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州县传真     
正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发生6.2级地震10月17日15时14分,玉树州杂多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地震发生后,厅党组高度重视,即刻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抽调厅系统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地质灾害排查组赶赴震区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经初步调查,本次地震作用的破坏影响较小,未引发大规模的次生地质灾害,仅在震中区阿多乡引发1处危岩崩塌;同时在苏鲁乡麦玛寺北侧不稳定斜坡、杂多县北侧不稳定斜坡发生小规模崩塌现象,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一月记事     
《南方国土资源》2008,(6):53-54
柳州:加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柳州市注意加紧做好地震次生的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加强巡查监测和排查工作,做到不留死角。一是开展了全市水库防震减灾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把水库防汛和防震减灾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灾难发生:次生地质灾害损失更大 地震过后的芦山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余震不断,阴雨来袭,在影响救灾进程的同时,也会间接引起一些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更大的危机——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利用高空间分辨率航拍数据对4·20芦山地震核心区受灾较为严重的太平镇、宝盛乡、龙门乡等三个乡镇的受灾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影像解译结果统计表明:此次地震对震中核心区房屋损坏较为严重,房屋受损所占比重相当高;由地震引起的地面滑坡、崩塌现象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浙江国土资源》2016,(4):22-23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近日印发《安徽省国土资源系统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要求各单位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避让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对地震引发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次生灾害应急防灾救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反应及时、处置果断、平震结合、保障有力的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体系。按照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预案》将次生地质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个级别。其中,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5.12"汶川大地震部分市、县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征等基本情况,提出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注意的几点意见,为灾后重建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15日, <汶川地震甘肃省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完成.报告显示:截至6月10日,甘肃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北京市等省区的地质工作者共排查汶川地震新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332处,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02处.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直接造成150人死亡,伤468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8亿元.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41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利州、苍溪、剑阁,人们每天都能见到一支湖南口音的地质灾害调查队徒步奔走在灾区的山山水水间,排查处置着一处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为200万灾区人民撑起一片安宁和希望.他们就是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赴川地质灾害调查应急工作队.  相似文献   

8.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迅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快速行动,全力组织投入支持开展抗震救灾和防范次生地质灾害。经过多方积极努力,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烟台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6年山东省开展各市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烟台市作为地质灾害较发育区,是该次排查重点工作区之一。该文以现状调查为基础,查明了烟台市共发育47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主要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其中崩塌隐患点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8%,数量最多,其次为泥石流和采空塌陷,各占总数的15%和14%,滑坡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1%,并介绍了各类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在进行工程建设活动的同时重视其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以减少和预防其带来的次生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源遥感数据、DEM数据和地形图等资料,对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进行了解译和调查。查明了汶川县境内地震地质灾害体的位置、类型、规模、边界等形态特征;论述了地震崩滑地质灾害溃滑型、溃崩型、抛射型、剥皮型、震裂型遥感影像特征;分析了汶川县境内地震地质灾害与地震断裂带、河谷地貌、高程、坡度、岩性等空间分布关系。研究表明,多源数据在地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具有采集范围广、速度快,可解译程度高、时效性高等优势,能较快、较好地应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突发性、区域性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广西平乐县危旧房改造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昱  范汝海 《山东国土资源》2013,29(6):34-36,41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质灾害评估越来越重要,该文对广西平乐县危旧房改造建设项目地质灾害特征进行了评估、预测和探讨,在分析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今后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区,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依然时刻受到威胁。特别是地质灾害高危频发的汛期将至,如果防范不及时,无疑将使地震灾区雪上加霜。情况紧急!党和人民急需地质专家到灾区第一线排查地质灾害隐患!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灾害作斗争的抗震救灾战斗发起。  相似文献   

13.
正黄南州是青海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同仁和尖扎两县列入省级防灾预案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就有14处,每年都发生2-3起突发性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的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区域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将明显增多,地震活动频繁,强降雨和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加剧,黄南州地质灾害形势非常严峻。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始终把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作为  相似文献   

14.
入汛以来,巩义市累计降雨量达l87毫米,比往年偏多五成,且降雨范围广,强度大,极易发生滑坡、崩塌、危房垮塌等地质灾害。近日,巩义市政府抽调国土、安监、水务、住建、交通、文物旅游等部门工作人员成立联合督导组,对全市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各单位落实责任,完善措施,严防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论述了在溶洞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调查中,应用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地震频率谐振法进行综合物探勘查的效果,根据本区第四纪地层、灰岩及溶洞充填物质的物性差异,分析研究了岩溶溶洞及塌陷区的物探异常分布特征,并结合钻探验证,有效圈定了调查区岩溶溶洞及地表塌陷区的分布范围,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结合本次综合物探勘查效果,分析了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及地震频率谐振法在探测溶洞及塌陷区的有效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青海国土经略》2011,(5):55-F0003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是玉树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受地形因素控制,结古镇周边地质环境条件也十分脆弱,加之受玉树强烈地震影响,致使以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对地震灾区城镇及恢复重建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7.
<正>面对玉树地震可能引发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以及随时可能垮塌的道路、桥梁,他没有退缩,冒着危险,带领一支调查组,勇敢、及时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仅5天时间,迅速完成对结古镇3个乡镇13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工作,并对症下药,逐一提出了防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河道治理类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实践,总结了评估范围、评估级别、评估灾种的确定方法,分析探讨了河道治理工程易产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引发地质灾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湘西北地区为湖南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多年以来一直是湖南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关注的重点地区。本文以2014年7月的一次强降雨过程分析为例,探讨安化、永顺两县降雨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对已有的气象预警预报模型进行修正、完善,通过GIS平台网格化、调整参评因素权重、确定区域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阈值等方法,达到湘西北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初步精细化的目标,并通过上述方法的探讨,对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精细化工作推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前,日照市因废弃矿山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崩塌、滑坡等方面,对废弃矿山进行地质灾害预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方案,不但能有效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又能绿化生态环境,消除视觉污染。通过对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西赵村崩塌体的基本特征及现状进行影响评估,并就西赵村崩塌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为日照市因废弃矿山普遍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