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毫州盐渍土的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安宁 《安徽地质》2006,16(1):55-60,65
盐渍土是气候,地貌、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因素综合影响的工程地质灾害,本文在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槽探、水样(水化学分析)、土样(土壤含盐量分析、土壤毛细水试验)等综合方法,分析了亳州盐渍土灾害的危害性及对农业生态系统、公路建设的影响,同时,考虑到人为和环境地质因素对盐渍土的影响,圈定了盐渍土的潜在威胁区,从而,预测了盐渍土的发展、演变趋势,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盐渍土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宁地区建设在黄土状盐渍土上的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黄土状盐渍土地基处理方面的常用方法,在工程建设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说明地质环境的变化对盐渍土工程特性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些地基处理方法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环节所在,对因地制宜的选择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法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1 .论坛论题(1)青藏高原构造活动与地质环境 ;(2 )西北地区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3)深埋长隧道工程地质问题 ;(4 )特殊土 (黄土、高原冻土、沙漠土、盐渍土、膨胀土 )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问题 ;(5 )重大工程中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黄河上游水电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城市建设工程、干线公路工程等 ) ;(6 )信息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7)新材料与新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8)中国工程地质 80年与未来展望 ;(9)其他重大工程地质问题。2 .论坛征文(1)征文范围凡围绕上述主题撰写写的学术论文均在征文范围之列。(2 )论…  相似文献   

4.
为了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 80周年 ,充分发挥工程地质在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决定于 2 0 0 2年 10月在西安举办“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的委托 ,本次会议由长安大学等 14个单位举办 ,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协办。会议的主要议题 :(1)青藏高原构造活动与地质环境 ;(2 )西北地区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3)深埋长大隧道工程地质问题 ;(4 )特殊土 (黄土、高原冻土、沙漠土、盐渍土、膨胀土 )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问题 ;(5 )重大工程中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黄河上游水电…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环境地质调查资料,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沿线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条件进行概述。筛选出影响环境地质系统质量优劣因素,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四类因素作为评价因子。从单环境评价中,求取综合指标,利用模糊评判模型进行环境地质现状综合评价。然后再进行调水对环境产生的正、负环境效应分析,寻找可变因素,从而进行环境地质影响评价。评价结果是,沿线环境地质现状较差,调水后产生的正环境效应大于负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6.
随季节性变化的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结构有显著的影响。为降低盐渍土对环境温度的敏感性并将其应用于工程中,提出以石灰、粉煤灰和改性聚乙烯醇(MPA)为固化材料的联合固化方法。先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和微观扫描试验评价固化效果,构建固化材料的参数范围,再将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正交试验相结合,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明确最佳组合参数。结果表明:石灰+粉煤灰+MPA联合固化有助于提高盐渍土的强度,联合固化盐渍土的UCS为1 130.25 kPa,是盐渍土(218 k Pa)的5.18倍;联合固化盐渍土的冻融强度满足工程规范(JTG 3430-2020)要求。冻融循环作用下联合固化盐渍土的UCS稳定值为700k Pa,且3次循环后的波动范围在5%左右。适宜配比下联合固化盐渍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3次冻融循环后为208.2 kPa和38.56°。各因素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养护时间、石灰掺量、MPA掺量、干密度、含盐量和冻融循环次数,随石灰、粉煤灰和MPA掺量的增加,联合固化盐渍土强度增大并趋于稳定,固化参数的优化可有效弱化冻融作用对滨海盐渍土的影响。结合抗压及抗剪强度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尚彦军  李世煇 《地质论评》2013,59(1):113-121
当前我国一系列大型地质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预报和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需求,使工程地质学面临综合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有关学者提出大成综合理论,从源头上综合了专家的多源知识,从理论上凝炼了工程地质学高度综合的特点.以大成综合理论为基础,作者提出将众多因素相互作用进行观察、判断和测试,建立关系矩阵并加以权重分析和活跃强度等运算,提出了表征工程地质多因素作用关系简便可行途径.其研究难点在于综合认识地质条件的原生、次生和工程作用下的变化.总结复杂地质条件下国内外地质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自然演化和工程扰动下岩体结构动态控制观(DDC).结合工程场地规划和比选,以工程地质分区(EZI)、综合适宜性(CSI)、加固需求度(DRD)等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发展工程施工乃至运行扰动作用下的岩体结构控制论,更好地服务于地质工程与环境和谐的高层次决策目标.复杂地质条件下工程实践说明了DDC提出的科学合理性,以及解决复杂性问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固化剂对盐渍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固化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盐渍土路基产生的盐胀、翻浆、冻胀、淋溶与湿陷等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结合已建工程路基病害和拟建铁路工程的重要性,归纳了改良盐渍土的常用方法. 分析了土体固化剂从单一传统型到离子型再到新型高分子等复合型的发展趋势,从化学角度讨论了盐渍土固化的机理,并就固化盐渍土的微观机制、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盐渍土路基填料固化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将多种固化方法及固化剂对盐渍土路基进行综合固化.  相似文献   

