉降量及变形速率均在预警值范围以内;同时,在近接施工风险等级评估过程中,各类风险判据的评估结果是不同的,侧面说明了近接施工风险评估判据应具多样性,且通过计算,得不同监测点的综合风险等级也存在一定差异,风险等级间于Ⅱ级~Ⅲ级,按不利原则,综合确定近接既有隧道段的施工风险等级为Ⅲ级,需提高监测频率,以切实保证施工安全。本次研究为合理评价近接施工风险等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施工过程控制是浅基坑边坡稳定与结构安全的重要关键。某开挖深度仅5m左右的中型浅基坑,因施工不规范导致坑壁水平位移超警戒,引发事故隐患;经采取应急处治措施,确保了基坑工程安全。通过案例剖析,为类似工程提供警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