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过去十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上,金矿勘查在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展现出了巨大的金找矿潜力。矿化剂元素硫与金矿的形成密切相关,已有国内外学者证明硫是矿床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硫同位素被广泛用于示踪金矿中的矿质来源,不同的金矿具有不同的地质背景,硫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受不同硫源控制,金矿中的硫同位素可以反映成矿的地质背景。矿集区尺度的硫同位素在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上具有理论意义,在指导找矿勘查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金矿资源可以划分为42个金矿集区,其中胶东、小秦岭、滇黔桂3个金矿集区最为典型,梳理和总结3个典型金矿集区硫同位素特征的异同,可为今后的金矿找矿勘查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2.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张复新  宗静婷  马秦 《矿床地质》1998,17(2):172-184
鉴于目前对沉积岩型金矿、卡林型金矿概念和类型划分存在分岐,该文在对秦岭沉积岩区浸染状金矿研究基础上,主张将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床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沉积岩型金矿床是具有广义内涵的一类金矿,包容了从沉积-轻微改造,到沉积-强烈改造的一类热液金矿;可划分四种亚类:卡林型、变质细碎屑岩型、热水沉积岩型、脉状体型。卡林型金矿床是狭义内涵的金矿类型,属于沉积岩型金矿类型中的重要亚类;在区域金成矿密集区内,可构成卡林型矿床地球化学系列。建议不要将沉积岩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相互代替使用或等同起来。秦岭沉积岩区卡林型金矿与美国卡林典型矿床有较好的类比性。矿床具有沉积-轻微改造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3.
1999年上半年,根据随机的化探样品分析,我们初步确定了松树营地区为重点的金矿普查区.普查表明本区至少具有5条金矿脉,虽然金品位较低,却具有较大的规模,因而有较大的开采远景.2000年二道沟金矿将在本区开展详细的金矿勘查工作.现有资料表明,松树营金矿是一种新类型金矿.下面对这种金矿的产出背景和特征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砂金成矿必须具有丰富的物质来源。原生金矿床,金矿点以及各种含金地质体,都有可能成为砂金矿的矿源。本区砂金矿补给源为多源补给型,既有矿源、岩源又有次生源;辛安河砂金矿形成时间主要为上更新世晚期至中全新世。金的形成既有碎屑成因也有化学成因。  相似文献   

5.
坑头金矿位于贵州黔东南金矿带,前人对该金矿带石英脉型金矿进行了广泛研究,认为深部可能有蚀变岩型金矿存在,但都未证实。近期经综合研究,在坑头金矿施工钻孔发现坑头金矿的深部存在蚀变岩型矿体,含金量最高达6. 65 g/t。蚀变岩型金矿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主要载金矿物为毒砂。硅化蚀变及断层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体位于硅化蚀变发育的构造破碎带中。目前,黔东南金矿的开采目标多为300 m以浅的石英脉型金矿体,因此该发现对黔东南地区金矿深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华北陆块南缘金矿成矿动力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嘉伟  赵盼舒  李锋 《地球学报》2008,29(4):525-532
通过对华北陆块南缘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与花岗岩体、控矿构造的时、空关系分析,对金矿成矿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造山晚期伸展构造环境下的花岗岩浆活动不仅为金矿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更重要的是为金矿成矿作用提供了巨大的热动力,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伴随着岩浆形成演化、上升侵位的全过程,具有多源性;建立了造山晚期伸展构造环境下岩浆热动力成矿模式。对区内金矿找矿方向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东夏甸金矿及其外围矿区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翟裕生  邓军  杨立强 《地学前缘》1999,6(2):230-230
胶东金矿集中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丰富的金矿资源,其中的招掖金矿带更是以“玲珑焦家式金矿”之名而享誉国内外。夏甸金矿即位于招掖金矿带南端,其长期地质演化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为金成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然而随着开采的延...  相似文献   

8.
吕英杰 《地球学报》1988,10(1):79-91
该区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砂金矿床,几乎皆是流水成因的。研究其矿质来源、含金地质体的风化剥蚀作用、砂金矿在河谷中的搬运方式和距离、砂金矿的成矿作用及矿床特征,不但可以扩大砂金矿的找矿前景,还能为在砂金矿分布区寻找岩金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卡林型金矿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林型金矿是我国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通过对比研究前人有关卡林型金矿的资料发现,我国卡林型金矿产出于具有拉张-沉积-碰撞造山地史演化的地区,为中低温热液矿床,主要赋矿岩石为不纯的碳酸盐岩,其余为浅变质岩、火山碎屑岩等。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组成揭示了我国卡林型金矿成矿热液来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不仅仅是前人认为的来自于赋矿地层中。  相似文献   

