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明确规划编制主要任务和目标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村庄规划是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的"多规合一"的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村庄规划编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要求,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2021年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国土资源战线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保护国土生态空间、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积极参与并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推进美好、富裕、和谐、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坚持科学规划与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同步推进。国土部门要发挥整体管控作用,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充分考虑县域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存在着人口老龄化、空心村、生活条件差、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土地闲置荒废等问题,农村现状令人担忧。乡村振兴是我国“十四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本文针对国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国土空间科学规划与管理,根据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原则、指导思想和编制内容,以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水沟村为例,通过对耕地、产业、人居环境等进行规划分析,优化水沟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列举水沟村近年建设项目,形成完整实用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案,期望能为同类型村庄科学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在农村地区以若干个自然村、行政村或以乡镇为单元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系统生态治理,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空间综合整治,逐步构建农田集中连片、村庄宜居集聚、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和谐美丽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新格局,是农村国土空间治理的有效手段,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必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天津市结合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蓟州区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契机,以天津市蓟州区礼明庄镇东八沟村为例,运用ArcGIS软件将村级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评分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综合梳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村庄发展瓶颈,明确村庄定位,最终划定东八沟村的建设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进行村级国土空间规划初次探索,促进微观尺度的国土空间优化,引领村级土地健康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浅析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在村庄规划编制中的应用,旨在厘清如何将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应用到区域乡村空间管控当中.本文以新化县红旗新村为研究对象,从村庄规划编制中的村域综合利用现状、农村宅基地分布、乡村区域交通路网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在村庄规划编制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挖掘第三...  相似文献   

8.
开展"多规合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底盘,统一城乡规划、环保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的空间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目标协调各规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实施严格的空间管控。最后,以常州市新北区为试验区,分析各规划的差异并落实重点项目,引导国土空间有序开发,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形成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一张图"。  相似文献   

9.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村庄规划编制的任务和要求,确保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 《条例》明确,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利用专项规划成果,统筹安排目标任务,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配...  相似文献   

10.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村庄规划编制的任务和要求,确保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条例》明确,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利用专项规划成果,统筹安排目标任务,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已经明确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多规"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行"多规合一"。从"多规"进入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使命到底该是什么?当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什么?该如何规划和打造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呢?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修复和空间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站在全球视野,着眼两个百年目标,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村庄规划是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在多规冲突与融合的基础上,以最小的行政——村为单元,从全局角度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探索编制好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将成为村庄发展、精准脱贫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三农工作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桐庐县经济发展的重大契机。而实施乡村振兴,当务之急是解决推动农村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人、地、钱。国土要着重做好乡村振兴"地"的这篇文章。土地制度上,要着重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实现土地的财产价值。土地政策上,要着重创新改进,推动城乡土地要素流动。土地管理上,要着重规划管控、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土地利用是土地科学的学科逻辑起点。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科学规划,探索土地调查、评价、规划、利用与保护的方法、技术、程序和实施策略,研究如何综合运用经济、社会和工程技术手段与方法,促进城乡土地的优化配置、持续高效利用、健康安全和生态文明。"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  相似文献   

15.
建议一:支持“新农村”建设,开展“民心国土”活动。加快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法依规提供土地。继续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引导和刚性管控作用,而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城市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工作基点。随着当前“三区三线”的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已进入关键期,经过两轮试划,问题和矛盾也已充分暴露出来。鉴于此,本文以龙口市为例,分析如何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解决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衔接不到位、建设总规模超标等问题,总结出县级城市应该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突出地域特点、文化特色,编制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相似文献   

17.
全面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立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空间规划有机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部署。广西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以下简称规划处)是本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贵港市平南县寺面镇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做法及成效,探寻制约乡村振兴的难题,探究以土地综合整治、村庄规划等手段促进乡村振兴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记者从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今年辽宁将全面启动编制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这是辽宁落实中央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统一,实现"多规合一"的第一版国土空间规划。此次规划编制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更加体现国家战略和国家意识,重点着手立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工作正式全面展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新时代,新规划。在时间与空间标注的方位中,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如何布局?如何落子?记者就此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