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河南嵩县小南沟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嵩县小南沟金矿是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体受控于近南北向断裂构造中,但其围岩蚀变特点、同位素组成以及流体包裹体成分均与店房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有一定的联系,与熊耳山地区产于北东向或近东西向断裂中的蚀变岩型矿床相似,说明小南沟矿床与附近赋存于东西向以及隐爆角砾岩型矿床具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成矿体系,其成矿物质来源与赋矿火山岩以及基底古老变质岩有关,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应用碲(硒)地球化学信息探寻熊耳群火山岩系中的金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西熊耳群火山岩系中金矿床类型多样,有构造蚀变岩型、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石英脉型、爆破角砾岩型等,但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矿床规模较大,多为大中型矿床。应用水系沉积物Au、Ag及多金属元素组合异常,首先在熊耳群火山岩系中发现了大型上宫金矿,打破了熊耳群找矿希望不大的看法。此后逐渐加强了熊耳群的金矿地质专题研究和找矿工作,并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河南嵩县小南沟金矿床矿体剥蚀深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祝新友  樊江 《地球化学》1999,28(4):318-326
河南省嵩县小南沟金矿是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化受控于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其中NE向的含矿断裂中。系统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矿体横剖面和纵剖面上的都存在明显的元素分带。纵投影剖面的地球化学反映出Au、Ag、Cu、Pb、Zn、As、Sb和W等元素均形成向上开口的“U”形,含量上高下低,向深部晕的规模逐渐减小,强度减弱,垂向上具有尾晕的地球化学特点。与Au有关的元素  相似文献   

4.
金厂沟金矿为一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型金矿,产于华北地台北缘柳河地堑中,矿床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隐爆角砾岩关系密切,矿体受环状断裂和放射状断裂控制,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包裹体以气液相包裹体为主,成矿温度为206~398℃,盐度为5.7~11.5wt%NaCl。该矿床为次火山作用期后热液交代形成的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5.
产于震旦-奥陶系葫芦河群石嘴组地层之断裂破碎带中的花石山构造(热液)蚀变岩型金矿,矿床规模已达中型.矿石以含金石英脉型及构造蚀变岩型为主,褐铁矿、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海相沉积岩及中酸性火山岩、脆韧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区内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形成大型金矿的可能性,近东西向断裂蚀变延伸带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新疆塔吾尔别克金矿位于著名的阿希金矿附近,矿床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5段安山岩及安山质凝灰岩中,矿床主要受NW—NNW向构造蚀变带的控制,同时次火山相二长斑岩、爆破角砾岩筒(隐爆角砾岩)对成矿也具控制作用;蚀变类型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热液成矿期包括石英-黄铁矿、石英-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等3个阶段,形成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石英-碳酸盐脉型3种金矿化类型,表生期形成氧化金矿。在阐述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归纳出构造控矿规律、火山-次火山岩体控矿规律、中-低温成矿规律和多因复合成矿规律,综合勘查和研究成果,认为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与晚古生代早-中期火山热液有关、有次火山(斑岩型、爆破角砾岩筒型和隐爆角砾岩型)热液成矿作用叠加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嵩县庙岭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嵩县庙岭金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外方山地区,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火山岩中断裂构造带内,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热液蚀变矿物钾长石Ar-Ar法定年的年龄为(121.6±1.2) Ma,矿床形成与区域上旱白垩世构造-岩浆-流体活动有关,为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西安河金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安河构造 (热液 )蚀变岩型金矿床 ,产于丹凤群及大草滩组发育的近EW向断裂破碎带内。矿床规模已达中型。矿石以低品位构造蚀变岩型为主 ,褐铁矿、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中基性火山岩、韧脆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区内成矿条件优越 ,具有形成大型金矿的可能性 ,近EW向断裂蚀变延伸带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北祁连西段鹰嘴山金矿的成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启福 《甘肃地质》1999,(Z1):35-38
