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东滩煤矿3305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了该工作面的地表变形特征,详尽地分析了东滩煤矿3305工作面地表移动基本规律及移动参数,并完成对相邻建筑物的损害等级评估。通过概率积分法对3305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进行变形预计,并运用数值模拟法准确还原了工作面推进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深入研究了该工作面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与开采沉陷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卧龙煤矿109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的复杂性,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方法,采集观测站的移动变形信息,采用遗传算法和线性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求取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并选取最优结果,从而对卧龙矿109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分析,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的煤矿生产和安全以及日后对塌陷区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条带开采工作面的地表移动规律,本文以4302工作面的已有资料和和该工作面的实际水准及水平观测数据为基础,对该区域地质条件下的彭庄煤矿4302工作面该条采工况推进过程中的地表沉陷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已有的理论基础沪指移动角制图并解算出地表各项移动参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结合实际观测情况上运用概率积分法对矿区地表形变进行了预计。预计结果表明,条带开采对于控制地表移动变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预防矿区开采造成的沉陷及其诱发的自然地质灾害,进行必要的沉陷预计工作。以兖州某煤矿10303工作面开采为例,选取适宜本区域的概率积分法作为预计模型,采用该矿地表观测站实测分析得到的岩移参数作为预计参数,进行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根据预计结果绘制村庄地表破坏分区图,并根据临界变形值标准划分实际的地表破坏等级范围,为进一步确定开采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静涛  卢毅  焦步青 《测绘科学》2012,37(2):112-114
岩层与地表变形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我国煤矿对覆岩破坏与地表沉降进行研究的很多,而对中间岩层的变形进行分析的还比较少。本文运用FLAC3D分别对3上、3下煤开采岩层与地表变形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并用MATLAB软件对地表与中间岩层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经误差分析,最终确定了地表与内部岩层变形的最佳拟合函数。  相似文献   

6.
条带开采地表沉陷预计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率积分法是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常用的方法,而概率积分法预计的精度取决于其预计参数的确定。以国内大量的条带开采实测资料为基础,应用相似理论对条带开采地表沉陷的相似现象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计算出了条带开采地表沉陷预计参数。根据所得条带开采地表沉陷相似现象的分类及其地表沉陷预计参数,应用模式识别对待求条带开采地表沉陷预计参数进行了求取。工程实例表明,用模糊优化确定的预计参数进行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其预计结果更加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顾桥煤矿1111(3)工作面地表岩移规律和覆岩破坏规律情况的研究,揭示并阐述了该矿综采放顶条件下的地表沉陷变形规律和覆岩破坏规律,为今后指导"三下"采煤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表移动变形参数、且为土地复垦、恢复与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当前地表动态预计软件的现状和MATLAB软件功能特点,重点介绍了该软件在开发地表动态预计系统算法的应用.以动态时间函数结合概率积分法为理论基础,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开发预计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反映地表移动的动态特征,实现了煤炭开采对地面动态沉陷影响的较为精确的分析与计算,可以直观而精确地对地表变形各种...  相似文献   

9.
向斜沟造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永树  王金庄 《测绘学报》1996,25(2):116-120
现行的地表移动预计方法,都是建立在开采工作面主断面为线性分布的基础上,因此,对于非线性分布煤层的预计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以随机介质理论为基础,利用曲线积分的方法建立了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公式,并且利用数值积分法和叠加原理算地表移动与变形值,扩大了地表移动预计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预计值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向斜构造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的地表移动预计方法,都是建立在开采工作面主断面为线性分布的基础上,因此,对于非线性分布煤层的预计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以随机介质理论为基础,利用曲线积分的方法建立了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公式,并且利用数值积分法和叠加原理解算地表移动与变形值,扩大了地表移动预计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预计值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小或者完全避免地下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有害影响,根据深部开采地表移动的实测数据,本文给出了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参数,利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任意点的下沉值进行计算,分析了建筑物受地下开采的影响程度,以此对矿区地表建筑物保护煤柱进行设计。研究表明,基于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理论的保护煤柱设计方法,对减少深部开采保护煤柱的压煤量、保护地表建筑物、实现地下煤炭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InSAR)在获取地表形变的过程中有其特有的监测手段,针对D-InSAR矿区地表三维变形监测的难点,首先,顾及D-InSAR难以获取快速大梯度变形的特性,选取边界拟合度较好的Boltzmann函数模型,结合Knothe时间函数,构建一种BK(Boltzmann-Knothe)模型;然后,由于D-InSAR仅能获取地表沿视线向(line of sight, LOS)的短时段一维变形量,依据地表三维移动变形和LOS向变形的投影关系,结合目标区域地质采矿条件,构建适应短时段单视线向变形的适应度函数;最后,引入烟花算法(fireworks algorithm, FWA),提出了融合单视线D-InSAR和BK模型的煤矿地表三维变形动态监测方法。模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可靠准确地反演出全部开采沉陷动态预计参数,求参相对误差为0.11%~7.51%;在大变形区域,该方法监测的下沉和水平移动与真实值一致。抗差求参实验结果表明,在观测误差或模型参数误差的影响下,该...  相似文献   

