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天津测震台网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天津市测震台网综合管理系统开发的背景,分析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方案,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就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解决方案,阐述了该系统的实现过程并将其加以应用,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考虑刚度及边界条件的短索索力求解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个非齐次边界拉索力学模型,基于拉索线性振动理论,推导了考虑拉索抗弯刚度及边界条件的拉索频率方程;根据双曲函数的数理特性对频率方程进行了合理简化,得到了实用的频率简化方程,提出了逆过程求解索力的方法和步骤,并探讨了不同支承刚度对索力的影响。设计了室内拉索试验模型并进行了27种工况索力试验,比较了不同工况下的计算索力与实际索力,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频率简化方程和逆过程求解方法的实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疆地震台网测震资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背景,分析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方案,及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后阐述了该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将其加以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震后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开展交通系统地震应急决策模型与方法研究,建立一套反映地震灾害情况下交通系统应急决策问题特点的方法和模型体系,为开发交通系统地震应急决策辅助支持系统提供模型支持,以实现震后交通调配决策的智能化。把双层规划方法、随机模拟方法以及模糊决策方法引入到震后交通应急调配决策的分析中,重点研究了基于交通系统畅通可靠性分析的应急决策优化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概述如下:(1)介绍了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及震后修正四阶段法,对震后应急交通需求的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震后应急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出了三阶段震后应急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分析了路桥单元的地震易损性,给出了路桥单元的震害等级,推导了路桥单元震害指数的临界区间,提出了路桥单元的地震影响修正系数区间,进而建立了震后路桥可能通行能力的评估模型;对路网容量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震后路网容量的计算过程。(2)介绍了单元可靠性和交通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阐述了道路网络的布局形式及其性能,分析了交通系统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利用不交化最小路集法对震后交通系统连通可靠性进行分析;依据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标准,定义了震后公路服务水平阀值,引入了蒙特卡罗法,分析了交通系统的畅通可靠性,进而提出了基于服务水平的交通系统畅通可靠性评估方法,给出了评估标准,并构建了交通系统的畅通可靠性评估优化流程;为震后交通系统应急决策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科学的应急决策是震后救灾工作高效开展的有力保证,本文介绍了决策的基本概念、模糊决策分析方法以及数据标准化的处理方法;地震应急服务点选址决策是地震应急救援决策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地震应急服务点选址问题的不确定性,介绍了直觉模糊数和区间直觉模糊数的概念,在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提出了它的排序规则;构建了约束中含有区间直觉模糊参数的地震应急服务点选址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数排序规则的模型算法。(4)建立了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单服务点多需求点应急调配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法;论述了用区间数形式描述地震应急物资调配决策信息的可行性,推导了区间数可能度的算法,改进了区间数可能度矩阵,定义了基于区间数可能度的最优调配系数,构建了基于区间数可能度的单服务点多需求点应急调配优化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求解过程;考虑到震后应急物资调配是基于时间链的动态过程,假设调配至应急需求点的物资是被连续消耗的,进而建立了基于双层规划的多服务点多需求点应急调配优化模型,给出了双层规划问题的动态优化算法;构建了基于交通系统畅通可靠性分析的配流优化决策方法及体系。(5)引入设定地震法,对交通系统地震应急决策模型与方法进行理论集成研究,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地震应急物资服务点选址决策优化方法、基于畅通可靠性分析的震后交通应急调配决策优化方法,并进而构建了基于设定地震的交通系统地震应急决策优化方法及体系,实现了交通系统地震应急决策理论的集成;并以宿城区县乡道路网为研究对象,引入设定地震法,对模型、方法及决策优化理论进行了模拟应用。  相似文献   

5.
公益广告有效地引导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但防震减灾公益广告宣传模式研究相对缺失,本文根据防震减灾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调查分析了防震减灾公益广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防震减灾公益广告宣传模式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质心频移的无线电波透视层析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质心频移的基本理论,在频域内对信号质心频移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表明,接收信号的质心频率向零点发生了明显的漂移,验证了质心频移理论的正确性.对正方形异常体模型进行了频谱分析,可以看出穿过异常体的信号的振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正演模拟得到的数据,利用质心频移法对模型进行了层析成像,成像结果基本反映了异常体在模型中的位置,验证了质心频移法探测工作面异常体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油缸间隙式粘滞阻尼器理论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文首先研究了双出杆油缸间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构造,讨论了不同类型粘滞流体的特性;;然后,在幂律流体本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粘滞阻尼器的阻尼力计算模型;;最后,设计制作了两个粘滞阻尼器,进行了详细的性能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了阻尼力计算模型的幂指数。  相似文献   