鹰嘴山金矿位于阿尔金左行走滑大断裂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呈锐角相交的部位。矿床赋存于黑茨沟组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的火山岩中,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床特征及成因的分析认为,矿化硅化岩是热液成因,中、酸性火山岩为矿源层,经蚀变为成矿提供了矿物质,构造控制了矿化体的分布、形态、产状。鹰嘴山金矿为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鹰嘴山金矿位于阿尔金左行走滑大断裂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呈锐角相交的部位。矿床赋存于黑茨沟组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的火山岩中,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床特征及成因的分析认为,矿化硅化岩是热液成因,中、酸性火山岩为矿源层,经蚀变为成矿提供了矿物质,构造控制了矿化体的分布、形态、产状。鹰嘴山金矿为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金矿体赋存于碎屑岩系与岩体接触部位构造破碎蚀变带中,成矿作用与超基性岩蚀变作用密切相关,矿床属于受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的蛇绿岩中-低温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从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入手,对下金宝矿体矿石、矿体围岩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下金宝岩体的花岗斑岩类岩石属于硅酸过饱和类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属于A型花岗岩,且K、Nd、Hf、Th、Rb相对富集,而亏损Ta、Nb、Sr和Ti,说明其岩浆并非单纯来源于上地幔,在岩浆上升过程可能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下金宝金矿床的控矿因素、蚀变分带特征、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成矿温度,得出斑岩体是区内成矿的必要因素,下金宝金矿床应是以次火山热液作用为主的斑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属含古老地块并经中生代改造的中古生代造山带,存在金、锡等丰度较高的锡林浩特元古宙杂岩、古生代蛇绿岩及板块缝合带、二叠系火山岩、中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大规模火山-侵入活动及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本区金矿化类型主要有:韧性剪切带中的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产于幔源中基性侵入岩中的铜金矿,燕山晚期斑岩型铜金矿,与燕山期次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脉状铜矿床中的伴生金矿化,微细浸染型金矿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等.研究区金矿成矿时代可分为242~229Ma、169~161.8Ma、132~159Ma (可能以130~140Ma为主)、127~109.2Ma四个区间.认识到存在印支期成矿、燕山期多阶段成矿等特点对于区内金矿勘查有重要意义.新发现7个矿床(点)的伴生金矿化.毛登、大井等多金属矿床的伴生金矿化具有重要的潜在工业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矿体赋存于澜沧群惠民组上段中下部F2断层破碎带中,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是主要含金岩类.氧化矿石,金包裹于褐铁矿及绢云母中、少量自然金,属中低温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
甘肃李坝金矿围岩蚀变与金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地区是目前国内造山型和卡林型金矿找矿的热点地区之一,已发现的甘肃李坝造山型金矿为超大型规模。以李坝金矿6号矿带为例,系统地研究了其蚀变矿物组合、近矿围岩蚀变分带及相应的金矿化特征,总结了矿床(带)的蚀变分带模式。该模式具典型的中心式环带结构,可分为3个蚀变带,由中心向外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带、绢云母化带和绿泥石化带。蚀变矿物组合分别为黄铁矿+绢云母+石英±毒砂±白云母±电气石±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黄铁矿±黑云母及绿泥石+黑云母±绢云母±黄铁矿;与这3个蚀变带相对应的是金的富集带、矿化带和无矿带。蚀变岩石物质组分迁移分析表明,围岩蚀变及其分带是热水流体/岩石反应时岩石化学组分发生迁移的结果,矿化伴随着蚀变发生,且金矿化与黄铁矿化和浸染状硅化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山西原平狐狸山金矿围岩蚀变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狐狸山金矿是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矿区围岩蚀变发育广泛,类型有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硅化等,蚀变分带明显,且蚀变强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围岩蚀变受韧性剪切变形影响,金矿化与围岩蚀变的主要期次同时形成。  相似文献   

17.
杨枝斌 《云南地质》2008,27(3):315-319
金矿赋存于二长斑岩与玄武岩接触带,局部赋存于二长斑岩与大理岩、玄武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化受构造及岩体联合控制,为构造斑岩蚀变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两广庞西垌-金山成矿带银金矿床分形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庞西垌-金山银金成矿带侠于广东廉江县和广西博白县的交界,区内银金矿床以银为主,伴有金,铅锌等有益组分,属于蚀变破碎岩型银金矿床。研究表明,银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形性,利用品位-频度的双对数坐标图求得的矿床银吕位的分维值D〈1,反映了在区域内银品位分布的差异较大,银品位的频率分布明显偏离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9.
罗书斌 《云南地质》2011,30(4):428-430
镇沅下岔河金矿床位于哀牢山金矿带,矿体赋存于石英脉中,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毒砂化等围岩蚀关系密切,为喜马拉雅期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的热液蚀变粘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组成,伊利石主要由流体作用过程中长石的伊利石化形成,其结晶度与成矿流体作用密切相关.银山第1期铅锌银成矿作用,水/岩比相对较低,成矿流体以孔隙渗透为主,溶质迁移慢,形成含有少量膨胀层的伊利石;第2期铜金成矿作用,水/岩比相对较高,流体的运移方式以通道式或裂隙式为主,溶质迁移的速度快,形成不含膨胀层的伊利石.研究表明成矿作用过程中的伊利石化主要与铅锌银矿化有关,而绿泥石化与铜金矿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