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洋面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整体传输公式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洋面海气通量的方法。在作气候平均计算时,存在两种平均方法:方法一F_1=AB及方法二F_2=AB。显然,方法一是合理的,而方法二是对方法一的近似。本文利用COADS资料针对不同的平均时间计算分析了方法二对方法一的近似程度,结果表明:利用方法二计算长期气候平均,平滑时间超过5天则对计算结果必须进行订正;对感热和潜热通量,月平均方法二在20%的精度内可代替方法一,而旬平均方法二则可在10%的精度内代替方法一;动量通量月平均和旬平均精度分别为40%和20%。因此方法二在计算月平均动量通量时必须作订正,或直接用方法一进行计算,本文同时计算比较了1972年(E1 Nino年)和1975年(非E1 Nino年)太平洋洋面的各项能量及总能量收支,发现1972年洋面能量收支年变化幅度比1975年小得多,其差别主要决定于感热和潜热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区干旱气候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华南地区15个站近50年的年(季、月)降水资料,对华南地区干旱年景进行分析,并做气候预测。采用极差法计算各站点年雨量的临界值,评定严重干旱年和一般干旱年。分析发现,华南地区年雨量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1961~2003年间,平均4.3年有一个干旱年,14.3年有一个严重干旱年。介绍了几种实际预报中用到的旱涝预测方法:指数曲线方程预报方法、时间序列多周期特征值叠加预报法、综合气候预测方法、最优遥相关分析预报方法。对华南地区未来10年总的旱涝趋势的预测结论是:2005年雨量偏多,2006~2008年偏旱为主,2009~2012年是多雨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MOS预报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士晟 《气象学报》1985,43(3):332-338
美国Glahn和Lowry在1972年提出MOS预报,它逐步取代完全预报成为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指导预报,最近十二年MOS预报发展很快,成为许多国家的业务预报方法。 我国MOS方法起步并不晚,上海台1978年引进MOS方法并投入业务使用,吉林1979年利用传真图的模式输出发展了地方MOS方法,该方法适合广大台站和第三世界应用。国家气象局1982年决定在广大台站推广MOS方法,1982年秋由吉林、江苏、陕西、广东四省组成地方MOS科研组,到1983年末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开展了MOS方法或PP(完全预报)方法。我国的地方MOS方法有中国特色,比较注意吸收预报员经验,并且采用多种统计模型,经实践证明地方MOS效果较好。吉林在1981年将中期MOS预报投入业务使用,现在已有十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中期MOS方法或PP方法,而美国目前中期业务预报仍靠PP方法。 经调研证明我国已具备全面推广MOS方法的条件,应作出规划积极推广MOS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西安1959-2010年每天02、08、14、20时能见度、日平均相对湿度以及天气现象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四种方法对西安市霾日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方法统计霾日数的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四种方法均可比较准确地反映蕴出现时间,其中单时次能见度和湿度判断方法确定的历年冠日数最多,日均能见度和湿度以及天气现象综合判断方法确定的年霾日数最少。四种方法的统计结果显示,西安市1959-2010年期间年殖日数1999年最少。将四种方法统计的覆日数与实际观测氧日数的变化趋势相比,发现单时次满足条件能见度与湿度及天气现象综合判断的结果与西安历年实际变化趋势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为及时、准确地进行玉米产量预报,为吉林省玉米产量预报业务提供参考依据,为政府调控提供科技支撑,利用吉林省19802016年春玉米产量和50个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基于相似距离和相关系数构建综合诊断指标筛选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各类气象要素历史相似年,根据各类气象要素历史相似年与预报年的玉米产量丰歉气象影响指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吉林省春玉米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同时,对历史相似年的筛选方法进行改进,利用欧氏距离直接筛选综合气候历史相似年,根据气候历史相似年与预报年的玉米产量丰歉气象影响指数之间的关系,构建春玉米产量预报模型。对比改进前、后的产量预报模型的预报,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吉林省玉米单产预报中,预报准确率均较高,普遍在85%以上。产量预报模型对20022013年的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后20022013年单产预报平均准确率提高了3.9个百分点,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个百分点,标准差降低了2。对20142016年的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玉米产量预报结果优于传统方法的预报结果。改进方法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更高,稳定性更强,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江苏风能资源代表年选择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路屹雄  王元  李艳 《气象科学》2009,29(4):524-526
代表年法是风能资源计算中的重要方法,而对区域风能资源代表年的选取方法不一.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多站点的风能资源代表年选取的两种方法--"站点最大频数法"和"区域平均法"的比较分析表明,两种方法选取的江苏省风能代表年是一致的.本文的结果可以推广到其它多站点区域的风能资源代表年的选取上,其中站点最大频数法简便易操作,适用于较少站点数条件下的代表年选取和业务性运用;区域平均法适用于稠密站点条件下的代表年选取;在样本足够大条件下,上述两种方法的计算精度能够满足风能利用的业务和研究需要,并具有足够的区域一致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贵阳市温度与降水突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玮 《贵州气象》1998,22(6):21-23
用统计方法中的Mann-kendall方法,对1921 ̄1994年贵阳市气温,降水序列进行突变分析得出:贵阳市1966年气温发生突变,温度向增暖的方向变化;降水在1970年发生突变,增多且进入相对湿润期;该方法须经过t检验后方可确认。  相似文献   

