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一种用于地倾斜仪和地磁光记录仪的配电盘的原理。它具有交、直流自动切换功能,输出电压稳定。光源灯、时号灯烧毁及记录滚筒停转均可报警。报警采用声、光两种方式。配电盘上装有电子表,从中译出时脉冲来点燃时号灯。 该配电盘可保证观测资料的图面质量及记录资料的连续。  相似文献   

2.
地磁三分向观测资料的时间服务是量取观测数据的依据之一,根据地磁三分向的观测需要,使用大规模数字钟电路和CMOS数字电路制作了自动补打时号钟,在时号钟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补打时号并报警。经在全国I类台站河北昌黎地磁台使用,表明该装置可有效地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亦可用于其他光记录观测。介绍了自动补打时号钟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提供了电原理图。  相似文献   

3.
在照相记录地磁倾斜仪中,时号灯一般采用弹簧片触点做电源开关,其工作时间的长短,通过机械钟带动凸轮控制弹簧片触点的闭合时间来实现。由于弹簧片间隙大小的调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即使经验丰富的观测人员,经过数次乃至数十次调整,时号灯的工作时间也很难做到如愿;另外,由于弹簧片本身所具有的疲劳特性和触点氧化现象的存在,时号灯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触点闭合时间变化和接触不良等故障,影响资料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无触点时号灯电源控制电路。该电路具有机械触点、电脉冲触发,时号灯亮度、时号灯工作时间可调等多种…  相似文献   

4.
山西阳泉地震台倾斜观测一直采用光记录倾斜仪 ,在以往的工作中 ,灯光系统的故障率最高 ,其中尤以时号灯控制部分为甚。多年来随着工作的需要 ,不断改革和研究 ,笔者最新设计并制作了精巧简捷的时号·光源灯控器 ,于 1 998年 9月安装运行至今从未发生过任何故障。时号·光源灯控器主要由电源、光源灯、数字钟、时号灯控制、简易智能故障诊断指示等部分组成。整个电路全部采用分立元件 ,简单灵活。其电原理见图 1。1 电源及光源灯部分的工作原理电源部分采用 6V供电制 ,效率为普通 1 2 V供电制仪器的两倍 ,交流部分设计为简单的开关自控间…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地震台光记录倾斜仪灯光系统故障率高的问题 ,研制了一种时号·光源灯控器。采用了数字钟报时及定闹信号对直接延时时号灯进行控制的措施 ,使仪器的无故障运行期及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明显提高了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克宁 《内陆地震》1989,3(3):269-274
目前,台站有许多采用感光记录方式的前兆仪器,通常,这种仪器时间服务系统准确度差,报警系统不够完善,交直转换和对备用直流电源的监视均采用人工方法,从而影响了图纸的质量。为此,我们研制了前兆光记录仪器控制仪,它具有准确的时间服务系统、稳定、可调的直流电源,灵敏、可靠的报警系统,并具有交直流自动转换装置,能自行监视备用电源的电压,且具有过放、过充保护和配带自动标定装置。  相似文献   

7.
光记录智能监控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研制了新颖精巧的多功能光记录智能监控器.该仪器除用于光记录观测灯光系统的高效供电和精巧控制外,并对可能发生故障的种种隐患进行全面系统的多功能综合监控,智能诊断故障类型,分门别类进行报警.  相似文献   

8.
金属水平摆倾斜仪、陶瓷偏角仪的光记录器中,用自记钟带动记录滚筒来实现观测资料的连续自记。它是台站中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记录装置。由于它由机械部件所组成,运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机械故障,需要观测人员及时排除,这里就我们几年来使用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可能遇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以供使用者维护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控制器主要是为金属摆光源灯、时号灯提供交直流电源转换,光源灯、时号灯烧毁自动报警,以及用石英钟时号脉冲作为时号灯的开启信号,准时点燃,日差小于0.2秒。时号灯的点燃时间可控范围为10~60秒。本控制器自1979年安装于广西地震局灵山地震台地倾斜组,使用至今性能良好,动作可靠。为该组获得良好资料提供了可靠保证。近几年该组质量上乘,连续为国家地震局评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SS-YD型断层观测伸缩仪的系统组成及其基本原理,。该系统实行现场自动采集和自动储存并由“数据交换器”进行数据调用和回放,具备交直流电源自动转换及有效的避雷装置,实现了无人值守。仪器所得观测数据稳定,并记录到清晰的应变固体潮汐与台湾“9.21”大地震0.5μm的同震阶跃。  相似文献   

11.
Mallat算法在数字地震信号压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台站多、数据采集量大,日产出数据量庞大,研究数字地震信号的压缩方法成为行业热门课题。尝试将Mallat算法应用于数字地震波形数据压缩。选取不同的小波分解函数,对不同类型的数字地震信号进行3—5层的小波分解,将得到的小波系数进行分层硬阈值重构运算,对原始信号和处理信号进行压缩。分析可知,Mallat算法压缩比更高,与原始信号相比,重构信号不失真、能量保留系数高。  相似文献   

