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简要介绍承德地震前兆台网2014-2017年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对常见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影响制约承德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与观测资料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承德地震前兆台网2014—2017年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对常见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影响制约承德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与观测资料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大同中心地震台TJ-Ⅱ型钻孔体应变仪近几年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识别日常观测中的干扰因素。从自然环境、仪器自身、电源干扰、人为干扰、外界环境等方面引起的典型干扰动态特征分析,总结各种干扰因素对观测资料的影响;通过对体应变仪观测数据内精度的分析,对仪器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观测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漳州地震台SSY型伸缩仪资料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漳州地震台SSY型伸缩仪观测资料的分析,总结日常观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种干扰因素.从自然、外界环境、人为干扰、仪器自身等干扰因素的典型表现,加深对非地震前兆因素干扰的识别,以便更好地排除此类干扰,提高仪器观测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永安地震台TJ-Ⅱ型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资料分析,总结日常观测可能遇到的多种干扰因素.从自然、仪器自身、人为干扰、外界环境等干扰因素的典型表现,加深对非地震前兆的干扰识别,以便更好地排除干扰,提高仪器观测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6.
永安冷冻厂深井是东南沿海最深的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井深1 000.44 m,本文介绍了永安井的地质构造及正常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永安井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的分析,总结日常观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种干扰因素,从自然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人为干扰因素、仪器自身因素等典型表现,提高对非地震前兆干扰因素的识别,以便更好地排除干扰,提高仪器观测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都兰和大武地震台地电场观测资料,收集整理了影响地电场观测的干扰源;利用常规变化干扰的识别方法,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观测物理量的原因,地电场观测所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通过对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列举论证,阐述了如何正确识别干扰异常和非干扰异常,对今后正确排除各类干扰源,鉴别地电场震前异常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仪器自身、人为干扰、外界环境等干扰因素的典型表现,对永安地磁台FHD-2B质子磁力仪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并剔除干扰,为进一步提高地磁观测资料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观测环境、观测系统和人为干扰等方面对都兰地震台地磁FHD-2B自2015年1月以来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仪器工作参数偏离、数采内部线路松动、交流电磁、信号线长度及人为干扰是影响都兰台地磁观测资料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典型畸变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可更好地分辨干扰,进行合理、准确地预处理,进一步提高地磁数据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地震前兆数据跟踪分析产出的事件记录,展现了前兆台网观测数据的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中以此为基础资料,从前兆观测的3大学科选取典型事件,分类深入剖析,探讨安徽地震前兆台网的典型干扰因素及其规律,为前兆数据的应用提供更加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2—2021年安徽地球物理台网电磁学科数据跟踪事件记录,分类梳理6类典型干扰事件,深入剖析每种类型干扰的成因及曲线变化特征,归纳出影响安徽电磁测网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干扰成因、观测经验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及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前兆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近三年来山西地震前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的基本情况,对常见的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分类梳理,找出影响山西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明确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的意义,为进一步做好前兆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同中心地震台地球物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自2014年1月1日以来,已累计产出分析条目约千条.通过对常见的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分类梳理,能够直观了解影响该观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也可为仪器更新改造、备机备件购置、观测数据异常核实及观测环境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数据跟踪分析工作,通过对北京地电台网2015年1月—2020年12月的非正常变化事件记录进行系统整理和汇总分析,研究得出北京地电台网的典型干扰有观测系统故障、自然环境影响、场地环境影响、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事件和不明原因干扰6类。其中,场地环境干扰对地电台网的影响最为严重,占地电台网干扰的75%。场地环境干扰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市轨道交通、抽水灌溉、设备漏电、工程影响和高压直流输电。开展井下地电观测是减小场地环境干扰的有效办法。研究成果为提高北京地电台网数据观测质量,更好地应用于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雷晴  颜龙  史勇军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6):1507-1516
本文基于2008-2018年数据跟踪分析产品,通过分类归纳总结,分析新疆区域电磁仪器的8类环境干扰因素。通过对干扰成因的分析,列举具体典型事件,分析各类环境干扰事件的数据曲线形态及变化特征,为新疆区域有相同手段的台站在数据跟踪分析中提供有效事例和参考。同时,根据新疆区域8类环境干扰因素的成因和数据曲线变化特征,为进一步提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分析和应用电磁观测资料进行地震预报提供可靠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山东省地震前兆台网地下流体学科数据跟踪分析工作概况,从观测系统、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事件、不明原因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跟踪到的非正常变化事件。通过数据跟踪分析,查明了山东区域前兆台网流体学科观测运行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提高观测数据质量。并对荣成鲁32井水温观测数据出现的典型非正常变化事件进行了跟踪分析,判定其为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形变观测典型曲线畸变分类与说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形变观测资料中干扰因素较多,而地震前兆与干扰往往不易区分。通过对多年地形变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将带有普遍性干扰因素的典型畸变图像列出,并作了简要的物理机制说明.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长治中心地震台TJ-Ⅱ型体应变仪运行以来影响观测资料的干扰因素,发现自然因素主要为气压与雷电,观测系统因素主要为数采故障与信号干扰,人为因素主要是仪器标定和调零,以及一些同震干扰。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干扰特征,为准确识别、排除干扰、提高体应变观测资料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收集并整理康定地震台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运行以来的观测资料,分析识别观测资料中存在的各种干扰因素及其特征,认为降雨、降雪、强日照、人工干扰、观测系统类干扰是影响仪器观测的主要因素。对新运行仪器的干扰因素进行准确的识别,能够积累观测经验,有助于提高观测质量,进一步提升异常判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格尔木地震台地磁组合仪FHDZ-M15近5年所记录到的地磁观测资料进行各种典型干扰分析,找出仪器产生干扰的主要原因,提出对干扰的解决方法,进一步提高本台地磁观测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