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当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地区陷入衰退与停滞时,少数几个地区的经济却呈复苏甚至增长的势头,这些地区在经济运作模式上的相似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由于它们和历史上马歇尔所描述过的产业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学者们将他们归为一类,称之为新产业区。本文对正在向纵深发展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作了简要的评述,并探讨了新产业区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背景与进展。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bility of society to develop and allocate water resources during a time of major drought and industrial growth. Water shortage in the upper Hunter became apparent between 1979 and 1983. Even the well watered Newcastle metropolitan area experienced domestic and commercial restrictions.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immediate problems in inland areas included temporary water restrictions, cessation of issue of new irrigation licences, institution of volumetric water allocation to agriculture and appeals for public cooperation. Government was placed under pressure to provide sufficient industrial water, maintain supplies to agriculture and distribute water resource information to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 decision makers. Major regional water planning initiatives were almost as slow to eventuate as those for social infrastructure provision. Such crises are likely to recur. Questions remain as to the desirability and sufficiency of current allocative mechanisms to cope with the future diversity of water needs.  相似文献   

3.
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现状及对提锂产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国正处在环境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应对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同时,锂资源储备和提锂技术直接影响到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经过二十年开发,目前已形成一套成熟的选择性离子迁移分离提锂技术,并经过了产业化和工业应用验证,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产业化具有绿色、高效、低能耗、低物耗、低产品成本、高纯度等特点,技术通用性好,可推广应用到青海、西藏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区以及南美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等高镁锂比盐湖中锂的分离提取,在高钙镁地热水、油(气)田水提锂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云南民族地区城市化与产业集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民族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与城市化密切相关,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现出了它独特的优势,所以正确认识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是云南民族区域要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的关键.产业集群与城市化是耦合发展的,在分析云南民族地区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云南必须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互动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云南城市化发展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讨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增强经济体对冲击的抵抗能力,并提高冲击后的复苏成效。因此,论文从自身对比的纵向角度剖析了江苏省经济韧性水平,并通过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其多年投入产出表以明晰产业结构变化状况与经济韧性作用机理,得出以下结论:① 从自身对比的纵向角度而言,江苏省经济韧性在经济危机冲击中呈现出“高—低—中”的状态;② 核心行业及其关联占据了产业网络结构中的主要位置,通过刺激现有核心行业能够实现经济体的高韧性;③ 发掘并扩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有效提升经济系统的综合韧性,其内涵在于以更强的增长中和、弥补衰落;④ 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可以理解为经济体在面对冲击时,通过放弃网络边缘行业以集中发展要素维系其核心行业架构的正常运转,传统核心行业的受损状态与新型行业成长速度共同决定了区域经济韧性发挥效果。  相似文献   