8.
卡尔曼滤波在沿海冬半年风力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峰本 《气象》1998,24(3):50-53
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1995年11月和1996年1月防城港市逐日最大风力36 ̄132小时预报,预报结果精度高,表明该方法在沿海冬半年风力的预报上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问题的提出相关统计方法在天气预报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长期预报方法中尤其重要。为了做准预报,预报员总是希望找到一些较好的相关因子,因此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成为关键的一环。常规的统计方法是基于最小二乘理论的回归方法及相关系数的计算,这些似乎完善的理论和方法在近几十年的应用中总是不尽人意。笔者曾在1988年至1989年专题检验了回归方法产生的预报,在整整两年的每月预报中,回归方法制作的预报准确率平均只有53%,并且没有做出过特多或特少级别的预报,这个准确率只相当于气候概率,技巧评分近于零。而经过人的主观分析,主…  相似文献   

10.
最优气候均态法在月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最优气候均态法是美国气候中心用于制作温度预报的一种方法,它是用最近K年的要素平均值作为下一年的预报值,制作简便,对作一年以上的预报有一定的技巧。本文利用广东省19个测站1957~1997年6月的降水资料,通过对1994~1997逐年6月降水进行预报,尝试它在月降水预报中的应用,并与业务中经常使用的灰色预测、谐波分析、均生函数3种方法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它不亚于以上3种方法。1 方法简介  最优气候均态法被定义为最近K年的要素平均。选取K年的标准是,用K年平均值作为下一年的预报值能得到一个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阿勒泰地区的牲畜年末存栏数1959-1989年的资料为例,就趋势产量的处理方法以及畜牧气候年景评价、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试报1990年和预报1991年的畜牧气候年景.  相似文献   

12.
Monte-Carlo模拟方法在风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Monte- Carlo模拟方法建立了上海的台风年最大风速概率分布 ,由此推算的 30 a、50 a一遇风速 (韦伯尔分布 )和实测风速值接近。表明由 Monte- Carlo模拟方法得到的台风年最大风速概率分布较为合理 ,在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区域 ,该方法是产生年最大风速概率分布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利用Finkelstein-Schafer(FS)统计方法选取韩城第二发电厂空冷建设项目典型气象年(TMY),并与传统的典型代表年(TRY)选取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按TRY选取的典型年,设计气温略微偏低,而夏季高温时的设计满发气温明显偏低;TMY方法较一般常用的TRY方法更能反映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多年平均气温,对空冷系统的设计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西安1959—2010年每天02、08、14、20时能见度、日平均相对湿度以及天气现象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四种方法对西安市霾日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方法统计霾日数的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四种方法均可比较准确地反映霾出现时间,其中单时次能见度和湿度判断方法确定的历年霾日数最多,日均能见度和湿度以及天气现象综合判断方法确定的年霾日数最少。四种方法的统计结果显示,西安市1959—2010年期间年霾日数1999年最少。将四种方法统计的霾日数与实际观测霾日数的变化趋势相比,发现单时次满足条件能见度与湿度及天气现象综合判断的结果与西安历年实际变化趋势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5.
200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评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占瑞芬  汤杰  余晖 《气象》2010,36(10):114-121
依据《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分析2009年热带气旋(TC)业务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主要包括:6个方法的定位精度,12个综合预报方法、3个客观预报方法和6个数值预报方法的路径预报精度,以及4个方法的强度(近中心最大风速,下同)预报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各方法的平均定位误差均小于21 km,平均17.1 km,较2008年有所改进。国内综合预报方法的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路径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15.8 km、217.5 km和357.1 km,与2008年相比有所偏大;客观预报方法略优于综合预报方法,24小时和48小时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13.0 km和211.4 km;4个官方综合预报方法比较发现,中央气象台对我国近海海域的TC路径预报具有明显优势。强度预报仍然以统计方法为主,2009年24小时和48小时近中心最大风速预报的平均误差分别为4.90 m·s~(-1)和7.43 m·s~(-1),相比近10年的平均水平,预报性能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汽总量资料诊断入梅时间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雨期是江淮流域从春季到夏季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传统诊断入梅的方法主要根据雨日和温度及副热带高压位置等来确定。由于雨日的不连续, 天气形势的多变, 常会引起诊断入梅日期的分歧。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基GPS网所反演的连续的大气水汽总量 (GPS/PWV) 资料详细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2002—2005年入梅情况, 发现GPS/PWV资料可以反映出入梅前后大气中水汽发生显著季节性跳跃的特征, 总结出利用大气中水汽变化特征来诊断入梅时间的方法 (PWV方法)。采用1980—2000年的历史探空资料计算的大气水汽总量 (PWV) 资料, 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21年中有13年的入梅日期与历史上传统方法诊断的入梅日期相吻合; 对两种方法诊断的入梅日期相差较大的3年的入梅情况进行的分析表明, PWV方法诊断出的入梅日比原定入梅日更合理。该方法在2006年入梅诊断的应用也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国外 MOS 预报概况模式输出统计方法简称 MOS(译音模斯)是由 Glahn 和 Lowry 在1972年提出来的,十年来 MOS 方法发展很快,已经成为美国要素预报的主要预报方法,用它制作指导预报。现在 MOS 方法已推广于日本、法国、加拿大、苏联……等许多国家,成为主要业务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汉川地震重灾区和极重灾区四川境内35个气象台站1981年1月~2010年12月3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月、年雷暴日数,年雷暴初、终日期,初终间日数,采用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和数理统计、概率分析等方法,对汉川地震灾区雷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和年代(际)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几种求算大气可降水量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介绍了使用探空资料、地面露点资料、GPS数据求算大气可降水量的3种方法。使用这3种方法.对北京(2006年10月,2007年1月、4月、7月)、呼和浩特(2008年1月)、二连浩特(2008年1月)3站的探空资料、地面露点资料、GPS数据分别进行计算,求算出大气可降水量,并对3种方法的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1998年汛期(6-8月)旱涝趋势预测方法进行了回顾,并结合1998年汛期旱涝成因对方法中考虑的物理因子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