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良培  何从友 《地图》1993,(4):46-48
纸张的变化对地图制印的效果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它怎样改变地图的最终呈色?本文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试图揭示纸张变化对地图呈色行为影响的大小及原因。  相似文献   

2.
胡瑛 《浙江测绘》1998,(3):50-52
纸张是印刷业所用的最重要的基本材料。在现有的地图印刷过程,纸张的因素对印刷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纸张的好坏直接影响地图产品的印刷质量。由于制造纸张所使用的原材料不同,采用的工艺不同,所制造出来的纸张性能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庆祝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庆祝建国四十八周年,由江苏省测绘局、江苏省测绘学会与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科协、苏州市教委、苏州市建委、苏州市规划局联合主办,苏州市测绘学会、全国首家地困学会——苏州市地图学会和苏州革命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97苏州地图文化展,于中国苏州国际丝绸旅游节期间,自9月19日至23日在苏州革命博物馆隆重举办。苏州的地图文化历史悠久,地图收藏研究活动丰富、活跃,近年来苏州曾先后举办过“京九铁路通车沿线省份地图展”、“沪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沿途城市地图展”、为纪念…  相似文献   

4.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30(2):17-17
俄罗斯“甲虫-ME”多功能多体制X波段相干机载火控雷达已顺利结束飞行测试并开始投入批量生产。该雷达具有实波束地图测绘、多普勒波束脱化地图测绘和合成孔径方式地图测绘能力。目前,“甲虫-ME”雷达在地图测绘模式下的分辨率为5米。近期将会提高到3米,不久的将来进一步提高到1米。  相似文献   

5.
《地图》1992,(4)
今年七八月间,记者到云南省会昆明采访,发现了一个独特的现象:这里的地图真多! 走进省委办公楼,迎面竖立着一座宽2.5米、高2米的的大屏风。它不是山水、花鸟、风景画,不是书法作品,而是一幅地图。这是一幅有机玻璃制作的内照明云南省地图,上面不仅标明了省、地、市、州、县的政府驻地,连邻国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地图质基的发展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图质基,即刻、绘地围内容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古代使用过多种不同的地图质基。在原始公社后期,我国已发明了可以刻画地图的陶制品质基。大约到了公元前21世纪,出现了以金属为质基的地图。自从我国发明了抽丝织帛以后,以帛为质基的地图便在我国地图质基的发展中占居重要地位。纸张发明于西汉初年。但纸张做为地图质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隋代(公元581—618年)。至此以后各朝均有用纸做为质基的地图。另外,还有青石板和木料为质基的地图。  相似文献   

7.
平江图     
孙果清 《地图》2005,(2):66-67
《平江图》是一幅宋代平江府(今苏州市)碑刻城市地图。图碑高277厘米,宽142厘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碑刻地图.现珍藏于江苏省苏州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地图》1991,(3)
我国具有悠久的地图绘制历史,自古就有许多优秀地图作品。可惜因古地图摹绘和保存的不易,许多已散失。所以自宋代起,人们设法把地图绘制在石碑上以传世,是谓地图刻石(或称地图石刻图)。文化古城苏州拥有许多珍贵的地图刻石,如闻名遐迩的《平江图》、《墬(地)理图》、《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等。这是因为:一,姑苏向为人文荟萃之地,自古留下许多绘图精品;二,苏州地区一带云集许多镌刻高手,刻技娴熟,尤以镂刻细腻、端方见长;三,苏州西南濒临太湖,太湖特产的太湖青石,堪称嘉石良材,“碑石黝黑如漆,特殊坚固”,“石皆黝碧光亮可鉴,扣之清越作磬声。”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苏州的地图刻石得以勃兴而驰名。值得一提的是苏州还有一块鲜为人知而又颇具价值的石刻图——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人利玛窦编绘的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图》。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第26届国际制图大会在德国德累斯顿召开。我国选送的地图作品——《剪纸地图》一举斩获"专家评审委员会其他地图产品类一等奖"。专家评价:"关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制图应用,非常惊奇和精致。"这幅地图是由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地图文化创意中心团队制作的。  相似文献   

