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8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主题是从地中海地区看全球地质复兴——地质学、自然灾害和文化遗产,11个跨学科性前沿热点问题专门讲座会,36个口头发言和展示讨论的专题讨论会,24个专业学科的综合讨论会,引起了赴会的世界各国6000多位地质学家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2.
张达  吴淦国 《现代地质》2004,18(4):429-434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汇集了全球典型地区的区域地质研究的最新成果。前寒武纪克拉通和年轻造山带的岩石圈差异表明在晚古生代欧洲是一个复杂的沿着由于罗得利亚超大陆裂解而形成的波罗的海边缘增生的地体拼接带。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在新元古代也经历了裂解、俯冲及碰撞固结的过程。利用新资料分析了Afar地幔柱与板块构造事件对红海演化过程的影响程度。通过逆冲推覆构造确定里海和咸海地区一期强烈的挤压应力场与油气及矿床的定位密切相关。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年代的确定和第三纪以来造山带地质构造的演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会上展示了阿尔卑斯地区和区域地质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北美及加勒比地区区域地质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相似文献   

3.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构造地质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根厚  胡玲 《现代地质》2004,18(4):423-428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系统地反映了构造地质学近年来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概括起来包括下列5个方面的内容。(1)构造变形与沉积作用:重点是不同构造体制,如伸展、挤压(包括斜压)体制下,各构造区域的构造+沉积关系,在利用层序地层等进行定量的构造反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2)挤压作用下的构造样式:这一传统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仍然为构造地质学家所关注,如薄皮构造与厚皮构造在碰撞和非碰撞造山作用方面的表现样式;(3)山链内构造反转过程和构造的继承:描述经历了变形体制转换的区域运动学演化,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前缘课题;(4)大陆边缘前陆逆冲+褶皱的形成:特别强调盆地-山脉的藕合关系;(5)高应变带的研究及技术方法:包括制图、模型、实验方法和材料等。  相似文献   

4.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4年8月20日—28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本届大会很有特色,其主题非常新颖——“从地中海地区走向全球的地质复兴:地质学、自然灾害和文化遗产”。来自全球近12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地质学者相聚在文艺复兴时代的起源地,就地质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全球环境变化、预防地质灾害、地质科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5.
殷跃平 《地质通报》2005,24(2):99-103
概要介绍了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议题概况。7个大会报告中与环境地质问题相关的竟有6个,反映以人类与地球相互作用为中心的研究已成为地质学家们不得不关注的主题。重点介绍了环境地质方面的几个重要议题:气候与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城市化与城市地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环境标识。阐明了关于全球地质学复兴的几点思考:人类活动已成为一种地质营力、地质工作者应成为管理地球的主力军、重在预测人类的未来、地质环境与地球环境、地球系统与地球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文渊 《西北地质》2008,41(4):148-151
2008年8月6~14日在挪威奥斯陆召开的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比较行星学与撞击构造是相比过去国际地质大会发展较为迅猛的领域,受到了更多国家的关注,研讨的深度和广度也有非常大的变化。笔者未参加2004年在意大利召开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所以无从比较其具体变化,仅从会议报告内容而言,均是近年来的新发现和新认知。比较行星学与撞击构造领域共分五个专题讨论会,分别是:比较行星学进展、火星和金星的地质学、从气体和尘埃到星球、月球的起源和演化以及撞击构造等。  相似文献   

7.
刘家仁 《贵州地质》2004,21(4):F003-F003
2004年8月20日~28日,第三十二届国际地质大会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名城佛罗伦萨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从地中海地区看全球地质复兴——地质学、自然灾害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到8月28日最后一条野外地质考察路线结束,历时23天。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千年  相似文献   

