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我国砂质海岸资源非常丰富,但随近些年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不断开展,砂质海岸的资源与功能遭到不同层面的破坏,其中海岸蚀退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阐述砂质海岸资源利用中所呈现的问题,提出相应保护措施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微塑料(粒径5mm的塑料)作为海洋环境中一类新型污染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从微塑料来源、分布和生态影响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海洋微塑料研究的进展。结果表明,海洋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在阳光、风浪和海流等作用下的海上塑料垃圾的分解,陆源塑料垃圾输入、海上船只塑料垃圾的丢弃、水产养殖业漂浮装置的废弃等是海洋中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海洋微塑料分布呈全球化趋势,近岸、大洋、深海和极地都有微塑料的存在,已有研究表明深海是微塑料的主要汇集区。微塑料不但会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还会影响一些海洋生物的产卵量和繁殖能力,甚至会引起某些海洋生物的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微塑料自身含有和表面富集的污染物会在水动力作用下影响污染物的全球分布并对海洋生物产生复合毒性影响。为减少海洋塑料垃圾,控制海洋微塑料污染并为污染防治提供支撑,保护海洋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今后的研究方向将主要包括:不同粒径微塑料的快速分离和在线鉴别方法的建立;水动力对微塑料全球迁移变化的影响;微塑料复合毒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效应及机制;管理和技术体系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  相似文献   

3.
海洋前沿     
1南大洋的碳吸收能力超出预期在南极洲周围的南大洋,深层海水上升到表层时可以吸收大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携带这些二氧化碳再次沉入海底,直到几百年后再次上升。因此,科学家一直在密切关注南大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早期直接测量海水含碳量的研究认为,南大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占所有海洋吸收量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以来,山东省砂质海岸遭受愈来愈强烈的侵蚀,平均侵蚀速率为1~2 m/a,局部和短期可达4.7~6.0 m/a。通过分析认为,侵蚀的原因主要包括入海陆源泥沙严重减少、人为大量采取海滩沙及不合理的海岸工程的影响。多年来,山东省为抑制海岸侵蚀采取了多种对策,包括大量修建顺岸坝、丁坝等海岸工程遏止砂质海岸后退;抛沙养滩,对个别海滩重塑;严禁滩面和近滨采砂。综合评价以上3种方案的效果,并对海岸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洋前沿     
《海洋世界》2021,(3):4-11
过周末的感觉,来自埃克斯茅斯海湾和宁格鲁海岸世界遗产保护区的希望之地。科学家警告称,全球冰川融化的程度正在接近气候变化最糟糕的情况。来自利兹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以及数据科学专家Earthwave所领导的一个团队首次以卫星观测数据为数据源对地球范围内所有冰的流失展开调查,得到的结果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质灾害对海岛开发的影响显著,西沙群岛以13 km~2的海岛陆地面积管辖着约260万km~2的海洋国土。随着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成立,西沙群岛地区相关基础设施和海洋工程设施建设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文章从海岛海洋地质灾害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入手,选取西沙海域典型地区的海岸侵蚀和海底滑坡地质灾害进行了灾害特征识别及灾害机理分析,并提出了防护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西沙岛礁开发中的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说明:☆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海洋垃圾影响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8.
岩雪松 《海洋世界》2019,(1):104-107
一个来自荷兰大学学生的发明,一个长达600米的海洋垃圾收集器,将会在来年对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进行收集,它能够起作用吗?太平洋上存在着很多塑料垃圾,人们对垃圾的清除尝试从来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9.
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进展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并不断累积,对海洋生态产生严重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管理者、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是近10 a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但却发展迅猛,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发展较晚,与国际同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系统性的中文文献也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国内外进展进行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与世界同领域之间的差距,归纳提出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应从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时空分布、微塑料理化特性以及微塑料的海洋生态效应等三大关键问题加强研究,并围绕这些关键问题在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危害评估标准体系等方面不断规范和创新,以促进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海洋垃圾分布、组成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垃圾包括海上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在2010一2012年对上海市海洋垃圾实施了连续监测,结果分析表明,上海市海滩垃圾平均密度为14万个/km~2,塑料类的数量最多,约占63%。海滩垃圾以来源于人类海岸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垃圾为主,约占74%。约有95%的海滩垃圾是因为人类的陆地活动产生,随后进入海洋的。上海市海滩垃圾密度远高于文献记载的全球其他地区的海滩垃圾密度。监测海域未发现漂浮垃圾和海底垃圾。  相似文献   

