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铁矿资源利用现状及其保证程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我国铁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矿资源对钢铁工业发展的保证程度和铁矿资源潜力分析,提出了对我国铁矿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铁矿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探明铁矿1600处.在探明的储量中磁铁矿石约占74%,赤铁矿石约占23%,余者为菱铁矿、褐铁矿等. 相似文献
4.
5.
中国铁矿资源现状、保证程度和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粮食,是发展钢铁工业的物质基础。研究中国铁矿资源现状和保证程度,并提出合理对策,是确保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7.
8.
为保证云南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解决矿石资源的不足,从分析截止2002年底保有资源量数据入手,研究尚未上表的铁矿资源现状,发现全省上表98处产地保有的35.52亿t储量中,仅有7.91亿t为当前可应用储量。应从补勘升级上表D级储量(3亿t)、择优勘查未上表的矿区(2亿t)、试验-研究3类矿石的选矿回收(菱铁矿石1亿t,鲕状高磷赤铁矿石1亿t,高磷非鲕状赤铁矿石0.5亿t),合计可新增可应用矿石7.5亿t,加上已有的7.91亿t,可应用矿石最终达15.41亿t。再加上第二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铁矿的新发现,立足省内,扩大进口,必将缓解云南铁矿资源紧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我国每年铁矿石供应缺口较大,并在逐年扩大,认真抓好现有矿山,充分利用现有铁矿资源,减少缺口,已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冶口 铁矿实际,提出有关措施,继续对矿山优惠政策,并鼓励矿山充分利用资源,加强矿山技术改造,坚持采矿与找矿并重,努力提高矿石的开采回收率,减少损失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铁矿资源特点和科学研究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铁矿是一定地质历史演化时期和特定地质环境的产物,其形成与某些重大地质事件密切相关。沉积变质型铁矿一般形成于太古宙至古元古代,与海底火山-热液活动以及大氧化事件密切相关;新元古代"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事件也形成少量该类型铁矿。海相火山岩型铁矿赋存于从元古宙到古生代的海相火山岩建造中,形成于大洋盆地、大陆裂谷或火山岛弧等环境,常与铜(金)矿共生并多经历了后期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多快好省地开发矿业,许多矿区正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实行露天开采.对于分布广泛的鞍山式铁矿来说,尤其是这样.实践经验证明,露天开采的矿区,只有考虑到开采方法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地质勘探工作,才能适应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对地质资料的需要.一、关于矿体边界的圈定在露天开采的矿区,矿体边界必须用勘探工程具体控制,取得工业储量,而不应当是推断的远景储量,这与井下开采的矿山是不同的.矿体边界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露天矿的开采境界线的合理确定,因而也影响到 相似文献
12.
14.
中国查明铁矿资源储量的数量、分布及保障程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中国2005年的铁矿资源储量库为基础,以辽宁、河北、四川、山西、内蒙、北京、安徽、山东、湖北9省(市、区)为重点,分析总结了我国查明铁矿区、累计查明铁资源储量和铁保有资源储量的数量和分布特点、占有情况及保障程度.结果表明:我国铁矿保有资源储量大,在数量上是可以保障钢铁工业的需求的;这些保有资源储量中的大多数选矿容易,开采利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虽然我国铁矿资源总体上属贫矿,但在当前市场价格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开采利用是经济的.为了缓解目前铁矿石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减少对外依存度,建议加大国内矿山开发力度,提高铁矿石产量,重点在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河北冀东-密云地区、四川西昌-攀枝花地区、安徽宁芜地区扩大采选能力. 相似文献
15.
17.
华文 《河北地质矿产信息》2005,(2):17-17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相似文献
18.
19.
北欧三国瑞典全部可开采的铁矿,均位于芬诺斯堪第安前寒武系地盾的两个铁矿区中(图1).在伯格斯拉根老矿区,平均含铁33%的含石英条带的矿石是最广泛的,其次是磷灰石矿石(57?)和夕卡岩或灰岩矿石(33?).在拉普兰铁矿区,基鲁纳型的磷灰石矿石最多(60?),许多夕卡岩矿石(40?)和少量沉积矿石(34?)也有所发现,但尚未开采.挪威和芬兰的铁矿床较少,图1标出了正在开采的矿山位置.丹麦仅有些极小的沼铁矿床.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耕地资源的利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近20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广东省的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如何协调好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已成为该省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对1985-1995年广东省耕地面积减少的过程和原因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在保持该省耕地面积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指出了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