12.
CZ-1型标定信号发生器是根据国家地震局“遥测地震台网观测技术规范“和对地震观测台站的要求而研制的。它可以在地震观测现场用于对地震计和放大记录系统标定测试,也可用于实验室对放大器、滤波器等进行测试和维修,与其它常规信号发生器相比,更能满足地震局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应用基于EMD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去除地电场观测资料中轨道交通干扰,并将小波阈值去噪法和EMD去噪法的效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滤除地电场信号中的地铁干扰,同时保留原始信号中微小的突变,突出有用信息,提高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的使用率,有较好的去噪效果。基于EMD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地球物理观测资料的去噪分析,甚至地电场与地电阻率同场地观测中人工供电干扰信号的剔除。  相似文献   

14.
介绍深地震测深模拟磁带资料在CROMEMCO型微机上实现A/D转换的方法及其效果。在实现A/D转换研究中,进行了时标信号采集方式、六响信号处理、模拟回放电路改进等方法的试验,从而提高了A/D转换精度与效果。经对海城震区实际资料分析可知:该系统A/D转换精度达到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宁波台ZK03井气氡仪在2017年12月更新为BG2015测氡仪,2018年12月又增上ATG6138M痕量汞仪,两套仪器采用同一脱气装置,记录显示采用原系统气氡仪、气汞仪数据离散度大,分析原因是一方面该井流量逐年降低使原脱气装置显现弊端,由于设计缺陷集气室进水量小造成原出水口不能实现水封空气出现跑气现象;另一方面ATG6138M痕量汞仪设计有定时吸气功能,原装置液面与脱气口间距小,部分水汽吸入仪器,引起仪器工作不稳定。为此,该台进行针对性设计改造,监测数据显示此次改造解决了原脱气装置缺陷,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强余震的电磁同震效应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在武都汉王地震台及其附近地区布置了2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进行了两期余震序列的地震电磁效应连续监测,共观测到Ms4.0及以上的余震事件35次.通过与汉王强震台的地震记录数据中15个强震记录比较发现,与地震波相对应的地震同震电磁信号存在于所有的电场和磁场记录分量中,它们与地震波到达同步.地震破裂发生时的电磁辐射信号在记录数据中相比地震波达到观测点的电磁信号幅度要小得多,无法从观测数据识别出来.通过分析对比地震位移和同震电磁信号的关系,提出了地震电磁同震信号产生的地震波驱动机理,认为观测系统在地球基本磁场中随地面运动产生了地震同震电磁信号,并从观测的地震振动位移和电磁信号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相关检测,研究发现,在地下结构复杂、基板-大地耦合不佳时,常规方法——基于震源控制信号或基板附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检测得到的地震记录中,存在子波到时误差和虚假多次波问题.本文分析了上述问题的理论原因,并提出基于重构激发信号的相关检测参考信号方法(Correlation Detection Reference Signal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ed Excitation Signal,CDRSBRES).首先,利用直达波与其他地震波到时不一致的特点,从震源基板附近信号中分离、提取直达波.然后,利用直达波重构震源激发信号并作为参考信号对地震数据进行相关检测.最后,应用谱白化技术提高检测结果质量.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重构激发信号与理想激发信号的相关系数为0.9869,达到高度线性相关,CDRSBRES方法检测的地震记录在子波到时和波形特征上均与模型相符.随后,在某金属矿区开展了可控震源对比实验.与液压式可控震源MiniVib T15000检测结果相比,电磁式可控震源PHVS 500的检测结果中:基于震源控制信号的检测结果存在子波到时误差约0.012s,对应垂向精度误差约11.16m;基于基板附近信号的检测结果部分区域出现虚假多次波,信噪比降低;而CDRSBRES方法的检测结果子波到时误差约0.001s,对应垂向精度误差约0.93m,波形特征一致,相同区域无虚假多次波.综上,本方法适用于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高精度检测,尤其对于地下结构复杂区域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波阈值方法中硬、软阈值方法是地震信号降噪常用方法,但容易造成信号中高频信息丢失导致地震误判和漏判情况发生。小波综合阈值方法继承和发展了硬、软阈值降噪方法的优点,对信号高频部分用硬阈值方法,以提高高频信号能量,对信号低频部分用软阈值方法,提高信号降噪能力的同时保证信号连续性和光滑性。利用噪声信号小波系数小和地震信号小波系数大的特征,进行雷克子波降噪仿真实验和实际地震信号降噪实验。仿真实验表明,小波综合阈值方法降噪后波形MSE值最小,且降噪后与原信号波形最近似,降噪后波形高频部分能量增强且抑制低频部分能量。最后,对实际采集的地震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处理后信号中能量增强被压制,利用处理后的信号可得到地震的初至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