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小平 《现代测绘》2006,29(2):26-27
通过两次测定的水准点高程数据的比较,评估出泰州市海陵区的地面沉降量,并由此进行了分析。对今后如何展开工作,重视地面沉降问题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面沉降是我国普遍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每年造成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因此,对于地面沉降的防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地面沉降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实现对沉降的精准预测,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难题和研究热点。智能算法的出现,为沉降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对传统沉降预测方法有着很好的补充。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对智能算法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北京东部区域地面沉降监测项目的主要工作,重点阐述了GPS技术在区域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包括监测网布测、数据处理和沉降分析,最后总结了应用GPS监测地面沉降变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坡度分析在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工作上的应用,提出了以IPTA技术获取的地面沉降速率图为数据源,利用地面沉降坡度分析开展地裂缝遥感识别;以郑州市为研究区,根据地面沉降坡度分析识别出的目标区,在郑州市区首次发现因差异性地面沉降造成的地裂缝,实地调查发现该地裂缝东西长约2 000 m,已经造成附近10余处建筑物受损,监测结果表明该地裂缝存在明显的三维形变;实地调查和监测结果证明,地面沉降坡度分析不仅可以用于地裂缝的识别,也能用于地面沉降危险性分区,对地质灾害防治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发展中出现地面沉降是很普遍的,地面沉降造戍的危害不可忽视。本文笔者根据本单位对西安市区历年的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地面沉降发生、发展的原因以及计算沉降量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比较严重,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年4月和9月,我与有关同志两次到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就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中,我们深入到农村、乡镇、矿山、科研单位、学校、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了解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宁波、杭嘉湖、苏锡常等地的地面沉降状况,座谈听取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汇报,实地考察了上海北蔡、浙江宁波、江苏常州武进城东地面沉降监测站(点),走访了无锡毛村园、吴县黄埭镇、鹤泾村、嘉兴乌镇等地面沉降、地裂缝较重处的干部群众。通过调研,对如何搞好长江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市地铁某线路为例,介绍地面沉降对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的影响,同时针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给出应对措施,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变性却不可逆的自然灾害,地面沉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利用短基线(SBAS)技术对淮安市进行地面沉降监测研究,采用了25景RADARSAT-2雷达影像,利用SBAS方法反演了淮安市2012-2015年的地面沉降。通过搜集的淮安市5个CORS站点数据对SBAS结果进行验证,对比两者结果表明,二者吻合度高,最大与最小偏差为1.85 mm/a和-1.34 mm/a,验证了短基线方法在淮安市这种平原区域进行监测的可行性,有益于推进全省减灾防灾工作。  相似文献   

9.
结合天津富裕广场三期工程基坑周围地面沉降观测的工作实践,利用指数曲线法对该工程的地面沉降过程进行了预测,得出实际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拟合曲线,并通过比较得出该预测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邢台和唐山地区地震前后的地面沉降李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一、地面沉降研究的依据目前在地壳现代垂直运动和地面沉降研究方面,主要是应用水准测量的结果。即根据埋设于土层的水准标石的高程变化对地形变做出某种解释。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标石高程变化所反映的物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温州市沿海地区地面沉降情况,结合实际测绘工作中存在的测绘成果利用及高程测量时对精度和质量方面的影响,引出了一些在高程测量中容易被忽视的由于地面沉降因素所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GPS -InSAR合成方法用于地面沉降监测的可行性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技术在地面沉降领域的应用已日臻成熟并完善;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始但还未成熟,目前是研究热点。GPS—InSAR合成方法是将GPS高时间分辨率和InSAR高空间分辨率进行有效的统一,使两种技术达到互补,从而发挥各自的优势。本文指出了GPS—InSAR合成方法用于地面沉降监测的可行性,并对两种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西安地区开展GPS—InSAR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干涉雷达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传统的大地测量技术在日益严重的大范围地面沉降监测方面越来越显得难以胜任,新兴的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正好提供了一种大覆盖、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地面沉降监测手段。本文以天津地区为实验区,介绍并实现了 利用PS点的InSAR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pInfo的地面沉降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卫 《测绘通报》2001,(3):27-28,31
近些年来,地面沉降已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采用计算机等技术,可以对地面沉降进行适时,快速和准确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有助于得出沉降成因机理,提出处理措施。本文论述了沉降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系统主要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卫东  张海荣  冯启言  孟磊 《四川测绘》2007,30(5):195-197,220
本文将灰色Verhulst模型引入地面沉降的研究之中,根据某地面沉降观测点的近20年数据建立地面沉降发展模型,并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地面沉降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温州市永强平原地面沉降监测网的建立过程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地面沉降速率逐年减缓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为有关部门防治地面沉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首先,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向前来参加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座谈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温家宝总理关于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交流经验,理清思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他地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的会议,是贯彻落实的会议,是交流座谈的会议,是推进工作的会议。下面,我先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认清形势,增强…  相似文献   

18.
应用遥感卫星雷达干涉测量进行城市地面沉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利用遥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及差分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针对近年来国外雷达干涉测量在地面沉降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国内大中城市进行地面沉降监没应用的可能性,对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获取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这种方法目前的进展及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潍北平原地区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该文通过长序列地面沉降监测资料全面掌握了该地区地面沉降现状,为该地区地面沉降的预防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利用SBAS-InSAR技术对潍北平原地区2017年8月-2019年10月期间的Sentinel-1A数据进行了处理.基于水准测量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验证,获取了该区域的地面沉降时空分布特征,对沉降典型特征点的时序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7-2019年间最大沉降速率超过50(mm·a-1)的区域主要包括寿光市羊口镇、营里镇、侯镇,寒亭区大家洼镇、央子镇以及昌邑市龙池镇;地面沉降受地下水超采的影响较为显著,地面沉降漏斗与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许多城市的地面建筑和地下水开采在迅速地增加。致使这些地区的地表负载量和地下支撑力发生了逆反性的变化,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下沉,给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进一步查清地面沉降的形成机甄及时开展地面沉降对经济影响的估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