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正方体人工礁7个不同引入数量比例(0~60%)和人工礁摆放布局(每个数量比例设置10个布局)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聚集率的影响,确定了单位面积正方体人工礁的适宜投放数量和礁体摆放布局,得出单位鱼礁的适宜布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和许氏平鲉的种类、密度和鱼体规格对聚集率的影响。研究显示,单体礁引入数量比例50%时,数量比例与许氏平鲉聚集率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且摆放布局对许氏平鲉的聚集率有显著影响;单体礁引入数量比例为50%时,许氏平鲉的聚集率达到最大值(76%),显著高于0~40%处理组(P0.05),且当单体礁引入数量比例达到50%和60%时,礁体摆放布局对许氏平鲉聚集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适宜布设方案条件下,种类和密度对试验鱼聚集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鱼体规格对大泷六线鱼的聚集率无显著影响,对许氏平鲉的聚集率影响显著。结果表明,正方体人工礁单位鱼礁的适宜单体礁引入数量比例为50%,在该数量比例时,单体礁摆放布局对恋礁性鱼类的聚集效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3—2015年在山东小石岛和俚岛人工鱼礁区用刺网和地笼进行了6次渔业资源调查,并利用丰度和丰富度2个指标比较分析了2种网具的渔获物组成。研究表明,2个鱼礁区共捕获65种生物,其中,地笼和刺网分别捕获52种和48种,2种网具捕获的生物种类相似性均较高,索伦森指数S分别为0.66和0.58;相似性分析检验(ANOSIM)和t检验结果均表明,地笼捕获的生物种类与生物数量均高于刺网,但无显著差异;基于距离的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得到鱼礁区生物资源丰度与地理位置以及年份显著相关,而与网具类型和季节无显著关系;累积种类数量图表明地笼相较刺网可以捕获更多生物种类;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和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的体长分布曲线表明,地笼捕获样品的体长范围大于刺网,但刺网捕获样品的规格显著大于地笼。综合分析认为,地笼和刺网2种调查网具的混合采样,可弥补单一调查网具的不足,以更加全面了解人工鱼礁区的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3.
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兼捕鱼种垂直分布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延绳钓渔获物的垂直分布结构对于评估延绳钓渔业对目标和兼捕种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参考价值。根据2007-2010年间2个航次调查采集的热带大西洋公海海域(05°N~15°N,29°W~41°W)金枪鱼延绳钓主要兼捕鱼种的渔获资料,估算了14种渔获物的钓获深度,包括金枪鱼类3种、旗鱼类3种、鲨鱼类3种、其它鱼类3种、海龟2种。当钓钩上浮率假设分别为15%、20%和25%时,最小估算深度分别为122、114和107m,最大估算深度分别为311、293和275m。叉尾长鳍乌鲂的平均钓获深度最深,海龟类的平均钓获深度最浅。四分位距图(IQR)显示,各物种的深度分布范围变化很大,有些种类之间的深度分布中值虽然相近,但深度分布范围却相差很大。除剑鱼外,其余兼捕物种与大眼金枪鱼的深度分布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而除剑鱼和红棱鲂外,其余兼捕物种与大眼金枪鱼的深度分布函数均有显著性差异。聚类分析显示14种渔获物可以分成3种垂直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4.
人工鱼礁建设对海州湾海域水质改善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对海州湾海域人工鱼礁建设情况统计以及人工鱼礁投放位置与监测点位的变化关系,并根据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了海州湾海域近15年来人工鱼礁建设前、后水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离人工礁区近的点位水质明显好于其他点位水质,可见人工鱼礁建设对海州湾海域水质改善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优化了海域生态环境,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海洋生物栖息场所。建议进一步加大鱼礁建设范围,发展以人工鱼礁为主的海洋生态环境恢复建设,提高整个海州湾海域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升级优化。  相似文献   

5.
