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天气预报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有了很大的进展。现在全国广大气象台站已有很多预报人员从事这项业务工作,对农业、林业、水利防汛、畜牧业及国防建设等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保证作用。 三十年来,我国长期天气预报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在环流分析、下垫面影响、太阳活动、地球物理因素,气候变化、单站要素和群众经验等方面,都作了不少工作。进行了天气气候、概率统计和流体动力学、热力学等三方面预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不论在实践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我国长期天气预报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近十年来我国的长期天气预报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央气象台每年3月召开汛期(6—9月)天气预报会商会,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及有关单位共同参加讨论,并且每隔一年在汇商会上进行一次长期天气预报经验的交流。同时,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后简称长办)自1975年以来每年4月初组织有关长江流域水文气象预报讨论及长期预报经验交流会。此外,有时还召开分区(片)长期天气预报会商会及经验交流会。这些活动大大促进了长期天气预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期天气预报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长期天气预报是气象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利用长期天气预报所提供的信息,在经济,尤其在农业生产中将能取得很大效益。因此,世界上不少国家早就尝试进行长期预报工作。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与日本气象学会联合调查,当前世界上有30个国家正式发布长期预报,其中做月、季和半年预报的分别有26、16、9个国家。仅有3个国家做半年以上的预报。我国目前有月、汛期及年度预报,因此是世界上预报时效较长的国家之一。虽然长期预报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有不少国家,许多作者从事研究,但目前水平还是不高。例如日本的季节预报,第1、2、3个月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为52.1、51.4及48.0。但随机预报准确率为49,可见预报效果仅仅略高于随机预报。最近荷兰皇家气象局对世界上7种主要预报 相似文献
4.
英国气象局最初的长期天气预报研究和准备工作,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1963年正式对外发布月预报和试验性的季度(3个月)预报服务。那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是根据已有80年的海平面气压图等地面资料选取相似。1970年开始增加对海温距平、海冰和积雪资料的应用。1977年采 相似文献
5.
6.
近年长期数值天气预报滤波模式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由于短期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环流研究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的成功,激发了人们用动力学方法做长期天气预报的兴趣。美国Spar等和Caverly等用大气环流模式分别进行了一个月的积分试验,其中一些例子获得了成功。苏联Marchuk等也提出了一个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方法,并认为在简化条件下可用来做月到季的平均温度距平预报,但现在还未看到预报结果发表。因此,总的来看长期数值天气预报还处于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7.
8.
一、引言天气预报的概率统计方法,国外是在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初期发展成为独立分支的,在六十年代后期已成为预告气象要素的重要手段。我国在六十年代逐步发展了这一方法,在七十年代前期达到了一个高潮,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在统计天气预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将主要评述1978年以来我国在统计天气预报方面的进展。这以前的情况请参阅[1][2][3]。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工农业展开了空前的大生产。各个生产部门对天气预报的要求日益迫切,短期预报之外对中长期预报的需要逐渐增长。十年来我国气象事业也有飞速发展,不论在台站建设方面、干部培养方面、学术研究方面皆表现出巨大的成绩。同时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工作也不例外,十年来的成绩是显著的。1958年中央气象局以中长期预报定为三大气象“元帅”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深对长期天气过程的基本认识,文章综述了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七五”期间,我国在大气环流与长期天气预报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的关系、环流的遥相关及分型、海气相互作用、环流的季节突变现象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7.
18.
天气预报是气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和国防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也很显著,据一些国家统计,气象经费与国民经济所得总收益之比一般是几十分之一。我国的天气特色较为突出,各类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警报对于防灾、趋利避害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重大预报服务事例屡见不鲜。例如,仅1983年一年就有多次突出事例。1983年7月30日到8月初,陕南安康县一带发生暴雨,31日晚洪水进入城区。在暴雨发生前,26日和 相似文献
19.
一、日本长期预报的历史 日本的长期预报始于1907年,当时主要是为了预报水稻生长的夏季天气。日本的农学家发现,日本东北部的几次冷夏使水稻歉收,造成了饥荒,因此认为在春季开始时,发布夏季的冷暖趋势预报是很重要的。 初期研究了梅雨。发现6—7月的梅雨季节,气压场呈北高南低的型式。由于以后水稻连年丰收,自1914年起长期预报的研究中断了若干年。但在1931年北日本水稻严重歉收,从1941年起,日本北部的仙台地方气象台又系统地开展了长期预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韵律与长期天气预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讨论了对长期天气预报比较重要的韵律问题,共有三部分内容:(1)分析广大台站在相关普查中发现的隔季相关现象,相关间隔自2个月到11个月不等,其中大约半年左右的比较常见,并且地理分布区域性强,大洋上最明显,指出这是韵律现象。 (2)月平均环流与海温的相似性分析表明,北半球环流与海温都存在着隔季相似性。例如,春或夏海温距平相似时,大约6个月之后又相似。而秋冬春三季大气环流的相似容易造成夏季大气环流的相似。指出这是大气环流与海洋的韵律活动的表现。 (3)讨论了两种可能的韵律形成过程,一种是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夏季海温通过韵律关系影响半年后的冬季海温,从而影响大气环流和天气。另一种是冬季低纬东太平洋海温与大气环流相互作用,通过韵律关系影响半年之后夏季低纬太平洋的环流,从而影响西太平洋副高及我国天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