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当前单一数据源地名翻译准确率低下的问题,该文从属性相似度等方面出发,利用互联网地名及地图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全球地名匹配与翻译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多数据源的地名翻译工具。使用该方法完成了对全球1∶1000000矢量数据的批量化地名数据处理及地名规范化整理。实验证明,使用该方法较大程度减少了地名处理时的人工工作量,提高了地名匹配效率及其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全球地名匹配与翻译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单一数据源地名翻译准确率与翻译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名知识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地理命名实体的描述,如何对地名知识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实现语义级别的共享和重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顾及人的常识性空间认知和地名的时空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名本体的地名知识统一形式化表达模型(TKURM),该模型包括地名本体、时空规则库和空间元知识,并对地名本体的地名要素、地名类型、几何形态、空间关系和时态模型做了具体分析。基于TKURM设计了地名知识库的构建流程,并以郑州市行政区划地名知识库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地名常设委员会是加拿大自然和人工地物命名的权力机构,是从事地名标准化工作和地名学研究的协调组织。该委员会由各省、地区及联邦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设有四个咨询委员会负责处理与地名有关的各项具体事宜。此外还有一个由五人组成的秘书处,负责处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加拿大地名常设委员会每年在渥太华或某个省府召开一次会议。负责检查地名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量英文地名急需实现中文翻译及目前英语地名自动翻译研究较少、翻译结果质量低下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英语地名机器翻译方法。首先对于不同类别地名语料基于点互信息和有向无环图数据结构提取地名模板,然后基于统计模板模型解析地名词法结构实现翻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翻译精度相对较高,可有效应用于地名生产。本方法解决了地名翻译中通专名合理区分的难题,同时利用地名类别属性辅助翻译,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对我国地名翻译及生产领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愿 《北京测绘》2018,32(5):616-619
地名专题数据作为基础地理信息的关键因素,是任何与位置相关的信息的最本质支撑,是以大数据为中心的知识信息时代最根本的经济保障。针对厦门市地名专题数据更新与采集技术实现问题,提出一套科学的方法,并对其具体实施步骤进行详细分析,形成了地名专题数据更新与采集的作业流程,以此来为今后地名专题数据的更新与采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名匹配是地理信息检索、多源地理空间数据集成及更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根据规范汉语地名构词特点,依据地名通名与地名类型的关系,建立规范地名通名语义知识库,并将由其提供的地名语义作为地名相似度匹配的重要指标。针对基于字面和空间数据的地名匹配方法存在的不足,面向规范地名提出一种综合了地名专名字面相似度和地名通名语义相似度两种因素的复合相似度匹配算法模型。该模型模拟人的认知习惯,根据通名语义相似度程度,通过单调函数关系动态设置专名和通名相似度各自的权重值,利用动态加权方法求得复合地名相似度指标。在上述模型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汉语地名匹配策略和流程,利用通名蕴含的语义增强汉语地名匹配算法的理论基础和完备性,提高了地名匹配算法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认知习惯,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汉字模糊音的地名查询方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GIS地名查询一般都是以输入准确中文作为查询条件,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用户说不清楚地名的准确中文;有时用户由于中文输入法操作不熟练而在中文输入上浪费了许多时问。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汉字模糊音的地名查询方法,即以汉字拼音首字母作为该汉字的模糊音,给定查询条件时以模糊音代替原来中文输入,实现地名查询。设计了实现该方法的两个可行方案,并作了分析比较。采用地名模糊音方案实现了该方法。该方法对于增强地名查询功能、提高地名查询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GIS地名查询一般都是以输入准确中文作为查询条件,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用户说不清楚地名的准确中文;有时用户由于中文输入法操作不熟练而在中文输入上浪费了许多时间。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汉字模糊音的地名查询方法,即以汉字拼音首字母作为该汉字的模糊音,给定查询条件时以模糊音代替原来中文输入,实现地名查询。设计了实现该方法的两个可行方案,并作了分析比较。采用地名模糊音方案实现了该方法。该方法对于增强地名查询功能、提高地名查询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桐庐县第二次地名普查的目的、任务、实施工作流程及建库方法,地名普查主要包括地名目录整理、地名登记表填写、野外地名坐标测量及照片拍摄、内业地名数据整理建库、地名成果数据提交及输出等工作阶段,并重点强调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浩 《地图》1992,(1):63-63