6.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与工业地理学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效民 《地理研究》1992,11(3):101-107
工业生产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阶段性变化,并在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空间特征的变化上表现出来。80年代以来,这种变化突出表现为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区位的影响日盆增强以及工业生产组织的国际合作的扩展,这种变化导致了工业地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革新拓展。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广佛都市圈工业空间拓展的基础条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运通 《热带地理》2004,24(4):341-345
回顾广佛都市圈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工业发展区位商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对其工业类型、工业企业规模和工业行业等分析工业空间拓展基础条件,由此把握圈域内的工业体系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现状特点,提出了新发展背景下工业空间拓展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8.
张雷  张文尝  李洪舰 《地理研究》1998,17(4):360-356
长期以来,我国地区工业及布局发展习惯于以产值增长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其结果造成了普遍的重复建设和大量的资产浪费。处于对这种传统思维模式的反思,文中以资本的实际运营效益为中心进行了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发展与布局调控研究的探讨,以期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多尺度视角下的产业价值链与空间升级研究框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出口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驱动下,中国积极加入全球化进程并快速实现产业升级。进入21世纪后,在面临成本上升和制度环境变化等诸多危机和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这从根本上重塑了产业组织和空间结构,改变着中国制造业在地方、区域乃至全球出口市场中的角色功能和影响力。基于文献分析,论文将产业升级划分为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2种模式,并分别从全球、国家、区域、地方、企业等多尺度视角下探讨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机制及其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现象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是产业升级的2个侧面,综合两者的分析框架能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产业升级的现状;② 中国产业在升级模式上体现了复杂多样性,已有研究关注的产业升级模式较为单一,未来应更加关注中国产业升级路径和方式的非线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③ 中国产业升级是由全球、国家、区域、地方、企业等多重尺度力量相互耦合下共同驱动的,透过多元地理尺度融合的分析框架解读产业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机制,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产业的发展和赶超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跨境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内外学术界探讨了跨境经济合作的地缘政治环境及其合作内容,但鲜有研究深入探讨其空间组织模式历史演变。本文以布伦纳的新国家空间理论为基础,提出跨境经济合作多尺度空间组织模式的分析框架,以黑龙江和俄罗斯远东为例,探讨中俄跨境经济合作空间组织模式演变。研究表明:苏联解体后,中俄跨境经济合作空间组织模式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以边境贸易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境外产业园引领(2000—2013年)、以跨境交通走廊为导向(2013年至今)。20世纪80年代末,黑龙江省陆续开放对俄口岸,90年代初期中俄进入了边境贸易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中后期,以边境贸易为主导的中俄跨境经济合作模式危机凸显,引发2000年后以境外产业园引领的新一轮合作模式重构。2013年以后中俄两国政府开始实施以跨境交通走廊为引领的经济合作新模式。每次新模式的产生都是为解决旧有模式危机而采取的多尺度多维度要素重组的结果,新旧模式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历史依赖性。本文有助于丰富新国家空间理论,同时为中俄跨境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珠三角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巨型城市区域,旨在构建跨越经济社会系统的多元协同的综合一体化地区。本文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与穗莞深城际铁路两个区域合作项目为例,借鉴“新国家空间”理论,基于区域治理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与行政治理困境,分析区域治理过程中的权力上移和下移,即省市关系调整的弹性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区域产业合作项目中,为克服城市间合作的制度化不足的行政治理困境,省政府进行了包括资源注入、事权下放、去管制和扩大地方自主权的区域治理权力的尺度下移;区域基础设施项目中,为了解决省政府财权不足的行政治理困境,省政府进行了水平权力重组以构建综合博弈体、强制性地方事权上收和以收权导向的行政奖励的区域治理权力的尺度上移。由此,本文认为珠三角区域治理并非单向、机械的尺度建构过程,而是区域项目建设导向下,以修复行政治理困境为目标,灵活多向的尺度重配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结构转换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李诚固 《地理科学》1996,16(2):106-114
分析“东北现象”及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发展衰退特征,运用产业结构结构增长理论,探讨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发展衰退的制约因素,归纳,总结了老工业基地发展的衰退机制,在分析,借鉴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目标、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Recognized for years as a major environmental disruption, El Niño generated intense public interest in 1982–1983. During its last occurrence, this phenomenon, which develops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and usually affects rimlands of the Pacific basin, exceeded its boundaries and its effects were transmitted to continental North America, Europe, Africa and East Asia. Notwithstanding its vast areal extent, the interest of geographers in El Niño events, past and recent, has been comparatively less than that demonstrated by natural scientists and ecologists: little has been accomplished to place these climatic-ecological crises within global perspective. Lessons from El Niño include the acknowledgement of new concepts of climatic transitivity, ocean dynamics and energy exchanges that must find a place within the conceptual wealth of geography if this science intends to keep up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other geosciences.  相似文献   

14.
包头市工业资源的生态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经济和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包头市工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指出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对工业资源的生态开发和持续发展,对工业资源的生态开发和无围绕太 导产业群本进行,文章分别指出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工业,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的资源生态开发和问题,并提出其共同的指导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的地域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立勋 《热带地理》1997,17(1):47-52
本文揭示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在增长,结构,组织,动力机制,市场表现,空间差异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及其所带来的积极的经济,社会与空间效应,指出珠三角乡镇企业对广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温家宝总理说过“土地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用地问题人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江苏省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土地节约利用、优化布局等土地利用经验,但是目前江苏省在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小城镇建设用地秩序紊乱,园区建设规划不科学,基建用地量不断增加,征地成本偏低农民利益受损等一系列问题,由此提出创新优化调整园区建设用地,挖掘现有建设用地的空间,城镇化用地和农村用地相协调匹配,借用市场力量抑止土地浪费,清查整顿城镇发展而超标的土地等浅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工业用水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讨论目前几种常见节水潜力测度方法,选择定额比较法作为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用水节水潜力的方法.提出了珠三角地区工业节水参考指标体系,剖析了该区各工业行业的节水潜力.认为珠三角地区工业行业的节水潜力较大,在今后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工业节水方案.  相似文献   

18.
对东北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机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才  修春亮 《地理科学》1995,15(3):217-225
  相似文献   

19.
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和开发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越关系的改善以及南昆铁路即将通车,大西南与北部湾的联系日渐密切。以北部湾 中心,将迅速形成区域合作体系-经济圈。文中分析了北部湾的战略区位及其形成经济圈的区域环境的条件,认为其区位优越,且无论是国际大环境还是区域内部小环境都有利于经济圈的形成;还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圈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认为其具有大储量的现代共业资源、曲折的海岸线和众多的优良港湾、丰富的热带来势带作物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以及特有  相似文献   

20.
李禄增 《热带地理》1994,14(1):27-33
本文分析了广东山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提出山区工业发展要采取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战略,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发展资源型工业,重点发展以生物资源为原料的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市场型工业,尤其高新技术工业;既要立足理现有工业,加速改造挖潜,促其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又要选准项目,大胆投入,发展有造血功能的骨干企业并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