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广东山区开发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山区包括粤北山区、粤东北山区、粤西山区和海南岛中南部山区,山区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9.8%。广东丘陵和山地面积11.33万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89.4%;平原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占10.6%.按47个山区县统计,共有面积11.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3.7%。1983年山区人口达2007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广东山区在本省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指的川东,包括涪陵、万县两地区。总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60万。探讨本区的生态系统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对四川盆地平行岭谷和盆周地区,乃至我国亚热带山地丘陵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自然条件与生态学问题 从地貌上看,本区西部属四川盆地平行岭谷区,东部属盆周山地。区内山地占总面积51.5%,深丘占30.9%,浅丘和平原占17.6%。交通上,东部有长江三峡的夔门作入川的门户,南北有高山耸立作为四川的屏障。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东南山地位于104°06′—110°12′E,27°42′—32°36′N,包括达县、万县、涪陵、重庆、泸州和宜宾等6地市,总面积约11万多平方公里。地形上,北部为盆周山地,山地面积占90%以上;中部为平行岭谷区,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两者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6—62%,丘陵占37—42%,平原占2%。北部大巴山的海拔一般为1500—2000米,最高峰为神农架,海拔2767米。境内稻田面积约为2300万亩,一般分布在海拔  相似文献   

4.
伏牛山地合理开发利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伏牛山地是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和伏牛山的统称。它位于河南省西部,北接豫西黄土丘陵,东与嵩山山地相连,南邻南阳盆地,西抵陕豫境界。面积达2.4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4.8%;人口296.8万,占全省人口的4.3%。这里是河南省资源丰富、适合以林为主和开展多种经营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论贵州山地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是个切割高原,全省都属山区,因而贵州的山地开发实质上就是贵州的开发。 一、贵州山地基本特点 (一) 温和温润的岩溶山原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是一个高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间的岩溶山原。地势西部最高;中部次之,由此向南东北三面倾斜。全省分东中西三个阶梯,南北两个阶梯状斜坡地面。地处大斜坡,地面切割深。山地特多,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7%;  相似文献   

6.
我国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高原。在195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编著的《中国地貌区划》一书中,我国山区面积63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66.0%;我们所作的统计结果表明,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49.0万平方公里与67.6%,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库区,系指东起湖北宜昌,西至四川江津城西约10公里的长江段,南北到长江分水岭。境内包括川鄂两省宜昌、重庆等24个县市,土地面积62552平方公里,人口约2014万,人平土地面积0.31公顷余。 地貌分区以四川奉节为界,此界以东是川鄂接壤中山低山峡谷区,以西为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全区地形以深丘、低山和中山为主。山地面积占库区土地面积的85%,平坝只约占15%。  相似文献   

8.
河北山区跨省境53个县(市),土地面积94553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4%;耕地面积151.3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2.6%;农业人口1200多万人,约占全省农业人口的1/4;山区的木材、粮食、油料、干鲜果以及蚕桑、药材等,都占全省较大比重。开发利用好山区土地资源,对发展山区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及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等有深刻影响。 一、河北山区土地资源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质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河北山地基本上由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脉组成。全境构造复杂,岩性多样。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及石灰岩等组成。海拔多在2000m以下,中、高山占山区总面积的46%,相对高度多在500—800m,坡度20—40°;低山丘陵占36%,低山浑圆,河谷宽阔,丘陵区黄土普遍分布,切割  相似文献   

9.
平武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座落在岷山、龙门山和摩天岭三者交汇部位,是四川盆周山地西北缘向川西高山峡谷过渡的山区县。全县土地面积5967平方公里(895.0万亩总人口17.2万人(农业人口15.6万人),集中分布于谷沟两岸。  相似文献   

10.
1983年以来,我们对四川亚热带山区的农村产业结构作过一些调查。现据调查结果作如下论述。 一、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 四川亚热带山区包括盆周山地和川西南山地,海拔800—3000米。区内土地面积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9.7%。本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但农村长期低产缺粮,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  相似文献   

11.
一 豫南丘陵山区地处我国东部亚热带北缘,是河南唯一湿润亚热带山区。它包括淮河以南、南阳盆地以东的桐柏、大别山地丘陵区的14个县(市)。总土地面积26077平方公里,占河南土地总面积的15.6%。区内丘陵山地面积1968.8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0.4%,岗地面积828.65万亩,占21.2%,平原面积951.09万亩,占24.3%,水面163.13万亩,占4.1%。本区是一个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丘陵山区,因而对土地环境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一、特点和问题 开发武陵山区,首先必须搞清其特点和问题,科学地认识武陵山区。根据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和问题。 1.山多坡陡,红岩广布,水土流失严重。湖南省武陵山区包括湘西自治州和石门、慈利、桃源、怀化、沅陵、泸溪、麻阳、芷江、新晃9个县(市)范围,面积4826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2.8%。一是山多坡陡,地势起伏变化大。本区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山峦连绵。山原山地面积占70.6%,平岗面积仅占11.6%。坡度大于20°的面积  相似文献   

