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覆单相弹性层饱和地基上刚性条形基础竖向振动的混合边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Biot动力控制方程,运用Fourier积分变换技术,并按照混合边值条件和连续条件建立了上覆单相弹性层饱和地基上刚性条形基础竖向振动的对偶积分方程,并将其退化到完全饱和地基的情形。通过引进正交多项式将对偶积分方程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从而得到了上覆单相弹性层的饱和地基上刚性条形基础的竖向振动规律。通过算例分析得到,单相弹性层的厚度对动力柔度系数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单相弹性层厚度较小时(小于条形基础半宽的0.1),动力柔度系数曲线与完全饱和的基本重合;完全饱和地基上刚性基础的竖向振动是上覆弹性层厚度Hn=0的特例。 相似文献
2.
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褥垫层细观工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垫层是保证变形协调、实现复合地基荷载合理分配的关键组件。但目前对垫层细观工作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参数选取主要依赖经验。为了进一步揭示垫层协调工作机制,利用自制试验装置进行了3种不同填料高度下的砂垫层可视化平面应变试验。结合2D DEM数值正交试验,揭示了不同尺寸参数组合下垫层的3种变形形态及其细观力链分布特征,指出变形形态与垫层相对厚度(厚度与桩间净距的比值)有关,并提出了按相对厚度控制垫层参数选取的建议。同时,通过垫层细观工作机制分析,提出垫层协调性能的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得到了垫层厚度与桩间净距是影响垫层变形协调能力的显著因素,给出了指标的取值上限值以指导垫层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3.
当前主导控制变形的基础工程设计方法,必然要求合理地计算基础的荷载与位移关系。针对这类问题,现存的许多基于线弹性理论的解答或计算图表的作用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复杂的数值方法又不便于工程应用。为分析深置矩形刚性基础的承载特性,笔者利用Mindlin位移解,考虑地基土的有限压缩层深度,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理想弹塑性计算方法,用于分析基础的沉降、基底的压力分布、基础的荷载-沉降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矩形刚性基础的埋置深度在适当的范围内能有效降低基础的沉降;当基底土屈服时,塑性区由短边边缘向中央开展,即基底地基承载力的发挥程度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估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天津地区广泛应用,常用的沉降计算方法包括分层总和法和同济大学"启明星"计算程序.通过工程实例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上刚性矩形板进行了求解。首先,利用表面受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的位移解答,获得地基的柔度矩阵;然后,通过刚性矩形基础与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的协调条件,建立刚性矩形基础与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共同作用的方程,进而求得基础的地基反力。通过编制相应的程序,确定了合理的网格划分值;最后,进行算例分析,分析了地基横观各向同性性质、矩形刚性基础的长宽比以及地基分层性对地基反力的影响。分析表明:以上3种因素对地基反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地基在竖直方向上的非均匀性,结合扭转振动的特点,建立了简谐扭转动荷载作用时剪切模量随深度增大的广义Gibson饱和地基的动力方程,通过积分变换求解了动力方程。考虑到半空间地基表面处应力自由、埋置圆板所在平面为混合边界和无穷深度处为波的辐射边界等条件,得到了广义Gibson饱和地基中刚性圆板扭转振动时的对偶积分方程,通过合适的变换转化成了一个第2类Fredholm积分方程,求解了相应的动力响应问题。对比静扭距作用时的荷载-位移关系,给出了动力柔度系数和扭转角位移幅值的表达式,并把所研究的问题进行退化且与前人成果进行了对比。数值研究表明:当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5倍基础半径时,广义Gibson饱和地基中埋置基础的扭转振动存在明显的边界层现象,且埋置深度越小,边界层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基于Biot提出的饱和土波动方程,研究了埋置于单层饱和地基中的有质量的刚性圆柱基础的竖向振动问题。运用Hankel积分变换求解饱和土基本动力方程,并考虑基础与地基接触面的混合边值条件,求得了基础底面和基础侧面的动反力,结合基础振动的动力平衡方程,得到了基础竖向振动振幅和地基等效动力刚度的表达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下卧基岩饱和地基的等效动力刚度和基础振动振幅都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现象,土层厚度、基础埋深比、基础质量比对埋置基础的竖向振动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柔性和刚性浅基础的地基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刚性和柔性加载面下地基的破坏机制和极限承载力,着重对比分析了不考虑土体自重条件下柔性基础、基底完全光滑或完全粗糙的刚性基础的地基,采用关联流动的Mohr-Coulomb内切圆屈服准则,通过增量加载的有限元方法,全程模拟了地基由初始的线弹性状态逐渐过渡到塑性流动的极限破坏状态的过程。