肖荣  杨红 《海洋科学》2016,40(2):94-101
根据2012年—2013年对霞浦人工鱼礁海域调查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应用CFD软件,对礁区投放的三类不同结构单位的鱼礁组合在非定常流作用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各鱼礁组合之间的流场差异,并估算了诸营养盐垂直输送通量。研究表明:三种鱼礁迎流面上升流最大高度为礁高的2.27~3.73倍,上升流最大速度与来流速度之比为0.40~0.72,上升流平均速度与来流速度之比为0.10~0.17;计算域内单位鱼礁组合上升流平均速度为10–2 cm/s量级,三种单位鱼礁组合区域营养盐垂直通量大小关系为:方型鱼礁船礁梯形台鱼礁,方型鱼礁区4PO??-P、3NO?-N、3Si O??-Si的平均垂直通量分别为438.3 mg/(m2·d)、2212.5 mg/(m2·d)、7288.3 mg/(m2·d),鱼礁投放会改善该海域的水动力环境,形成典型的上升流区,海域初级生产力得以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人工鱼礁礁体模型阻力系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同中心开口方式(圆孔、三角孔、方孔)的正方体人工鱼礁模型,通过风洞实验,定量探讨礁体的通透开口比、投影开口比与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测量模型礁体在不同角度迎流时的阻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礁体阻力系数Cd随投影开口比γty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当投影开口比γty相同且大于0.1时,阻力系数Cd随通透开口比γtt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对于中心开孔方式人工鱼礁,阻力系数Cd计算公式为:Cd=-0.861γtt+0.145γty+1.268(R2=0.729,P<0.01)。回字型和正方体型人工鱼礁模型的实测值与理论公式计算值误差在8%以内,说明理论公式计算值是可靠的。在进行新礁体设计时,可以通过调整礁体开口尺寸,使礁体在满足集鱼、改善流场功效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水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结构的延绳钓渔具 1998年 2~ 9月期间在印度洋东部作业的生产效果。结果显示 ,钓具 A(平均放钓水深 90 .8m)与钓具 B(平均放钓水深 72 .7m)相比 ,钓捕效果差异显著 ,在渔获尾数、渔获重量、上钓率三个指标上 ,A钓具分别高于后者 2 9.52 %、30 .2 1%和9.80 %。提出了符合印度洋生产需要的钓具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0~90日龄仔、稚、幼鱼的全长、体重进行生物学测定,对其体重、头长、头高、吻长、眼径、体高、肛前长、鳍棘长和鳍条长与全长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各指标的异速生长方式、生长拐点出现的时间和早期生长发育特征,结合仔、稚鱼的生态习性,探讨早期生长发育模式和生态学意义。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全长和体重随着日龄的增加其生长规律均符合三次函数关系,全长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0~16日龄、17~46日龄、47~90日龄)、体重的生长可分为2个阶段(0~46日龄、47~90日龄),各阶段生长速率有显著差异(P0.05);许氏平鲉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各量度指标异速生长的拐点均出现在仔鱼向稚鱼(14~24日龄)、稚鱼向幼鱼(46~60日龄)变态的节点之前或附近。研究发现,仔、稚鱼各器官表观形态的改变与变态节点同步。  相似文献   

9.
