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阿巴.  Τ 《内陆地震》1995,9(3):317-320
要预测强烈地震时建筑物破坏的损失,就要寻求一些比较简单而可行的方法;当用货币来计算这种损失时,必须分析建筑物的新旧程度和建筑物的震害程度。这了在确定的物理状态范围内评估建筑的损失,研究了遭地震破坏的各种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加固和修复部题;分析了地震和长期使用过程中损坏的住宅楼的修复部题。给出了不同地震时损失金额与地震烈度的关系表。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及地震破坏损失预测的发展 ,指出了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 ,如缺乏震害经验的建筑物地震易损性估计、采用地震动参数进行建筑物地震易损性估计等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理论计算的易损性估计方法 ,给出了对于不同地震动建筑物出现或超越不同状态的概率 ,将多层砖房的理论易损性估计结果同实际震害资料进行了对比 ,并对经正规设计但缺乏震害经验的高层建筑地震易损性进行了估计。另外 ,本文也着重研究了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作为地震动输入参数时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强震持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累积破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计算模型中考虑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低周疲劳性能,建立了一种以退化刚度比作为破坏参数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此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大变形破坏,而且也能反映累积损伤效应。在此基础上,文中还研究了强震持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累积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强长持时地震,低周疲劳效应十分明显地增大了结构的破坏程度,而且强震动持时对结构的累积破坏与结构的非线性变形的低周疲劳效应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破坏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过程,是当前建筑抗震设计与研究中提出的新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和破坏过程研究的进展,和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破坏评价的定量描述方法,以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过程模拟的最新研究动态,指出地震工程研究领域中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过程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地震破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指出了破坏过程中结构瞬态动力特性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影响瞬态动力特性的若干因素,明晰了结构整体耗能能力的大小与结构周期的延长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结构瞬态动力特性和地震动的特性是影响结构破坏过程的主要因素,指出结构地震破坏模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提出了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进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在模拟的过程中,作者建立了破坏单元以及单元破坏准则,导出了切合实际的结构倒塌的判定方法,开发了计算机机动模型的自动生成和分析技术以及可视化模拟技术,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过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参数地震破坏模型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本文在分析现有结构地震破坏模型的基础下,提出了一种改进掇参数地震破坏模型。文中采用三线退化型恢复力模型对实际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与累积耗能,极限变形与极限滞回耗能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计算的破损结果与实际在结果的对比,研究了模型参数,从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参数地震破坏模型。  相似文献   

11.
汶川8.0级地震给川西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建筑物破坏与人员伤亡。通过大量对汶川地震灾区的建筑物破坏情况实地调查,并根据现行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从建筑物选址、抗震设计及建筑施工等多个环节,对汶川地震中的典型建筑物破坏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探讨破坏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今后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工作提供参考经验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极震区(Ⅷ度)及姚安、大姚、南华和牟定等县城内的建筑物与结构物的震害做了系统的调研。本作为系列研究之二,分析了各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现象与相关设计,以及地震的破坏机理,讨论了地震区城镇建设中防震减灾应引起重视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在设计与施工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及在这次地震灾害中获取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多震区的城市规划、建筑物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地震损失分析对于防灾减灾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实际破坏的地震损失分析是比较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缺乏大量详细的地震破坏资料,现行的基于实际震害的地震损失分析大都是基于建筑物群体或某类建筑物整体的分析,缺少在建筑物构件层次上详细地分析各个构件的地震破坏和损失,特别是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文中基于新西兰16次地震300余万条详细震害记录,首先从结构性破坏和非结构性破坏两方面剖析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损失,然后在构件的层次上详细地分析建筑物主要构件的地震破坏。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灾害中,建筑物80%以上损失来源于非结构性破坏,其中墙面装饰物破坏是非结构性破坏损失的主要成分,其次是墙体覆盖层和天花板的损失;板式基础和桩是结构构件破坏损失的主要成分。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来的建筑物抗震设计和施工中需要特别关注非结构构件的地震破坏。  相似文献   

14.
地震烈度和建筑物破坏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现行三种地震烈度表的分析,认为现代地震烈度评定中存在一定问题,提出以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率作为衡量地震烈度标志的方法,并指出该方法有助于将地震调查、震害预测和减灾对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随机振动理论和动力分析有限元法,计算了在9度地震作用下黄土高原混凝土建筑物在随机地震下响应的统计特性,分析了黄土层对混凝土建筑物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汶川地震地表形变带的实地测量数据为基础,结合沿实测地震地表变形剖面建筑物破坏情况的调查与测量,分析了不同地震地表变形类型及其建筑物破坏特征,定量化地讨论了地表变形梯度与建筑物破坏程度间的关系.提出无论地震地表变形表现为何种类型的断层陡坎,强变形均局部化在宽10~30 m的地表破裂带内;建筑物受损情况最直接的影响是建筑物所处地点的地表变形梯度,地表变形梯度大于0.1的地段,建筑物均完全被摧毁;地表变形梯度在0.07~0.1间的地段,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产生倾斜及强烈变形等;地表变形梯度在0.03~0.07间的地段,建筑物可能受到中度损坏,产生倾斜及变形等,具有抗震设防能力的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地表变形梯度小于0.03的地段具有抗震设防能力的构建筑物一般只会受到轻度损伤或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   

17.
工程结构地震破坏概率矩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工程结构地震坡坏概率矩阵的方法,建立了地震地面运动模型和结构分析模型,对结构进行了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并获得了结构随机分应的统计量,进而采用双参数的结构破坏模型,给出了教育处结构地震破坏概率的表达式,利用此方法计算了一座按8度要求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型,给出了计算结构地震坡坏概率的表达式,利用此方法计算了一座按8度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概率矩阵,本文提出了方法可以在确定抗震设防标准和进行震害预测时采用。  相似文献   

18.
在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出现破坏倒塌为地震灾害中的关键,有效评估建筑结构抗地震破坏倒塌能力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提,也是当前建筑结构提高抗震性能与加固的依据。提出变形指标极值、失效判断标准以及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倒塌极限状态判断标准,据此获取倒塌储备系数、倒塌易损性、结构整体超强系数、结构整体延性系数等评估标准。采用Pushover分析法选择相应地震波。依据梁柱线刚比对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以及柱端弯矩增加系数对建筑结构抗地震破坏倒塌能力的影响,对建筑结构易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等跨建筑结构抗地震破坏倒塌能力更强;建筑结构底层是薄弱层,COF值越高,结构越容易倒塌。  相似文献   

19.
结构地震破坏指数是将结构地震破坏程度进行量化的指标,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本文针对建筑结构震害预测工作,选取了7种典型的破坏指数,分别以5层和1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模型,计算了在给定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模型对应于每个破坏指数的结构震害等级。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选取的破坏指数以及相应的破坏等级划分不同,建筑物的震害预测结果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在接近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震害预测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结构地震多重模糊破坏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