通过对这3种基础类型下地基的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模型试验成果,得到如下结论:柔性和刚性浅基础地基在不考虑土体自重的条件下有相近的地基极限承载力,但基底水平面上竖向应力和位移的发展规律、临塑荷载及滑动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分层总和法不能考虑地基三维变形,计算基础沉降的误差非常大。为了减小分层总和法修正系数的范围,基于侧限压缩试验的e-p曲线,推导了能够考虑三维变形的柔性基础沉降算法。只要把传统算法的分层压缩量乘以一个修正系数,新算法就可以在分层总和法基础上考虑地基土的侧向变形。进一步地,通过调整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推导了条形刚性基础沉降的近似算法。算例分析表明,考虑三维变形的沉降算法可以解决传统分层总和法在计算小尺寸基础时沉降过小的问题。计算表明,小尺寸刚性基础沉降计算结果比传统分层总和法大,大尺寸刚性基础沉降计算结果比传统分层总和法小,这可能是导致分层总和法修正系数范围过大的原因之一。应用文中方法有希望减小分层总和法的一部分误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种桩-土体系共同作用的解析解考虑刚性桩复合地基,该解析解以剪切位移法为基础,进而通过其与垫层、筏板的相互作用计算筏板基础的沉降。用自编程序对算例计算的结果与ANSYS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并与工程实测进行对比,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可行,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规范中,由于桩基沉降估算模式的不同,压缩层厚度的确定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对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对由不同估算模式确定的压缩层厚度及沉降估算结果进行探讨与分析,认为对于工程场地地质资料掌握较为翔实的情况下,压缩层厚度可采用变形比法确定,否则,宜根据应力比法确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上海地区土层锚杆的群锚效应,本文以明德林(Mindlin)解为基础,通过引用根据试验所得的锚杆非线性传递函数,对软地层中斜拉锚杆的长度、间距、入土深度、压浆等因素对群锚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刚性桩与柔性桩复合地基共同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性桩与柔性桩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是一项新的地基处理技术,是现在学术界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其特性、设计参数、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5.
16.
肖仁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1):104-106
本文通过对浅基础底面尺寸设计进行进一步理论推导,提出弯矩应力系数的概念,进而导出矩形基础的地基承载能力与地基土参数、基底尺寸和基础埋深的公式,公式给出了浅基础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土参数、基础尺寸、基础荷载和埋深的函数关系。从而能很好地通过地基土内摩擦角和内聚力的数据对基础进行深、宽设计调整,以便设计人员较好地理解这一问题的实质,能够快速准确地求出合理的底面尺寸与选用合理的基础埋深。 相似文献
17.
层状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层状地基的分析 ,提出了对层状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进行修正的方法 ,并通过对同一住宅小区已沉降稳定的 2栋楼采用的承载力及使用情况分析 ,验正本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复合模量是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的关键参数,但求解出完全符合实际的精确解较困难。为此采用弹性理论中最小势能原理推求出复合模量上限值计算公式。此外,对影响复合模量上限值的几个主要参数如桩土压缩模量、土体泊松比、置换率等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一些定性的结论:上限值随着土体模量和置换率的增大而增大,复合模量取值应乘以1.1~1.4扩大系数。 相似文献
19.
20.
从岩土体性质、地下水、时间效应、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周地基土的变形量方面,讨论了影响地基系数的几个因素,给出了线弹性地基反力法计算弹性桩内力的通解,比较了几种线弹性地基反力法的分布形式、适用条件及其不足之处.以三峡库区万州区二层岩滑坡为例,对于3种不同地质环境中的抗滑桩分别采用K法、C法、M法计算抗滑桩的内力,结果表明:M法计算得到的抗滑桩承受的弯矩、剪力最大,桩水平位移最大,对桩周岩土体的应力最小;K法计算得到的弯矩、剪力最小,桩水平位移最小,对桩周岩土体的应力最大.根据万州区滑坡抗滑桩嵌岩段岩土体的质量等级,认为万州区抗滑桩设计采用M法较适宜,这对万州区今后滑坡治理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