青岛近海许氏平鲉年龄与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2005年1月逐月在青岛近海采集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样本共计147尾,以矢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年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耳石边缘增长率分析表明,许氏平鲉耳石年轮形成的周期为1年,6~7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期。协方差分析和残差平方和分析表明,许氏平鲉的体长与体重、年龄与生长关系在雌雄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体长(L)与体重(W)的关系式为W=1.750×10-5×L3.084(r2=0.990,P0.05);使用年龄和体长的实测值拟合其生长,Von-Bertalanffy体长生长方程为Lt=367.211×(1-e-0.576×(t-0.399))(r2=0.943,P0.05)。分析表明,在耳石形态与重量各测量参数中,耳石重量(Wotolith)与年龄(t)的线性相关性最密切(r2=0.942),其关系式为Wotolith=-0.023+0.035 t。平均百分比误差指数(IAPE)结果显示,耳石重量可以作为青岛近海许氏平鲉年龄鉴定的有力手段(IAPE=8.3%)。与1980年代相比,青岛近海许氏平鲉生长加快,显示出资源进一步衰退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几种鱼礁模型对真鲷诱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方  唐衍力  唐曼  张萍萍 《海洋科学》2012,36(11):85-89
观察了真鲷(Pagrosomus major)对4种不同结构模型礁的行为反应,并对不同结构模型礁的诱集效果进行了比较,进而选择诱集效果最好的1种模型礁,研究该模型礁在不同光强下诱集效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未投放礁时,真鲷在水槽中的分布无选择性,呈随机分布;而投礁后各种模型礁均能对真鲷产生诱集效果,真鲷在鱼礁标志区的分布率从6%提高到17.89%~21.50%,其中以表面积大且无孔的 D型模型礁的诱集效果最好;双模型礁投放后对真鲷的聚集率均在20%以上,其中表面积大且有孔的2个模型礁聚集率最大;随光强增强,真鲷的聚集率不断下降,研究发现这可能与真鲷的领域行为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热带大西洋公海金枪鱼延绳钓海龟兼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2010年间2次科学观察员对热带大西洋公海海域(05°37′N~14°59′N,29°00′W~40°54′W)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调查,共投钩236次(d),兼捕到棱皮龟和太平洋丽龟2种共23尾,其中死亡8尾,兼捕率为0.03461尾/千钩(0.09746尾/次),上钩后死亡率为34.8%.兼捕海龟的位置范围为06°N~12°N,29°W~38°W.从海龟的钓获部位看,喙部占43.5%;前肢占26.1%;躯干占8.7%;喉部占8.7%;被主绳缠绕占13.0%.此外分析了不同钩深与兼捕海龟数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影响兼捕率和上钩后死亡率的因素,提出相关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半滑舌鳎3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深入认识半滑舌鳎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831尾12月龄左右半滑舌鳎个体的体质量[BM(g)]和形态性状,包括全长[TL(cm)]、体高[BH(cm)]、体厚[BW(cm)],通过模型拟合筛选获得能够反映雌、雄性个体各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关系的最佳模型。建立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作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并计算了直接、间接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全长、体高和体厚与体质量的最优拟合模型都为幂函数曲线模型,雌性个体3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最优模型分别为:y⌒=0.004x3.090、y⌒=0.382x2.983、y⌒=61.912x2.461;雄性个体的3个最优模型公式依次为:y⌒=0.005x3.003、y⌒=0.300x3.147、y⌒=57.681x2.156。通径分析结果显示,雌性个体中体高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为0.535,而雄性个体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407。