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青海达日地区发育了多条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带,以NW—NNW向和近SN向为主。通过航卫片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发现,达日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新活动性尤为显著,其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至今部分地段仍保存了清晰的1947年达日7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其破裂样式具有分段性和多样性,反映了局部构造应力的差异。达日地区作为典型的活动构造区,是研究新构造运动与地貌响应的理想场所。因此,文中采用ASTER GDEM V2数据提取了该地区的水系网络和亚流域盆地参数,计算了亚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和积分值(HI值),讨论了其构造活动性及地貌响应的关系。区内黄河的6个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亚流域盆地均处于地貌演化阶段的"壮年期",其演化过程表现出很好的同步性,反映了区域性构造隆升或沉降作用的总体结果。而且,区内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分布特征表明,HI低值分布与第四纪断陷盆地和河谷盆地范围相一致,反映了局部不同构造沉降和侵蚀作用的结果;HI高值则主要出现在达日地震地表破裂带由NWW向NW转向的部位,以及早侏罗世与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体分布的地方,也很好地反映了局部构造作用的变化和地层岩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宫悦  王宇玺  梁明剑  龙锋  赵敏 《地震》2020,40(4):90-102
地震序列类型能够直观地反映构造应力场环境、 地震构造及孕震环境介质的差异性。 主—余型地震多发生在相对均匀的介质环境, 而前—主—余型地震及震群型地震往往发生在复杂的构造环境。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的6.0级地震余震活动总体呈NW向分布, 其南东段的余震呈相对单一的NW向条带状, 而北西段的余震活动呈现丛集的特征。 两段的地震序列类型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南东段地震序列为主—余型, 序列衰减速度较快; 北西段地震序列为震群型, 序列初期衰减非常缓慢, 余震丰富。 此次6.0级地震序列发生在长宁—双河大背斜上, 该复式背斜主要由多个次级褶皱构造和不同走向的伴生断层组成, 结构复杂。 长宁6.0级地震序列的分段性特征表明, 该地震序列不是发生在单一的断裂构造上, 为多个构造级联破裂所导致的复合型地震序列。 此外, 序列北西段余震的深度逐渐变深, 可能预示着该区域受华蓥山断裂带活动的影响, 地震序列对华蓥山断裂带未来地震活动的影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从卫星影象探讨西藏地震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地卫星影象表明西藏地区存在一系列活动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新生盆地和火山活动都十分强烈。从卫星照片中的线性构造及其组合特征分析,西藏高原具有三种不同的构造组合,雅鲁藏布江以南多为近东西向线性构造,为强烈挤压的形变特征,中部多为连续分布的透镜状构造,反映了地壳物质塑性流动的形变特征,羌塘高原则为共轭破裂的形变特征。这些特征客观地反映了西藏高原各块体之间的力学性质和介质条件的差异,也控制了西藏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盈江及邻近区域地震构造背景、新构造运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等的基础上,从2011年盈江5.8级地震烈度等震线、地震序列、地表形变带和震源机制解等方面,初步分析了本次地震的构造活动特征.结果显示,盈江5.8级主震与北东向大盈江断裂左旋走滑活动密切相关,前震和主震序列则反映出北东向大盈江断裂与近南北向苏典—盈江断裂共轭破裂活动的特征.通过区域历史地震概况和5.8级主震前后的地震活动情况,初步探讨了盈江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认为群震是盈江地区地震活动的一大特点,5.8级地震的发生则是2011年年初4级群震继续增强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新疆独山子山前活断层和活褶皱及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海之  陈杰 《内陆地震》1990,4(2):97-106
本文初步研究了新疆独山子山前活断层、活褶皱构造。这些表层构造有着不同性质的地表变形,是多次古地震活动的反映。文中将这些古地震遗迹分为四期,并计算了该断层带的地震复发周期和平均位移速率。  相似文献   

6.
1654年甘肃礼县8级地震发震断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654年礼县8级地震的发震区地处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发育多条活动断裂。礼县8级地震发生在黄土覆盖区,距今约370年,受自然侵蚀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地表破裂带和次生灾害现在已经难以分辨。为此,文章收集整理了1970年以来的地震台网和流动台网观测资料,基于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经过联合反演计算,研究1654年礼县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研究根据岷县—礼县—两当一线的小震活动分布,推测存在"岷县—礼县—两当断裂",可能是1654年礼县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但仍需野外地质工作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地壳构造运动动平衡调整观点研究了1989年山西大同--阳高地震的地震构造背景,发展过程与区域地震活动的趋势,认为大同--阳高6.1级地震打破了山西境内174a无6.0级地震的相对平静,敢是继1966年至197年中国东部高地震活动之后动平衡调整激发新的地震构造活动失稳在华北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采用截至2013年底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计算,提炼了祁连山—海原—六盘山、西秦岭主要构造断裂及分段的正逆断垂向活动综合指标,对强震尤其是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震前中短期异常,及与周边大震孕育—发生或影响的可能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级左右地震前相关构造及其附近中短期异常明显;综合指标对与周边8级特大地震孕育—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大尺度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也有一定程度反映。(2)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震前西秦岭构造北—西部至六盘山断裂综合指标异常显著且集中,发震的西秦岭构造短期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疆中强震前地震活动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新疆发生7级地震的主要地震活动特征是震前2年新疆4级地震增强,震前1年新疆4级地震平静;②新疆发生6级地震的主要地震活动特征是,在不同时段的增强背景下,构造带4级地震活动经历增强—平静过程,不同构造区震前3个月震源区的活动具有各自的特点;③对强震而言,地震活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与构造有较好的关联。4~5级地震的孕震影响范围远低于7级地震,地震活动的强弱更多的与所处的构造带相关,反映了区域应力场对不同量级地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结合青藏高原的块体构造和中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对巴颜喀拉地块东部区域的震源机制解进行分区域计算,得到不同区域的应力场状态,证实了巴颜喀拉地块"东逸"的理论力学背景。根据块体构造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分析,对不同区域的地震性质及应力状态的形成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断,并对汶川8.0级地震的构造影响进行阐述,表明在一些块体的边界区域,虽然位移速率较低,但仍有可能发生较大地震。  相似文献   

