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应定量化测度这一思路出发,认为可以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定量分析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结合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建立了由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足迹、矿产资源开发消费生态足迹、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生态足迹和矿产资源开发污染生态足迹等构成的分析概念体系,并列出了相应清单。在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山西省2000~2005年煤炭资源开发占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计算结果表明林地占用最大,其次是化石燃料地;从生态足迹的构成上来说,环境污染生态足迹最大,其次是资源消耗的消费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2.
徐友宁  乔冈  张江华 《地质通报》2018,37(12):2125-2130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支柱性地位,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后备开发及战略基地,但同时又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发现,由于以往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高原植被生态影响严重,高山草甸植被保护与修复成为青藏高原矿山最主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基于寒冷、缺氧、少土、交通不便等制约性自然因素,提出了源头优先保护生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对策建议:提高青藏高原矿山准入条件、构建基于源头生态保护的机制、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基于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矿山布局、建立勘查及合理开发的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建立矿山生态环境长期监测网、推广高原植被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等,为政府科学决策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清华 《安徽地质》2003,13(1):48-53
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主要矿种煤、铁、铜、硫及部分非金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全省的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严重生态破坏问题。本文根据调查资料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经济评价分析,提出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及生态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亮  王勇 《绿色矿冶》2023,(6):68-73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研究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环境修复能力的关系,以及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系统影响与生态系统修复能力的关系,分析如何利用环境自净化和生态的自修复能力,在成本最低情况下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给出了不同矿山保护性开采和非保护性开条件下的人工修复难度,从宏观层面指导绿色矿山建设。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属性。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协调保护是实现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的重要途径。西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产资源的开发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突出性、结构性矛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矿产资源,成为实现矿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笔者回顾了20年来,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理论研究的探索,典型矿山环境调查评价、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成果,针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生态脆弱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防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后工业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对矿产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有机地协调和谐发展,是当前需要着重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后工业时代矿产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分级、指标数据获取以及数据标准化处理等研究基础上,选择处于不同区位环境的国内外5个典型铅锌矿山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验证"后工业时代矿产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总结剖析该指标体系在铅锌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经验,指出该指标体系的优势和不足,为该指标体系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数据分析支撑。  相似文献   

7.
吕川 《吉林地质》2004,23(3):118-124
吉林省矿产资源具有种类比较齐全。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储量相对集中。矿石质量优劣不一,贫矿多。其伴生组分多等特点。资源开发强度大。综合利用率低。在几十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结合吉林省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与开发现状,系统地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对策与措施。为恢复与治理生态环境;走绿色矿业之路提供了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及其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以西藏达孜—工布江达地区为例,对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做了研究。首先优选出研究区的矿产资源接续基地,接着从生态脆弱性和地质灾害危险性两方面对资源接续基地进行矿产开发活动的环境适宜性评价。采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用综合指数模型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评价方法是可行的;研究区的矿产资源接续基地总体上可以进行开发,但存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宗教圣地、国道沿线等少数区域不适合开展矿产开发活动;矿产资源接续基地的不同矿区,矿产开发的环境适宜程度有所差异。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潜力区。同时该区自然与气候条件特殊,地质环境脆弱,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和破坏严重。文章阐述了滇西北地区地质环境特点和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地质环境进行保护的初步认识,对促进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经过近20a的开发,已初步建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和大型煤化工基地。但该区又具有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加之近年来煤炭生产和转化等资源开发增长速度较快,采煤造成的区域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着该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探索建立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补偿机制,解决了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使资源得到适度、可持续的开发利用,环境生态得到持续的恢复和改善,从而使该区的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