标准地名图是专题地图中的一种。随着地名工作深入发展,地名图的特点和作用已被地名部门所认识。苏州市地名委员会继1982年编绘地名图之后,又于1988年4月组织编绘了全开《苏州城市标准地名图》。现将该图(以下称1:9000标准地名图)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编绘1:9000标准地名图的意义以收载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现势性标准地名的地图称为标准地名图。这种地图是在1980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离不开地名,因此地名信息的确定、规范就尤为重要。但对于很多自然地理实体,特别是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的地名信息我国还没有进行规范。因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是涵盖了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行政单元,所以可能会有漏报或者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信息汇报不全等情况发生,因此而影响地名信息的完整性。通过对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信息进行普查,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采用科学的标准,来解决"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同名混淆"等非标准化的地名问题,从而满足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建设发展的需求。利用ArcGIS、Google Earth等软件,以河流类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为例,对陆地地形类中的河流类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的边界范围提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魏勇  胡丹露  李响  王丰 《测绘工程》2016,25(2):28-32
地名数据是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资源,目前我国的地名数据库建设多局限于国内地名,缺少国外数据。传统地名数据的检索多为关键字查询,查询效率低且无法用于复杂地名查询。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开源地名数据库GeoNames和开源搜索引擎Solr的地名数据全文检索方法,通过分析GeoNames的数据类型和结构,构建MySQL地名数据库,并利用Solr建立地名索引,提供基于Web服务的地名数据全文检索。实验表明,基于Solr的地名数据全文检索能够显著提高地名数据检索效率,对于复杂地名查询,也能进行有效地检索。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地球表面各个地理实体的标记和符号。如北京市、太平洋、黄河、青海湖、神女峰……等地名,就是人们共认的那个市、洋、河、湖、峰的专有标记和符号。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远古时期的地名简单,一般只用语音表示,它是当时社会的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共同约定的语言记号。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地名又可用含有一定意义的文字表示,从而,地名便有了语音、字形和意义三要素。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系和文字种类较多,地名非常复杂。本文仅讨论汉语地名及其在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海洋地名是国家海洋权益的一种体现。加强海洋地名的整理和规范,基于GIS开展海洋地名的可视化发布,是争取和维护海洋权益的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海洋地名相关的机构和背景,论述了海洋地名整编工作的思路,讨论了GIS在海洋地名整理中的应用,并开发了基于Google Map的网络GIS平台,为我国后续的海域与海底地名命名和更新、地名审核与发布共享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信息化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地名信息系统是地名工作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基础工程。为了满足城市GIS中地名查询、规划设计、社会化服务的应用需求,主要采用地名数据库、管理及办理、系统综合管理三重架构,设计一个利于地名管理、业务办理、决策支持的应用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方式,同时实现了地名地理信息动态更新,为地名相关业务带来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有报道称:随着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济南市每年约有上百个新地名诞生,这不禁让人感叹城市文明扩张脚步之迅速。但感叹之余,后营坊街、发祥街、德胜街、东流水街、五三街……这些老辈人耳熟能详的地名却渐渐淡出了市民的视野。济南市民政局资料显示,自1949年以来,济南市主城区约有200余个老地名业已消失。其实,这种现象近年来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呈现。城市老地名,一种特殊的城市人文记忆,就这样变得越来越趋向模糊,  相似文献   

17.
中文地名识别是命名实体识别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扩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来源的关键。传统的地名识别主要基于地名元素或词性特征进行识别,特征来源单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句法特征的中文地名识别方法,挖掘中文地名在自然语言中的句法信息,设计了短语结构和依存关系两类句法特征,利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实现了中文地名的训练和识别。实验表明,句法特征能够有效提高中文地名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尤其是对于复杂地名的识别,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文地名识别是命名实体识别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的关键。传统的地名识别主要基于词性或地名要素特征,特征类型有限。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特征的中文地名识别方法,挖掘中文地名在自然语言中的特点,设计了类型、路径、距离和数量四种句法特征,基于地名要素特征、词性特征、句法特征三种复合特征利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实现了中文地名的训练和识别。通过实验对比复合特征在中文地名识别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特征能够有效提高中文地名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尤其是对于复杂地名的识别,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地名数据库是我国国家基础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地名及其相关信息的录入和校对工作亟待优化。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优化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手段,方案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象征,城市内地名数量多、种类杂、密度大、使用频率高。因此城市内地名管理工作也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同时反映着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