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国务院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等10多个部门及单位分别从"一带一路"战略的规划编制、设施建设、技术创新、试点示范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由来已久,"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层合作、交流、互惠互利以及推广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供了机遇。对国防地理空间信息工作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下设的标准组织、欧洲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等国际和区域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组织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曼苏丹国和土耳其的标准化工作概况进行介绍,再结合其他资料总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特点,为分析我国与沿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共建、共享的可能性以及国内标准的制修订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建设之初是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基于为"一带一路"倡议今后在肯尼亚的建设与发展更明确为目的,以2006年和2016年Landsat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选取肯尼亚53个主要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向对象方法提取城市建成区边界作为研究区。根据肯尼亚独特的区域特征,将研究区分为荒漠区、农业区和沿海区三部分来具体分析城市扩张模式,得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肯尼亚建设的参考性建议,同时为"一带一路"向非洲进军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理念化作行动,愿景变为现实。4年多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用开放的胸襟,为世界联动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一带一路"建设包括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环境、农业、科技等诸多内容,这些都需要全球一体化的地理信息作为空间基底,以实现经济、政治、社会、军事、人 相似文献
9.
10.
"一带一路"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外局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空间数据作为国家的战略信息资源,对"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空间信息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从"一带一路"倡议全局的角度,剖析空间信息智能服务在"一带一路"区位发展中的定位。从方案总体设计和空间信息应用服务平台设计两方面,提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智能服务体系的总体构架。以"数据获取-数据融合-数据更新"为主线,探讨保障空间信息智能服务顺利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智能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提供重要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测绘类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是我国测绘高等教育支撑测绘科技强国、地理信息产业强国建设的创新改革。本文分析了我国测绘类专业演变历程和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智能化测绘的“新工科”建设思路,并提出了“新工科”人才的能力素质模型以及STEM理念下的“新工科”建设路线。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要全面保护"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环境,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多尺度、多源遥感数据,对2015年"一带一路"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旨在提供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本底。本文选取了几个重要的生态环境方面开展监测与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生态系统结构和植被状况、太阳能资源分布、水资源平衡、主要生态环境限制因素对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主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监测区域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陆上区域。研究结果为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4.
从“渝新欧”到“1+N”2011年3月19日,从中国重庆出发的“渝新欧”集装箱货运班列发车,耗时13天,行驶11179千米,抵达德国的杜伊斯堡,标志着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新模式——“中欧班列”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人才兴国,,的指导思想,把人才提高到兴国的位置,这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提升我们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措施。如何充分发挥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