13.
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会导致开采沉陷,一直是煤矿安全的隐患。本文选取王楼煤矿13301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整理了历年来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和观测站相关地质采矿技术条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曲线拟合、建立回归方程,系统性地得出地表移动值与岩移参数变化规律,求取出了矿区具体采矿技术条件下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变形参数,为矿区生产及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岩移参数求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地表变形预计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是路基路面及桥梁工程的严重隐患。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在探测、排查的基础上,进行采空区稳定性评价,需对其地表各种变形值进行预计。本文采用概率积分法对采空区地表移动与变形值进行预计,计算并绘制出采空区主断面上的变形曲线;进而根据预计后的变形曲线,对采空区的稳定性做出准确的评价。实例预计结果表明,水平变形、地表倾斜和曲率均超过变形控制指标,采空区欠稳定,并以预计结果作为设计经济可行、技术可行的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治理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煤矿地表开采沉陷影响生态环境和居民人身的安全。针对沉陷区日常沉降监测中监测点位保存不易,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数据等时间距化方法,分别运用灰色模型对沉陷区的沉降量进行预计。经实例验证,灰色预计模型能满足工程预计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陈南南  朱农 《测绘》2014,(3):111-114
求取地表移动预计参数是进行开采沉陷预计的基础,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某煤矿为例,通过对该矿1013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三种优化方法——传统线性最小二乘法、遗传算法和模矢法,利用MATLAB软件为开发平台,编程实现了地表移动预计参数的求取,探讨了三种求参方法拟合效果的优劣,通过本例说明模矢法和遗传算法求参结果相对优于传统的线性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矿区地表变形监测获取数据量少、监测周期长、效率不高;结合LiDAR及RTK技术应用到煤矿区地表沉陷监测工作中,进行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数据处理,对得到的点云数据和生成的DEM进行煤矿区沉降变形分析,并以贵州某煤矿区为例进行了地表沉陷监测试验,满足精度要求,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中西部某矿区的特厚水平煤层综放开采导致的沉降变形、地表裂缝等问题,本文在总结该矿区各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沉陷预计中岩层岩块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原则,以摩尔-库伦塑性模型作为计算模型,采用离散元3DEC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煤层开采后的地表下沉和水平变形情况。同时,本文结合实地采集的裂缝和塌陷区数据,对开采后上覆岩层垮落情况及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出该煤矿水平特厚煤层开采后地表裂缝的分布规律和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该煤矿的生产和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工程开挖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模型及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跃光 《测绘学报》2004,33(4):367-367
对于包括大部分煤矿和部分其他矿山在内的自重应力型矿山,采用随机介质理论进行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其处理工程问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对于大多数金属矿山及部分其他矿山,由于其成矿条件总是与腚残余构造应力相联系,当矿区的残余构造应力显著时,构造应力影响会改变地表沉陷盆地的形态,并使沉陷盆地的范围急剧扩大,其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表现为下沉系数减小,移动范围增大的特征,用随机介质理论进行研究时,往往需与其构造应力相联系,加以改进;而其中采用崩落法开采所导致的地表塌陷坑的变形与原有应力场之间,同样存在其特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陈俊杰  王礼  郭延涛 《测绘科学》2014,(3):146-148,152
本文在分析求取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的方法基础上,基于潞安矿区王庄煤矿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利用Matlab软件中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函数,绘制了各类地表移动变形拟合曲线,得到了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同时,进行了地表移动变形的实测最大值与拟合值的分析比较,评定了其拟合精度。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求取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方便可行、参数求取准确、拟合精度高,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