11.
体极化介质激发极化法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根据实验结果和对体极化介质激发极化机理的分析,并由极化率的定义出发,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方法,提出等效电阻率概念。其次,根据位场的叠加原理,给出在稳定电流场中二次极化场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然后,根据电量不灭定律,提出稳定电流场中二次极化电流密度法向分量连续的边界条件式。最后,给出几种典型条件下的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study of longitudinal stream profiles of rivers of the Midcontinent (rivers tributary to the Mississippi) and Atlantic and East Gulf Slopes has revealed five types of longitudinal profiles: (1) Overall concave-upward profiles with or without long constant slope segments; (2) convex upward, for example, the Missouri River has a profile that has a constant slope for its lower 560 miles and then is convex upward with constant slope segments to a point beyond the Yellowstone River junction; (3) concave-upward irregular, ungraded, low-gradient profiles (Ohio and Tennessee Rivers); (4) irregular unsegmented and steep profiles, such as shown by the Delaware and Savannah-Tugaloo Rivers; and (5) irregular ungraded, steep-gradient profiles that are concave-upward in the upstream reaches and downstream convex-upward, for example, on most of the Atlantic Slope and East Gulf Slope Rivers above the Fall Line. Constant slope profiles occur where the last type of rivers flow across relatively weak Coastal Plain sediments and also inland on the Coosa and Oostanaula-Conasauga Rivers. The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lantic and East Gulf streams lend support to the hypothesis of multiple erosion cycles in the Appalachians.  相似文献   

13.
14.
青藏高原西北缘地球动力学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剑东 《地震地质》1996,18(2):119-127
从新构造单元划分、活动断层、活动褶皱、地壳升降运动、地震活动及新生代火山活动等方面论述了该地区的新构造及现代构造运动特征,最后讨论了该区和青藏高原形成的地球动力学问题。认为青藏高原在其形成过程中既有印度板块的向北俯冲和碰撞作用,又有塔里木块体的向南楔入,既有高原物质向外扩展作用,又有周边拗陷向高原内部渗透作用,所以青藏高原的岩石圈是处于一个四面受压,上出下入的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5.
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速度模型)的精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龙生 《华南地震》1994,14(1):44-47,59
利用166次地震资料,通过3种地壳速度模型的对比,按照规定的评判原则,对《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速度模型)对福建及其邻区的地震定位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地壳模型(走时表)比J-B模型(走时表)更适合于本区地震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地形对大地电磁测深(MTS)资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形影响是山区MTS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做了理论分析并用均匀半空间表面二维地形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形影响不仅与MTS资料的种类、极化模式、场源电磁波周期及测点位置有关,而且还依赖于不同的地形形态和尺度。此外,还根据悬崖模型计算,给出了关于地形影响范围的估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study of various problems of river-improvement and river-utilization is the measurement of amount of sand and gravels transported by water.

However, to this date, no definite methods of the measurement have been discovered. The author found a new method of this measurement using a tiltmeter (with horizontal pendulum of Zöllner suspension).

Applying this method, it is able to measure sediment load (bed load and suspended load) both at the time of low-water and flood. Also through this method, it is possible to observe and self-register variation of the rate of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continuously in such a case as other methods are not useful.

The test observation at Sukumo-gawa, Hakone-machi, Ashigara-gun, Kanagawa-pref, from September 1953 to November 1954 performed by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el was successful.

Thus, this method has been put in practical use at upper stream of Katashina-gawa in Tone-river system, Gumma-pref, since July 1956.  相似文献   

18.
杨修信 《内陆地震》1989,3(2):120-128
本文讨论了在钻孔应力(应变)相对观测中,互成45°夹角元件测值间的关系,以及利用其测值推断测区附加应力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In the inductive method of prospecting, information on conductivity and size of conducting ore-bodies located in non-conducting host rocks, can be conveniently obtained by studying amplitude-frequency relation or amplitude-phase relation of their response with the help of suitable Master-curves.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in the laboratory on the scale-model method show these Master-curves to b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rimary excitation and the shape of conductor. Cases of sphere, plate and disc in uniform field, field of line source and dipole field have been studied with an Amplitude-Phase Meter specially constructed in the laboratory for this purpose.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边界是参考椭球面的Laplace方程Dirichlet边值问题的求解,在O(ε4·T)精 度下给出了参考椭球界面上扰动重力位Dirichlet外问题的积分解式. 该结果理论上优于目 前常用的球近似下的积分解式,从而为研究物理大地测量中边值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