8.
油罐间隙式粘滞阻尼器理论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研究了双出杆油罐间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构造,讨论了不同类型粘滞流体的特性、然后,在幂律流体本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粘滞阻尼器的阻尼力计算模型;最后,设计制作 了两个粘滞阻尼器,进行了详细的性能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了阻尼力计算模型的幂指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际、国内在地壳上地幔介质各向异性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回顾,交待了宁夏地区的构造环境,阐述了本文所采用的上地幔各向异性分析方法的原理,介绍了地壳各向异性产生的机理并选择了适当的分析方法,首次系统得到了较好的宁夏地区地壳上地幔各向异性测量参数,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地震应急预案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大庆油田地震应急预案情景分析模型,着重分析了大庆油田重要建筑物和特殊结构的分布和危险性,模拟了生命线工程、生产系统受损及次生灾害引发的灾害场景,并对灾害损失状况进行了情景模拟。在GIS平台上可视化表达了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展示了地震应急预案实施的情景,检验了预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国内外287次5级以上的实际地震记录,研究了地震动有效幅值的不对称性特征及其规律。分别用有效幅值不对称比和有效幅值作用次数不对称比来描述地震动的不对称性,统计结果具有规律性,并提出了其估计公式。结果表明:地震动有效幅值不对称性和有效幅值作用次数不对称性特征明显,幅值不对称比的平均值不受震级影响,但与截断比呈非线性递增关系,截断比小于1/3时不对称比在1.07~1.20之间,截断比大于1/3时不对称比在1.13~1.96之间;有效幅值作用次数不对称比的平均值不受震级影响,但与截断比呈非线性递增关系,截断比小于1/3时作用次数不对称比在1.04~1.31之间变化,截断比大于1/3时作用次数不对称比在1.22~1.80之间。  相似文献   

12.
紧急救援有关问题的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首先简要回顾了紧急救援的发展过程;简述了与紧急救援有关的一些概念;讨论了城市搜索与救援、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两个概念的由来和区别;回顾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设计并提出了地方救援力量建立的原则。最后是关于紧急救援未来发展的思考,并对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2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其中原发性肝癌41例,32.8%,转移性肝癌21例,占16%,肝囊肿者41例,占32.8%,肝海绵状血管瘤19例,占15.2%,肝脓肿2例,肝结核和肝肉瘤各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CT检出率为腹部CT检出率的19.75%,CT是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土体动力一维非线性本构关系是场地及地基动力响应、土工数值分析的关键。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对其分析方法、等幅循环荷载到不规则荷载的扩展及应用规则、试验阻尼比的等效、滞回曲线形状等核心问题进行剖析、评价和探讨,并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着重介绍了最近研究结果。最后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内阻尼器工程应用越来越多,阻尼器生产和应用时需要进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中国和欧盟均制定了阻尼器产品检验标准,但在检测参数、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参数的检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通过比较研究,指出中欧阻尼器检测标准的异同点,并分析各自的特点。以应用量较大的位移型软钢阻尼器和速度型黏滞流体阻尼器为例,比较中国和欧盟检测标准的异同点,内容包括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提出一些对现有检测标准的改进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打桩公式法和应力波动法(如CASE法),作者提出:用重锤或小型火箭筒一次冲击桩顶,用桩顶附近的检波器记录振波图和检测静、动位移,通过实测冲击能(总能量)转换系数、波动和振动各自消耗的能量等各物理量,测定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利用振波图计算力(P)和位移(S)动态关系曲线、确定屈服点。并利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动测结果和确定动静PS曲线的相关常数,进而确定与承载力相应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首都圈32个卫星台站的概况和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阐述了数据采集器参数设定的有关问题,同时给出了不同类型地震仪测震观测技术指标。从原理上探讨了地震仪观测灵敏度和传递函数的测定方法,并对32个卫星传输台站传递函数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Debris-covered glaciers are prone to the formation of a number of supraglacial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generally speaking, their upper surfaces are far from level surfaces. Some of these features are due to radiation screening or enhancing properties of the debris cover, but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of the consequent surface forms are in their infancy.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formation of “ice sails”, which are regularly spaced bare ice features which are found on debris-covered glaciers in the Karakoram.  相似文献   

19.
New approximate formulas are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structures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panel zone flexibility and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everal structures with various earthquake resisting systems are idealized as prismatic cantilever flexural-shear beams. Floor masses are considered as lumped masses at each story level and masses of column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cantilever beam.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is considered as axial and rotational springs, whose potential energy are formulat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overall potential energy of the structure. Subsequently, natural frequency equations are derived on the basi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principle. The effect of axial forces on natural frequency is also considered in the proposed formulas. Using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natural frequencies are computed using a simplified method with no complex numerical modeling. The proposed formulas are verified via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Close agreement between the results from these three approaches are observed.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panel zone flexibility, continuity plates and doubler plates o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buildings a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20.
层析成像新算法及其在工程检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走时和振幅的层析成像反演涉及大型稀疏矩阵方程的求解,当矩阵严重病态时,目前流行的正交分解型迭代算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成像效果.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LSR算法,即带阻尼的LSR迭代算法,它应用在北京机场高速公路桥墩施工质量检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