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模型区内分散流、岩性、构造、矿产及遥感解译线环构造等资料,应用数学地质方法,建立综合变量找矿模型,对蕉梅地区银铜金矿产进行找矿预测研究,划分出找矿有利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次火山岩型和斑岩型矿床地质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内外资料表明,次火山岩型和斑岩型两类矿床在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同时代的火山岩区,斑岩型铜矿化和次火山岩型铜矿化可以共存,但是,两者不是单一成矿阶段的产物,而是与同源多阶段侵入活动有关的不同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论次火山岩型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今国内很大一部份地质学家将次火山岩矿床划为斑岩型矿床。笔者认为这类矿床的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与斑岩矿床有较明显的差别(表1)。把这类矿床单独划出,有利于深入研究,对找矿勘查也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矿床产出的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勐兴铅锌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与Sedex型矿床进行系统的对比,提出勐兴铅锌矿床为Sedex型矿床,在传统找矿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找矿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产出的姚家岭矿床地质特征复杂。由于种种条件制约,矿区地层,矿区构造,岩浆岩期次和控矿因素等重大地质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矿床详查和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床主要矿体进行坑探和井下钻探验证。本文结合最新的勘探工作,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和主要成矿规律。提出姚家岭矿床具有三位一体和多层楼模式矽卡岩矿床特点,明确了接触带矽卡岩-斑岩型锌铜金矿体和在黄龙、船山组内层控型矿体的找矿方向,为矿区的勘探验证和深边部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陕西二台子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人矿床地质和找矿勘探研究基础上,结合较新工程地质揭露认识以及较新分析测试资料,二台子金矿床显示Au-As-Cu-Sb-Mn-Ba的成矿元素与示踪元素组合;矿石中S同位素组成富集重S,不出现塔式效应,具多种混合S的来源特征;H、O同位素组成显示大气降水的强烈参予;矿化蚀变矿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出矿床形成对容矿岩石组分的明显继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美国卡林金矿床存在许多可类比之处。二台子金矿属于具有沉积-改造成因特征的“秦岭式”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庐江县朱岗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庐江县朱岗铅锌矿床位于庐枞盆地北东部边缘,是近年实施安徽省地勘基金项目新发现的矿床,为一大型规模主要为铅锌矿共生少量铜矿的隐伏矿床,属火山、次火山气—液作用形成的斑岩型铅锌矿床。本文阐述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条件及矿床成因,提出了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不仅丰富了该区矿产勘查资料,也为今后寻找类似矿产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胶东绿岩型金矿一般地质特征;并以找矿为目的,建立了五大类型14种金矿找矿特征分类。提出了用神经网络模型建立胶东绿岩型放找矿新方法,并用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切特未斯铜(银)矿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矿床成因基础上,通过与典型角砾岩型矿床和典型斑岩型矿床矿化特征、蚀变特征进行对比,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根据此类型矿床找矿标志和控制因素,结合区域地质条件研究对比,初步分析了找矿方向,圈定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矿床统计预测方法流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旺亮  吕瑞英 《地球科学》1995,20(2):128-132
在矿床统计预测的方法流程研究中,采用了直接找矿和成矿预测相结合;获取第一手找矿信息和收集处理前人资料相结合;地质、物化探、遥感影象分析和数学地质方法的计算机处理相结合;大、中比例尺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方法流程为资料收集整理,成矿区带划分和找矿远景区圈定;编制找矿信息卡片,野外找矿;找矿靶区圈定和优选;资源量预测;评述和建议,在新疆长期的科研实践表明,该项研究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潞安矿区属黄土丘陵地貌,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好,但由于矿区内村庄、工业矿区等地面建筑较多,严重影响数据采集质量。目前潞安矿区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小构造遗漏较多,特别是5m以下的断层和20m以下的陷落柱;陷落柱的解释误差较大,影响巷道及工作面布置;时深转换不准确,煤层底板等高线出入较大;第四系厚度不准。