9.
张达  吴淦国 《现代地质》2004,18(4):443-448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反映了近年来造山带和蛇绿岩研究的最新成果。太古代与年轻造山带对比研究表明决定造山带几何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它们与同造山及造山期后的伸展构造体制的响应方式。进一步分析了中新元古代罗得利亚超大陆的形成与裂解机理。分析了晚前寒武纪-古生代造山作用过程及可能模式。造山带形成后其深部表露、抬升和剥蚀过程与气候及环境演变有紧密的关系,是当前及今后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蛇绿岩的岩浆成因并不能用一种简单的模式来解释,研究表明蛇绿岩岩浆具多成因。提出了蛇绿岩套的双离散侵位模式、多米诺旋转侵位模式、俯冲快速折返就位模式。对比表明特提斯及环太平洋蛇绿岩的来源、演化及就位特征具明显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对2004年8月在意大利弗罗伦萨召开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生命起源、地质灾害监测、壳幔相互作用、人类采矿与生产活动、水-岩相互作用、地表过程、古气候与古环境等方面的地球化学研究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动力学、有机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对地球化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同一个地质计划(OneGeology)>是一个由英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2月发起的,世界各国地质调查局参加的,在互联网上可以很容易取得地质图数据的国际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6~14日以“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主题的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盛况空前,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300余名代表,中围县参会人数最多的五个国家之一,代表人数达376名。  相似文献   

13.
2004年8月,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在意大利举行,构造与沉积的关系是本次大会的重要研讨内容之一。本次大会有96篇摘要参加该主题的讨论,其中有29篇涉及了前陆盆地沉积与逆冲作用的过程、伸展作用与盆地的沉积关系、走滑(包括斜向挤压走滑、斜向拉伸走滑)与沉积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正值千载难逢的国际极地年和国际行星地球年的重合,北欧国家作为北极地质的主人,主办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因此将极地地质和北极油气作为重要的议题,并占据了区域专题研讨的首要。  相似文献   

15.
罗立强,李 冰,王晓红,杜安道,屈文俊(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 100037)1 会议概况第五届国际地质和环境分析大会(Geoanalysis2003)于2003年6月9~11日在芬兰召开。大会由芬兰地质调查局和国际地质分析者联合会主办,芬兰国家地质调查局承办。会议举办地选在靠近北极圈的芬兰Lapland省会城市Rovaniemi市。国际地质与环境分析大会于1990年在加拿大举办了第一届,此后每三年举办一次。会议对地质和环境分析中所应用的专业技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主要涉及标准物质的制备与使用、采样不确定度、质量控制、微区分析、同位素测定、地质年代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实验技术和应用领域两方面,概述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最新进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陆松年 《地质论评》2001,47(1):109-110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至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召开,有关大会的一般概况已由记者们在《国土资源报》上作了报道。我作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人员主要参加了与专业有关的学术会议和野外考察。像这样的大型国际会议,作为一名参会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人们把地球当成刚体。“固体地壳”、“固体地幔”、“固体地球”的概念根深蒂固,板块理论亦受其很大影响。但是在近代地震层析技术、比较行星学、超高压实验、数字模拟和深源包体等研究结果的冲击下现在已开始动摇。疑问越来越多。对于地球和地幔,板块理论说明的问题太浅、太新,大陆地质及板内构造也尚属空白。难怪上届地质大会主席Cordani U.G.在概括当代国际地质学成就时,对板块学说几乎只字未提,却提出“尽管尚属推测,‘巨型地幔柱’的概念开始引起注意”。澳大利亚Hill R.I.等用地幔柱(mantle plume)来解释耶尔冈晚太古绿岩带的演化过程,玄武岩产于上升幔柱的头部局部熔融,而科马提岩则产于幔柱尾部高温熔浆,热流从幔柱头部传导到上覆地壳引起地壳熔融而产生长英质岩浆。他指出俯冲模式解释不了这种演  相似文献   

19.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胜利闭幕了,我们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这次大会开创了地球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是地球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从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看矿床学及相关学科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彬  白光宇  郭红霞 《现代地质》2004,18(4):460-462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中有关矿产方面的动态和进展主要分为以下4个部分:与黑色页岩有关的矿床;中亚地区的矿床及构造;锡、钨及其他稀有金属矿床的新发展;海洋矿床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