10.
广西红土型金矿基本类型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瑞湖 《广西地质》2000,13(1):29-36
广西红土型金矿是9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新型金矿。文章通过对广西红色风化壳及红土型金矿分布的研究,依据含金红土类型及金矿源体矿化特征将全区红土型金矿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并结合其成矿环境和控矿条件的剖析,认为广西红土型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提出碳酸盐岩类、火山岩类及蚀变构造岩类红土型金矿是广西红土型金矿的主攻类型,主攻地区为桂西百色-平果、桂中横县-贵港、桂西南凭祥-崇左等地。  相似文献   

11.
滇西泸水—瑞丽地区南部的上芒岗金矿为该区新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金源、构造、热液蚀变是主要的控矿因素。该区分为潞西区和保山区两个成矿构造单元。在潞西区,与上芒岗金矿相似的构造部位,具有很好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云南镇康县小干沟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金矿体主要产于上三叠统牛喝塘组玄武岩之构造破碎带中。该矿床的成矿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小干沟金矿的矿化元素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地表浅部以金为主,中深部出现钨、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化,显示了该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在河北地质5队工作基础上,于河北青龙地区发现了新类型金矿“长城式”金矿。矿体赋存于中一晚元古界长城系和蓟县系钙镁质碳酸盐地层的角砾岩带中。角砾岩带延长几十公里,宽100—300m,普遍有金矿化,富集地段可形成金矿体。该类型金矿特点与卡林型金矿或国内外其它类型金矿具有显著区别,因而命名为“长城式”金矿。  相似文献   

14.
凤太地区金矿形成与印支造山作用过程关系密切,成矿流体具有混合来源的特点,与典型造山型金矿流体来源于变质热液又有区别,金矿化类型具有微细侵染型金矿特点。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天柱-黎平地区是我国21个重要成矿区带之-的鄂西-湘西成矿带的南延部分,金矿床(点)分布密集,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该类型金矿形态复杂,品位变化大[1],给金矿的预测和探采工程的布置造成了困难[4]。本文利用分形理论以八瓢金矿、官州金矿为例探讨得出了分形理论[2]在天柱-黎平地区深部找矿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区内深部具有进一步寻找金矿隐伏矿体的潜力,为该区深部找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桂北龙胜地区金矿广泛分布,岩湾金矿便是其中一例。岩湾金矿为产于前寒武系浅变质碎屑岩系中的脉状金矿,受NNE向断裂控制、围岩蚀变强度不高、矿物组合比较简单。通过对岩湾金矿床黄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岩湾金矿的稀土元素具有非常典型的"W"型稀土四分组效应;稀土元素的四分组效应与其氢氧同位素特征反映的成矿流体来源既有大气降水又不能排除岩浆流体的参与相吻合,说明岩湾金矿属于具有两种(期)热液参与成矿的浅成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7.
小干沟金矿点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吉拉林砂金矿西约5km处.小干沟金矿点的发现(内蒙古地勘局第六勘察院,1996)为在该区大面积分布的海西期花岗岩中寻找岩金矿及探索吉拉林等砂金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小干沟金矿点发现了侏罗纪末期侵位的二长岩,并初步确定该金矿化与二长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冀西北地区金矿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剑钊 《地质与资源》1994,3(3):176-185
研究表明,冀西北金矿化集中区的众多金矿床(点)尽管具有共同的金矿源层,但其主要控矿因素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却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区内金矿床(点)存有三种类型:小营盘型、张全庄型和东坪型。该三类金矿均为多因复成金矿。  相似文献   

19.
西藏双湖县达则金矿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体受近东西向的脆—韧性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产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刚日群混杂岩中。本文在区域地质、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成果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剖面成果分析,典型矿床对比等方面对双湖县达则金矿的金矿找矿潜力做了初步分析,利用构造蚀变填图和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剖面发现了三条含金蚀变带,通过探槽揭露发现三条金矿带,品位为1.84~3.17g/t,延申超过300m。与商旭金矿相似,均受近东西断裂控制,成矿物质与木嘎岗日群关系密切,初步认为达则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具有中型以上的资源潜力,该矿金矿的发现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寻找造山型金矿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西藏双湖县达则金矿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体受近东西向的脆—韧性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产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刚日群混杂岩中。本文在区域地质、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成果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剖面成果分析,典型矿床对比等方面对双湖县达则金矿的金矿找矿潜力做了初步分析,利用构造蚀变填图和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剖面发现了三条含金蚀变带,通过探槽揭露发现三条金矿带,品位为1.84~3.17g/t,延申超过300m。与商旭金矿相似,均受近东西断裂控制,成矿物质与木嘎岗日群关系密切,初步认为达则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具有中型以上的资源潜力,该矿金矿的发现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寻找造山型金矿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