10.
探访 什刹海景区 实时标注距离,地图会"猜"游客心思 顺着"板桥头条"的指示牌进去,在细窄的胡同中走上不到200米,便到了什刹海景区的北端——西海.除了要在德胜门内大街过一个小小的马路,西海与什刹海、后海、前海可一走到底,是闹中取静的好去处. 什刹海景区立在路边的地图是典型的"细节局部地图",覆盖的区域仅为北起德胜门东大街,南至地安门西大街,西起新街口北大街,东至钟楼、鼓楼.因此一米见方的地图上,每一条胡同、每一个景点都得以清晰标注.不少景点旁边,还附有古色古香的图画,看起来生动醒目的同时,更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11.
毛忠民 《地图》1992,(1):39-40
常规政区地图的制印,一般都需要七八个颜色方能较好地反映地图的色彩效果。但用色越多,制版作业量越大,成本越高,并且用色多纸张易变形,地图质量也就难以保证。近年来,国内外地图印刷界都在致力研究减色印刷和四色印刷,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国内印图厂家还是用常规工艺的居多。地图类型繁多,用户要求各异,书中插图这一特有形式的地图对质量要求并不太高,且幅面小,印刷数量也很少,用户一般都不愿出太多的钱去印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纸质地图到现代电子地图,地图传输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地图信息的传递方式已由基于纸质地图的传递转变为基于屏幕地图的传递。这使得地图信息的传递突破了纸张、印刷等方面的限制,显著提高了信息传递的灵活性与生动性。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一,随着地理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在有限的屏幕上实现海量数据的符号化并减少时间延迟问题;其二,如何使屏幕地图在缩放过程中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使之能够进行多尺度的显示,以减少噪声量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电子地图的多尺度表达与快速表达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7,(3)
这张上海地图怎么这样稀奇?在阳光下看,蓝色的浦江、金色的南北高架、绿色的张江、陆家嘴闪着迷人的光泽;闭上眼轻摸,爽滑柔软,细腻光洁。原来上海市区交通图头回印上了丝绸。世界罕见的丝绸市区地图,日前在上海诞生,还成为市府赠送贵宾的礼品呢!笔者有幸在丝绸上“放眼”上海;长1.04米、宽0.79米的大幅素绸缎上,20个区县用14种颜色标出,四边灰色的花饰纹理清晰,最小的字体仅长2毫米。地图可是印刷品中难度要求仅次于纸币的品种,而在丝绸上印地图更是难上加难。为保证丝绸地图能在1997年问世,向香港回归祖国和党的十五大召…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地图》2005,(6):4-5
读了《地图》2005年第5期《抗战十四年舆图》专题后,深感其叙述史料之详尽,汇集各时期地图之齐全,洵为一篇图文并茂、不可多得的历史地图集锦,实是令人叹服。不过,专题中的一幅《“八·一三”淞沪会战要图》有一个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未将当时苏州至嘉兴间的苏嘉铁路标出。苏嘉铁路全长74.4千米,是当时京沪与沪杭两线中的一条联络线,有了此线,从南京至杭州就可不必经过上海,能缩短里程176千米。1934年,国民政府为了准备抗战,未雨绸缪,决定修建苏嘉铁路,并于1935年2月动工,1936年7月通车。鉴于国防急需,苏嘉铁路因陋就简,采用的是37公斤的旧铁…  相似文献   

15.
范攀龙 《地图》1998,(3):40-42
目前各测绘生产单位逐渐开展了数字地图的生产,需要对数字地图进行错漏的检查。质量的控制和评价等。由于数字地图要把地图要素通过手工的或扫描的手段转换成离散的数字,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软件制图,因此,错漏来源多;复杂且难发现。通过纠错软件可以纠正一部分错漏,但最终离不开人工的校对。目前地图数据通常用彩色喷墨绘图机喷绘在纸上,提供数据的检查和校对。为了便于检查地图数据的错漏,根据出版系统的需要,我们研制了彩色喷墨绘图片。它与纸张相比有如下一些优点。1)分辨率高,彩色还原性好。白底与彩色间线划反差大,图面清晰…  相似文献   

16.
"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是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同文字与传统地图相比,影像地图以丰富的影像细节去表现城市的空间及地理外貌更为真实直观、生动形象,信息量也更加丰富,富于表现力。为了更好反映苏州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最新成就,为开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便利,展现苏州亦古亦今、亦中亦洋、魅力非凡的风采面貌,利用最新高分辨率的数字航空摄影像作为底图,以"园林之城、东方水都、城市变迁"为主题,辅以直观形象的地图语言、图片和文字介绍编制了《苏州市影像地图集》,全方位见证了苏州城市发展进程。据此,主要对《图集》编制的设计思路、编制内容、地图编绘等方面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天地图·武进"iOS移动地图软件是采用Objective-C技术设计开发的地图与导航类应用软件,包括地图浏览、搜索、地理标记、拍照与分享等功能,支持离线地图与本地缓存。平台采用云架构部署方案,保证了系统的高并发性和高可靠性。提供iOS二次开发包,方便第三方用户快速接入和使用天地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地图制图过程着手综述了影响地图精度的各种误差因素,它们主要包括:地图资料的误差,地图投影的误差,不同比例尺所引起的误差,地图内容转绘的误差,制图综合的误差,出版准备和出版过程带来的误差,纸张变形产生的误差等。  相似文献   

19.
怡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色各样丰富的形象,变化万千,令人目眩:这就是地图的世界。树枝与石块、羊皮纸与金叶、纸张与墨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不被用来框架我们居住其间的世界的形象。我们像鸟与蜂一样,在生命的姿态中舞出地图。自语言形成以后,我们以言谈的声音抓住地图的神韵;  相似文献   

20.
“坠理”考     
正前两年在拍卖会上捡漏"拿"了一幅《坠理图》。《坠理图》有800年历史了,被王致远带到苏州刻石上碑距今也有773年,原碑早已被保护,碑拓已难获得,所以这件于史有载的著名古地图算是一件不错的收藏。包括《坠理图》在内,苏州碑刻博物馆内有《天文图》《帝王绍运图》《平江图》等"四大宋碑",宋代国土大规模变动,地图制作非常发达,传世的《禹跡图》《九域守令图》《华夷图》都是宋代地图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