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月20日,广西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在桂林正式启动。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广西岩溶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及有关科研人员,参加了在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召开的广西地质遗迹调查野外工作方法培训班。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20日,广西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在桂林正式启动。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区域地质调进研究院、广西岩溶池  相似文献   

3.
消息报导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冶金工业部西南地质勘查局和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岩溶矿床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9月12日至15日在四川省会理县举行。会议代表来自华东、东北、中南、西南各省(区)的地矿、冶金、有色金属、核工业、化工、石油、煤炭等有关的生产、科研和高等院校的地质工作者计49人,共提交论文65篇。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交流了国内外岩溶矿床的研究现状;参观了大宝山铅锌矿;分专题讨论了近期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岩溶矿床的研  相似文献   

4.
在对武冈云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深入考察、详细的分类和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云山地质公园主要的地质遗迹类型为构造形迹、流水侵蚀遗迹和岩溶地质遗迹。有种类丰富,形成的时间涵盖多地质历史时期等特征,极具观赏性、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组织评定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共 11个 ,他们分别是 :西南奇境———石林 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面积 4 0 0km2 ,岩溶地质地貌。罕见峰林———张家界 位于湖南张家界市 ,面积 360 0km2 ,砂岩峰林地貌 ,岩溶洞穴。石头史书———嵩山 位于河南登封市 ,面积 4 5 0km2 ,地质 (含构造 )剖面。山崩佳作———翠华山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 ,面积 32km2 ,山崩地质遗迹。地学迷宫———龙门山 位于四川省彭州市、什邡市、绵竹市境内 ,面积 190 0km2 ,推覆构造 (飞来峰 )或“冰川漂砾”、地貌、地…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规划开展的背景,讨论了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遗迹监测的规划思路。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提出了强化"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机制,重视群测群防员的培训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群众的避险自救能力和政府的临灾应急处置能力。在地下水监测方面,注重现有监测站点的维护管理,推进地下水监测的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补充专业监测井,优化监测网络。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分为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区别对待,闭坑矿山地质环境坚持"治理为主,监测为辅"的思路,首次提出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退出机制。在地质遗迹监测方面,提出监测服务保护的思路,选取具有山东特色古生物化石和岩溶洞穴地质遗迹开展监测试点示范区建设,为地质遗迹监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济南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地质遗迹典型,泉水星罗棋布,堪称大自然恩赐的举世罕见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院"。济南山水泉具有科普科研、人文传承、生态保护、地质旅游价值,是济南人民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正>地质是山水的身躯,文化是山水的灵魂,地质和文化是山水的形象与气质,是地质公园地质旅游的主体吸引物。地质公园的发展愿景是:"地质遗迹、景观得到游客高度关注;具有地学背景的特色文化得到彰显;科学解说将地质、生态、文化融为一体;地学旅游得到有序开展;公众能够自发保护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中小学生在这里能够学到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独有的岱崮地貌群景观以及长江以北最大地下峡谷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且从超基性金伯利岩到酸性花岗岩的岩石地貌类型丰富。同时,地质公园旅游种类众多,且地质旅游资源较为集中,适合开展地质旅游。通过介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和主要地质遗迹景区,并运用了综合评价法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主要地质遗迹景区的地形与地质资源较为独特,地质遗迹景观较为丰富,但文化资源方面未引起足够重视;景区的相关设施与交通建设尚可,但相对不完善,有待提高。目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适度,但保护的力度有所欠缺,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地质科普教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宣传,应更加突出科普教育意义,体现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通过地质旅游资源评估,对该区域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重新的认识,激发游客和学者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热情,实现地质遗迹价值,推动景区的地质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地质遗迹基本概况 浙江地处东亚活动大陆边缘,是环太平洋西岸构造岩浆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在我省形成、发展并遗留下各种岩溶、丹霞、火山、冰川、海岸、花岗岩奇峰等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典型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以及丰富多样的古生物化石等.  相似文献   

11.
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环境敏感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将敏感度概念引入地质遗迹的评价中.在分析该区地质环境的基础上,总结了主要影响因素;选取气候、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土地背景质量、地质环境破坏速率等7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20个评价因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采用权重加权平均法,对区内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评价,为研究区地质环境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位于乐业县城西部,以典型的喀斯特天坑群地质遗迹景观闻名于世,被岩溶地质专家称为世界第一天坑群,并荣获国际岩溶与洞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2004年初,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人选国家地质公园,公园面积175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唯一以天坑群为主体并具多种旅游功能的大型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处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带的百  相似文献   

13.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多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形成并遗留的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珍贵地质遗迹,国家级、大区级地质遗迹也为数不少,省级、市级地质遗迹更是不胜枚举。对河南省地质遗迹进行系统调查、重点研究、适度开发、合理保护,将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社会意识、环保观念及当地科学品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一、地质遗迹的系统调查河…  相似文献   

14.
地质遗迹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宝贵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同程度的开发价值.金华市地质遗迹丰富,尤其是双龙国家风景区内发育有多层岩溶洞穴系统,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旗、鹅管、瀑布等形态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在省内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目前双龙景区中一些岩溶景观遗迹已开发为景点,供游客参观,但由于岩溶地质遗迹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故开放后已出现不同程度变异.为切实提高双龙景区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必须要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使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经济建设更好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首次对全省地质遗迹进行系统调查,截至目前全省共查明重要地质遗迹335处。河南省地处中原,为华北陆块与华南陆块的交接地带,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地质研究程度较高。中国地质调查局为了开展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工作,选择河南、四川作为省级地质遗迹调查方法研究先行示范省。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完成的"河南省地质遗迹调查与区划及示范研究"项目于近期完成。  相似文献   

16.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多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形成并遗留的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珍贵地质遗迹,国家级、大区级地质遗迹也为数不少,省级、市级地质遗迹更是不胜枚举.对河南省地质遗迹进行系统调查、重点研究、适度开发、合理保护,将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社会意识、环保观念及当地科学品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是一座地球演化史的大观园,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青海省发展地质旅游产业也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纵观省地质旅游发展现状,地质遗迹开发利用远落后于地质旅游发展的脚步,近几年调查发现地质遗迹资源潜力非常广阔,尚有大量的地质遗迹有待于人们去发掘和开发。通过分析青海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地质遗迹,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质旅游行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地质资源 ,经国家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 )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 ,国家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 )领导小组批准 ,河南嵩山、云南石林等 11个地质遗迹被审定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3月 16日 ,国土资源部在北京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举行了隆重的授匾仪式。国家地质公园领导小组组长、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孙文盛在授匾仪式上发表了讲话 ,副部长寿嘉华出席了授匾仪式。首批 11个国家地质公园是 :云南石林岩溶峰林国家地质公园 ;湖南张家界砂岩峰林国家地质公园 ;河南嵩山地层构造国家地质公园 ;江西庐山第四纪冰川国家地质公园 ;…  相似文献   

19.
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对日照市的地质遗迹及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和归纳,将日照地区的地质遗迹分为5大类,分别为地质构造行迹、典型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地质地貌景观和古地震遗迹。对地质旅游开发规划和地质遗迹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继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一系列农村发展模式之后,地质工作紧紧围绕"地质+"开拓创新,加快地质调查结构调整、拓展地质服务领域,积极促进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融合。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首创"地质文化村"概念,经过通源乡地质文化村的建设实践,我们将地质文化村定义为:"在深度挖掘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地质环境资源的基础上,融合其它资源,通过自组织形式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