11.
海洋功能区划理论体系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海洋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重新构建了由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岸保护利用规划组成的区划理论体系框架,其中,海洋功能区划由海洋自然属性确定,海岸保护利用规划在海洋功能区划基础上,由海洋社会属性确定,并对比分析了构建理论和现行区划理论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8,(4):5-5
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了“第七大洲”。而且,顺时针流动的海水还形成了一个可让塑料垃圾飞旋的永不停歇的强大漩涡。  相似文献   

13.
海洋功能区划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作为合理利用海域资源的保障,海洋功能区划将面临着新要求和新任务.因此,以满足海域使用管理新需求为导向,海洋功能区划应立足于体系不断完善.本文着眼于解决区划体系发展的实际需求,探讨了海洋功能区划政策导向,分析了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完善提...  相似文献   

14.
海洋植物谱系地理学虽然在国内受到的关注比较有限,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了解环境变动如何影响物种的多样性结构、生态适应和进化潜力等亦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首先对刊发海洋植物谱系地理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两本国际期刊《Molecular Ecology》和《Journal of Biogeography》进行搜索和筛选,从研究团队的...  相似文献   

15.
海洋垃圾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新兴话题,尤其是塑料垃圾对于海洋环境具有破坏性的影响。我国目前还缺少海洋塑料垃圾的统一管理机制,对海洋塑料垃圾的防治还未有专门的战略规划,使得目前的污染防治成效不甚乐观,因此,整合 各部门力量和资源,对海洋塑料垃圾防治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是关键。本文在对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海洋塑料垃圾政策搜集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从塑料的生产和使用、入海塑料垃圾的处理、海洋中已有垃圾的处置三方面与我国进行了对比,并从海洋塑料垃圾的法律体系、行动计划、全过程管控、监测防治技术、宣传教育手段和全球治理等方面为我国加强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海洋垃圾ABC     
说明:☆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海洋垃圾影响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开展海洋塑料垃圾的治理行动,文章在明确海洋塑料垃圾研究历程、特征以及总结颁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专门法律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存在的法律困境,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经验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海洋塑料垃圾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具有数量多、来源广、危害大等特征;目前我国存在缺乏专门针对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法律,相关制度责任主体不明、缺乏可操作性以及国际治理体系不尽完善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为顺利开展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行动提供法律保障,应出台专门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法律,设立调解委员会,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污染者负责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建立经营者责任制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优化国际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陆地和海洋中产生的海洋垃圾会在海洋中存在很长、很长的时间……每年都有数以吨计的塑料和其他垃圾被丢弃进河流、遗留在海滩或被倾倒进海洋。海洋垃圾不仅有碍观瞻,还会给人类和海洋生物造成危害。海洋垃圾会在海中存在很长时间。因此,让我们努力保  相似文献   

19.
城市被垃圾包围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随着人类抛弃型消费的愈演愈烈,不光城市陷入了垃圾的包围,就连湛蓝的海洋也没能摆脱这种困境……人类将各种废弃物投入海里的习惯由来已久,不过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废弃物的总量并不多,又是以可分解的有机物为主,尚不足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8,(8):9-9
德国科学家在马来西亚西部的热带雨林中发现,有7种小型哺乳动物在日常活动中食用发酵后的棕榈花蜜,这些花蜜的酒精含量接近啤酒。对于其中几个物种(如笔尾树翰)来说。棕榈花蜜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这意味着它们长期饮酒。棕榈花蜜在酵母的作用下发酵,之后被笔尾树购等动物利用。如果按照人类标准,这些树鼩摄入的酒精量使它们喝醉的几率可达36%.但它们却无任何醉酒迹象。从进化的角度看,树蛩句醉酒完全讲不通——热带丛林中危机四伏,喝醉后风险实在太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