13.
我国疆土辽阔、陆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144亿亩),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土地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山地多,平原少。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海拔500米以下的土地面积仅占16%,500—1000米的约占19%,1000—2000米的约  相似文献   

14.
天目山位于浙、苏、皖三省交界处,主体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临安、余杭、安吉、长兴、德清等县境内。向西南方向延伸至安徽广德、宁国等县境,向东北伸至太湖之滨。山体呈西南——东北方向,延绵200—300公里的中山山地。主峰龙王山、东西天目山海拔1580m左右,最高峰位于天目山主体西端的清凉峰,海拔1787.4m,为东南沿海地区较高的一座山峰。 安吉县地处天目山北麓,三面环山。全县面积188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74.7%。人口40.9万人,农业人口占89.7%,人口密度217人/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地丘陵县。本县濒临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达地区、山地开发历史悠久,特定的山区自然资源生产了大量毛竹、茶叶、木材等农副产品。但长期以来,由于水土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山区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水土流失日益加重,不仅严重阻碍了山区经济发展,而且通过山地的下游效应,影响了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笔者依据天目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生产潜力,全面分析了山区开发利用中的不足之处,对于山地丘陵的合理利用方向和途径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省片麻岩类型山区面积约5000万亩,约占全省山区面积的42%。据专家测算,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该类型山地在我省的深山、中山和浅山丘陵区均有分布,其中,太行山面积约为1780.98万亩,燕山面积约为3000万亩。 片麻岩是一种古老的变质岩,易于风化,含有钾、铁、镁、钙等多种矿物成分,营养元素比较丰富,可以发育成肥沃的土壤。片麻岩类型山区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在 450~700mm,≥10℃积温为2300~4700℃,无霜期120~190天。水、土、热配合协调,为该类型山区的开发治理,发展林、果、粮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一、豫南山区概况 本文所讨论的豫南山区,包括固始、商城、潢川、光山、新县、罗山、信阳(县、市)、桐柏、沁阳、确山共11个县市,土地面积22391平方公里,人口68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2.7万人,分别占全省的13.62%、8.92%、9.14%。 本区位于东径112°50′~116°00′,北纬31°20′~33°10′之间,处于大别山和桐柏山北侧,南与湖北省毗邻,北与沿淮平原接壤,西为南阳盆地,东连皖西丘陵山地。地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全区土地构成,山地、丘陵、平地大致各占三分之一。因地处北亚热带边缘,  相似文献   

17.
赣江山地丘陵包括赣州,吉安两地区,萍乡、新余两市的全部,宜春地区的宜春市,宜春、万载、宜丰、上高县,共40个县市,总土地面积79173.16平方公里,人口1430万。 本区东为武夷山脉,西为罗霄山脉,南为大庾岭、九连山,北为江西省的腹地——鄱阳湖平原,三面环山,地势南高北低。区内有山地29052.17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36.69%;丘陵39253.00平方公里,49.58%;平原10867.79平方公里,占  相似文献   

18.
一、区域地质概况 河南省地处中原,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沉积岩分布面积约8.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0%,中、新生界分布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左右。发育有52个中新生代凹陷,其中有6个凹陷的主体部位不在本省。 (一) 区域构造 由于印支、燕山、喜山运动的发生发展,使中、新生代沉积有较大分割性,并呈现出断裂控制盆地沉积或是中生代发育的凹陷又叠置新生代沉积,使其结构复杂化(表一略)。  相似文献   

19.
依靠科技扶贫 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663.65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9.13%,全国有1564个县分布在山区,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山区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64%。在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信息闭塞,群众的文化水平低,科技知识贫乏,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人们的  相似文献   

20.
编后语     
本期主要刊登了山地土壤方面的研究论文,并侧重选编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土壤研究室(以下简称山地所土壤室),近年在紫色土退化、紫色土分类研究,以及山地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文章。 四川紫色土面积911.3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8.4%,不含紫色水稻土,下同)。紫色土耕地面积406.1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6.5%),其中严重退化的占37.1%,轻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