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近几年福建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实践出发,分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中关键性与频发性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建议,为基础性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2017年和2018年湖北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验收工作中形成的包含了地表覆盖与国情要素错误的"监测成果错误数据集"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和ArcPy对数据进行要素提取、整合,对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中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质量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评价了成果总体质量变化趋势,为对持续性地...  相似文献   

3.
地理国情监测是全面了解国情、把握国事、制定国策的基础性工作。基于2018年度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结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生产实际,探讨了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成果的质量控制方法,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典型质量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为常态化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质量是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根本,直接影响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可靠性。提升质检人员能力,加强监测成果主要质量元素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监测成果质量满足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要求的根本保障。本文介绍了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和办法,可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福杰 《北京测绘》2020,(5):657-660
自2016年开始,地理国情工作的重心由普查转移到监测上来。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的各项质量指标均比普查时更严格,如何更好地做好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直接影响监测数据成果的质量水平。本文结合山东省2019年度国情监测数据成果验收工作,对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对提高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质量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作为全国性常态化监测项目,是我国自然资源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属于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单景影像平均有效面积较低,造成监测过程中影像数量激增,数据的体量为基础性监测成果埋下了质量隐患。本文提出了一种影像成果元数据检查方案,用于解决广东省基础性监测影像与其对应元数据空间范围不匹配的问题,在2019年广东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生产中,本方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整体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珂  王珊 《测绘》2020,43(1):30-34
交叉检验是验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的一种方法,本文针对交叉检验工作的特点,介绍了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检验内容和方法,分析了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普遍质量问题,并给出了今后交叉检验工作顺利开展和提高成果质量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2021年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框架下进行,省级监测任务中的人工建(构)筑物监测、林草资源监测以及其他监测工作是利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下发的图斑底图数据和要素底图数据,结合遥感影像进行变化监测。对形成的监测图斑数据成果质量问题及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年度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及应对策略,为提高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质量,本文以辽宁省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实践为依托,对地理国情监测时期与地理国情普查时期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同时对影响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与总结。参考地理国情监测的相关技术设计与规范,结合笔者参与的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案,为今后地理国情监测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2017年江苏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同一性叠置分析的地理国情数据融合技术。首先是在识别数据类型后,进行投影、格式转换和省级数据去细化等预处理;在数据质量检查合格后,对两套数据进行同一性叠置分析;根据叠置分析成果进行变化信息的判断和变化要素的提取;在此基础上将从省级国情数据中提取的变化要素融合到国家国情数据中,同时,完成省级国情数据细化的还原以及TAG、FEATID等字段的国家国情数据的继承;最后,对融合的地理国情数据进行拓扑等质量检查。生产实践表明,该技术能较好地利用江苏省2016年度数据更新成果,促进2017年江苏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相比,在数据上需要填写要素变化类型和继承唯一标识码,在生产中工作量较大。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以地表覆盖数据为例,提出了程序化解决方案,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海  周进  闫庆庆  陈春希 《测绘通报》2021,(12):115-119
本文结合全国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复核工作,以及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自身、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与外业调查核查数据、与专题资料的一致性要求,通过分析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为国情要素数据成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参考,为质检工作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表覆盖分类信息反映土地表面覆盖物的物理组成,地表覆盖数据是普查数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数据。用统计方法对江西省部分样本地区覆盖成果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地表覆盖分类精度存在的问题,对成果质量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进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方法研究,分析目前常见的监测对比方法,提出以增量更新的方式进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生产的解决方案。在实际生产中进行验证表明,该解决方案是可靠的、高效的,能够在地理国情监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理国情监测进入常态化阶段,监测成果在自然资源调查和统计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监测成果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地理国情监测过程质量符合技术设计要求,本文从质量管理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出发,结合检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确定过程质量抽查的关键点,并最终保障监测成果真实、准确、可靠,为今后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从影像数据源、更新方式、更新指标和数据成果四个方面对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和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二者的异同点,并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探讨两个项目联合作业的方法,为进一步推进项目开展,提高成果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地理国情普查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普查数据的质量水平关系到地理国情监测的工作成效。因此,作为地理国情普查底图的DOM成果的几何精度和影像质量是影响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检查验收中人工检查任务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评价的关键技术;并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人工检查质量评定自动化、质量评价接口模型构建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实现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检查验收以及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以辽宁省某地区2014年、2018年两期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为主要数据源,探讨自国情项目开展以来研究区的土地历史状况、利用现状以及转移情况,进而对地区变革状况有科学的认知。文章主要通过ArcGIS软件按照2018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体系对数据进行二级类合并,然后计算了两期成果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均衡合理,城镇与农村区域都处于稳步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
地表覆盖分类成果的质检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及其如何进行科学、客观的质量检查与评价,以确保成果质量满足项目设计要求的问题。该文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地表覆盖分类成果特点提出了一套有别于传统基础测绘成果的质量检查内容和评价方法,其核心是对成果最重要的分类精度质量元素采用统计分类不良区域面积占比进行定量的质量检查与评价。该方法在全国范围的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分类成果的检查验收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直观、易于操作的特点,能有效控制成果质量,并可为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