虽然受测区地震地质条件和技术限制存在多解性和误差,但就潞安矿区已开展的三维地震勘探来看,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是潞安矿区精细化地质勘查的必要手段,其在煤矿生产的合理设计、采区的合理划分及巷道、工作面的合理布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黄土塬区或复杂的黄土地形区作煤田地震勘探工作需要进行沿沟弯线地震施工技术的研究。通过项目实施,对弯线技术的应用有所见解,着重分析了弯曲测线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主要采集参数选择和施工技术措施,并介绍了地震弯线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IP法找矿的几个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法可以直接发现富含金属硫化物的各类矿体,而被广泛应用于矿产普查、详查及勘探等各个找矿阶段.本文介绍了该方法探查机理及野外工作方法,总结了IP法在几个金属矿区的找矿成果.认为充分分析矿区地质物性条件,合理布置野外工作是取得找矿突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张宗岭 《矿产与地质》1996,10(4):273-275
运用并扩展了无线电波透视法,成为一种井地无线电波透视新技术,实践表明,该项技术在工程地质勘查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它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探测范围,降低了勘测成本,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锰矿石价格飞速提升.舂陵水两岸地区锰矿找矿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在对湖南省未阳市东山下锰矿普查工作的取得较理想的成果后,对该地区前期的工作成果加以整理、总结,提出今后的找矿方向及工作建议。该地区风化型锰矿开采条件优越,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瞬变电磁技术在邢台矿区防探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矿区属典型的华北岩溶型石炭一二叠系煤田,下组煤普遍受巨厚奥陶系灰岩强岩溶含水层的威胁。根据目前物探方法的特点,决定使用方向性好,对水敏感的瞬变电磁技术探测该矿区水患。针对井下巷道工作条件复杂.干扰因素多的特点,选用两个不同的工作频率25Hz、6.25Hz进行测量。并以显德汪矿1612工作面风巷瞬变电磁侧向探测为例,圈定出其低阻异常区。  相似文献   

17.
沁水盆地煤层气高渗富集区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煤层气地质选区中,如何引进新技术、采用综合勘探策略、提高勘探效益、降低勘探成本这一问题,以我国煤层气最具开发潜力的沁水盆地(面积5万km2)为例,阐述了应用遥感技术研究地质构造特征,寻找地下煤层裂隙发育区,探测煤层气高渗富集区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效果。选区结果目前已得到十多个煤层气试验井的证实。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新疆1∶50000矿产普查中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圈定成矿远景区域,在普查过程中通过重、磁、电等多种物探手段的综合应用,来探测深部和隐伏矿,效果明显。通过采集标本对其工作区的物性特征加以归纳分析,指导物探方法(重、磁、激电)的运用,为后续开展物探工作提供借鉴。首先在工作区利用重力和航磁资料,查明勘探区内地质构造特征及岩体分布规律,得到重、磁高值异常区多与岩体、岩体接触带及断裂带有关,而该区域的成矿与接触带或断裂构造密切相关,在接触带及断裂构造带上有利于硫化物发育,再利用大功率激发极化法的低阻高极化特征圈定含硫化物的有利区域,最后优选重、磁、电综合物探异常特征明显、成矿部位有利地段,并结合地质、化探异常特征对工作区定性的综合评价,指导寻找含硫化物的岩(矿)体,最终圈定找矿靶区一处,为矿产普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找矿依据。  相似文献   

19.
崔宁  邢树文  肖克炎  丁建华 《地质学报》2016,90(7):1623-1635
随着地质大调查的开展和班公湖-怒江地区新的找矿进展和预测成果不断涌现,班公湖-怒江作为我国找矿的重点成矿区带之一,故对其开展系统的成矿区划和部署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在该地区划分新的重要成矿部署区带,厘定边界并将其命名为"班公湖-怒江Cu-Au-Fe-Li多金属成矿带"。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综合研究,在区内划分了3个Ⅲ级成矿带,初步建立了班公湖-怒江Cu-Au-Fe-Li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谱系,其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发育的特点,其中喜山期与燕山期是该矿带的主要成矿期。研究区主要成矿类型为斑岩型铜金矿、矽卡岩型铜金矿、变质碎屑岩中脉型岩金矿、矽卡岩型铁矿、现代盐湖型钾盐、硼矿、锂矿等。结合区域找矿进展和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认为本区Cu、Au、Fe、Li、K、B找矿潜力巨大,为下一步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同时在本区划分了3个远景区,其中2个为重点远景区,1个为一般远景区,对研究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智利北部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对安托法加斯塔Henan D矿区开展了岩屑粒度试验和1∶10 000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粒度试验表明,采集B+C层或C层-5~+40目岩屑样品能较好的反映地质特征;岩屑测量圈定了6处Cu-Au-Ag综合异常,通过槽探和钻探异常查证,发现了良好的找矿线索,该区具有找到铁氧铜金型铜矿的潜力。工作表明,在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大区荒漠化景观区实施岩屑测量能够达到明确找矿目标、缩小找矿范围、确定找矿靶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