9.
荆继红  韩双平 《地球学报》2001,22(4):380-383
土壤水取样技术在环境地质研究领域,特别是包气带污染质迁移,集聚研究,浅层地下水的污染预测与防治,盐渍土改良及农业生态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而,以实验资料为依据。研究了土壤水取样技术某些重要应用基础问题,重点描述了土壤水取样器在4种不同岩性中的土壤水提取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岩性中的土壤水提取量与土壤吸力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相关方程,以及对影响土壤水取样速率和取样量主要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会议时间2 0 0 2年 10月 10日~ 14日 ,10日全天报到 ;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9日报到 10日开专业委员会会议。报到地点西安市渭水园渡假山庄 (详见 3号通知 )参会费用4 0 0元 /人 (不含住宿费和考察费 ,研究生减半 ) ,报到时交费。会议主题(1)青藏高原构造活动与地质环境(2 )西北地区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3)深埋长隧道工程地质问题(4)特殊土 (黄土、高原冻土、沙漠土、盐渍土、膨胀土 )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问题(5 )重大工程中地质问题分析 (黄河上游水电工程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城市建设工程 ,干线公路工程等 )(6 …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环境演变与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年丰  汤洁 《第四纪研究》2005,25(4):474-483
松嫩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之一,百年前还是一个水草丰盛的大草原,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盐碱化十分严重,盐碱荒漠化发展迅速,许多地区经20~30年就变成了不毛之地。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地质历史背景,然而,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文章以地质历史的演变为基础,从气候因素、人文因素和全球变化等多种因素对松嫩平原苏打盐分的来源、分布与富集规律及盐碱化、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开展综合研究。应用TM卫星遥感数据、3S技术及环境模拟技术对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的分布、扩展进行量化研究,并首次进行了松嫩平原的盐碱荒漠化评价,揭示了该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性。从而为振兴东北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信息,为松嫩平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倾斜细土平原盐渍土分布规律及盐胀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倾斜细土平原盐渍土分布规律及盐胀性,盐类分布在平面上呈不连续性和不均匀性,中游以硫酸盐、亚硫酸盐为主,向下游逐渐变为以氯盐、亚氯盐为主,盐胀作用也由强变弱。  相似文献   

13.
薛海林 《矿产与地质》2010,24(3):275-279
文章通过青海诺木洪—格尔木高速公路盐渍土路段勘察实例,指出了公路盐渍土勘察中应注意的事项,分析了高原盐渍土的成因,提出了盐渍土的重要物理力学指标、盐渍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等。为西部高速公路勘察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对高原盐渍土勘察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银川平原普遍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文章对银川平原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及潜在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利用Landsat 8 OLI数据与野外实测数据,选取地面高程、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植被指数、盐分指数及干旱指数为预测指标并提取指标值建立数据集,结合野外实测样点数据,建立基于异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神经网络算法的盐渍化灾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建立预测模型时,选择Radial Basis Funciton作为模型的核函数,c=100且g=3时预测精度最高可达85%;(2)研究区轻度盐渍化土壤面积约854 km2,中度盐渍化土壤面积约985 km2,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约231 km2,主要分布在平罗县西大滩、银川芦花和吴忠苦水河地区;(3)银川平原北部的土壤盐渍化情况较严重且多分布于耕地周围的撂荒地以及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耕地资源中土壤盐渍化状况较严重,应注重耕地的合理灌溉与排水,增加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性。  相似文献   

15.
疏勒河上游地区土壤盐渍化现状与综合治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疏勒河上游地区位于昌马洪积扇的滞水相地带,分布有大面积的盐渍土,随着疏勒河流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对于盐渍土的开发利用也进一步加强,通过对盐渍土类型及其分布特性的调查,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An investigation of soil saliniz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Nanshantaizi area (Northwest China) with WET Sensor. This device can measure such soil parameters as bulk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ater content, and the pore wate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at are important for soil salinization assessments. A distribution map of soil salinization was produced,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oil salinization and its processe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study shows that moderately salinized to salt soils are mainly observed in the alluvial plain, where groundwater level is high and lateral recharge water contains high salinity. Nanshantaizi is covered by slightly salinized soils. The soil salinization distribution estimated by WET Sensor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levels of salinization. Soil salinity in Nanshantaizi is mostly of natural origin and accumulated salts could leach to deeper soils or aquifers by water percolation during irrigation. Groundwater evaporation, groundwater level depth and quality of recharge water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soil salinization in the alluvial plain.  相似文献   

17.
土壤盐渍化与竖井排灌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新疆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土壤盐溃化的形成过程、类型及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气候、土壤类型以及人为因素是土壤盐渍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塔里木河流域实施竖井排灌工程的成功实例,证明竖井排灌效果。通过对竖井排灌作用机理分析及其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研究,论证了在新疆地区采取竖井排灌工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竖井排灌和明渠排水相结合的灌溉方式,作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张涛  刘松玉  蔡国军 《岩土力学》2015,36(Z1):253-259
根据太湖地区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实测资料,通过现场原位取样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了太湖冲湖积相软土的压缩特性,总结出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化规律,研究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采用归一化指标得到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的沉降估算公式,同时对两种常用全过程路基沉降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太湖冲湖积相软土具有较强的结构性;相似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沉降差异较大,土体结构性是影响路基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归一化指标分析可得到不同路基处理方式下的简单沉降估算式;常用的全过程沉降量预测方法对于最终沉降量的预测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可综合分析预测结果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西北特殊气候环境下冻融作用是一种风化过程,反复改变着土体的微结构和物理性质,强烈影响着土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针对冻融作用对盐渍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不固结不排水直剪试验,开展了冻融次数、含盐量、基质吸力等因素对非饱和氯盐渍土?钢块接触面力学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含盐时接触面力学参数(黏聚力与内摩擦角)随冻融次数增加均先增大后减小,含盐时接触面黏聚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呈下降趋势,内摩擦角略有所增大;冻融前后接触面力学参数随着含盐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均存在含盐量阈值;未冻融时接触面力学参数含盐量阈值约为8%,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该阈值有所变化;接触面基质吸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大体呈减小趋势并最终趋于稳定,随含盐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基质吸力含盐量阈值约为10%;接触面剪应力?剪切位移分为线弹性变形阶段和强化阶段,竖向荷载较小时表现为弱硬化,未出现明显的应变软化现象。对接触面剪应力?剪切位移适用性模型进行评价发现龚帕兹模型能够与试验结果很好地吻合,据其建立了冻融作用的氯盐渍土?钢块界面力学模型,基于试验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