雌、雄个体的3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都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其最优多元回归方程:雌性为BM=-88.530+1.297 TL+15.862 BH+39.021 BW;雄性为BM=-71.579+2.587TL+7.351 BH+35.595 BW。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金枪鱼延绳钓的钓钩深度和浸泡时间对钓捕性能和渔获特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5年9月—2016年2月收集的东太平洋公海长鳍金枪鱼渔业调查数据,利用局部加权回归和线性回归分别拟合了钓钩深度分布与捕获的长鳍金枪鱼叉长分布的关系,统计了各钩号和叉长组的上钩渔获物的存活比例,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钓钩浸泡时间与捕捞率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渔获物的平均叉长随着钓钩水层的加深而略微增大,192m(8号钩所处水层)为临界水层,该水层以浅的长鳍金枪鱼叉长明显小于该水层以深的叉长。钩号、叉长均与金枪鱼的活体比例呈较明显的相关性,这表明捕捞水层越深或鱼体越大,渔获存活率越高。以每11个连续浮球为单位计算浸泡时间,渔获率随着浸泡用时呈现波动式增长的动态响应,并在11和16h呈现2个峰值。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钓钩水深对捕捞效率的影响极显著,167.57m水深为捕捞效率密度最高的水层,若钓钩水层分布于124~211m将有更高的捕捞效率。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7年—2010年间两个航次的调查采集的热带大西洋公海海域(05°37′N~14°59′N,29°00′W~40°54′W)金枪鱼延绳钓兼捕的锯鳞四鳍旗鱼(Tetrapturus pfluegeri)渔业和生物学数据,研究了锯鳞四鳍旗鱼的长度组成、各长度之间和长度重量之间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及性腺指数。研究表明,锯鳞四鳍旗鱼的兼捕率为0.06170尾/千钩,雌雄下颌叉长(LJFL)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K-S test,P0.05)。雌雄锯鳞四鳍旗鱼下颌叉长(LJFL)与下颌体长(LJPCL)、下颌全长(LJTL)的关系呈线性显著相关(t-test,P0.01),关系方程分别为:LJPCL=0.9065LJFL+4.5299;LJTL=1.0606LJFL+10.303。锯鳞四鳍旗鱼下颌叉长(LJFL)与体重的关系呈对数线性显著(t-test,P0.01),关系方程为:RW=5.9162×10~(-6) LJFL2.9292。雌雄锯鳞四鳍旗鱼性比为1:1.33,雌性锯鳞四鳍旗鱼性腺成熟度以Ⅴ期占优势,平均性腺指数为1.11;雄性锯鳞四鳍旗鱼性腺成熟度以Ⅰ期占优势,平均性腺指数为0.16。兼捕的锯鳞四鳍旗鱼中有70%是在300m以上水层钓获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仔、稚、幼鱼"特定发育期"的生长与摄食特性,在人工池养条件下,于许氏平鲉早期的8个"特定发育期"(1个初产仔鱼期(A期)、4个"危险期"(B、E、L、N期)、2个"生长转折期"(G期和O期)和1个幼鱼期(P期))开展实验,研究了鱼苗的形态、生长和摄食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许氏平鲉早期鱼苗各生长指标的增长速度均逐渐加快,且能够以某些"特定发育期"为界拟合为2~3段直线,其中全长、体重、体长和肛前长以2个生长转折点(G期和O期)为界呈3段式直线增长,体高以E期和O期为界呈3段式直线增长,头长、眼径以第一生长转折点(G期)为界呈2段式直线增长,吻长以E期为界呈2段式直线增长。鱼苗的摄食指标也以某些"特定发育期"为节点出现显著变化,其中A期的摄食发生率和饱食率都在较低水平,从B期开始迅速升高,到N期后稳定地保持在100%,此后消化道充塞度都在3~4级,A~P期的饱食量总体呈增长趋势,G期后饱食量增长加速。B~P期鱼苗日摄食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自G期开始增长速度加快且G、L、N、O期之间差异显著(P0.05),鱼苗摄食节律为白天摄食且晨昏为摄食高峰,白天比夜间摄食活跃,2个摄食高峰期分别出现在在6:00和15:00~21:00。消化时间随鱼苗的生长发育总体呈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饱食时间则总体呈下降趋势。了解许氏平鲉早期阶段的生长与摄食特性变化规律,可有效指导人工育苗过程中鱼苗"特定发育期"的水环境和投饵管理,为促进鱼苗生长、摄食和提高育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3年9~10月西非近海调查所获得的鲐鱼样本,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9-10月鲐鱼样本体长范围13.5~29.1cm,优势体长组为19.5~25.5cm;又长范围13.9~30.7cm,优势叉长组21.5~25.5cm,占整个渔获物的76.09%;体质量范围33~551g,优势体质量组为120~210g;叉长与体质量的关系为W=0.407L~(1.879)(R~2=0.538)。其性腺成熟度以Ⅱ、Ⅲ期为主,占整个渔获物样本的81.71%。胃含物摄食等级以2、3级为主。经ANOVA方差分析发现,9月与10月份鲐鱼样本叉长、体质量、性腺成熟度分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4年5月、9~11月在威海市中心渔港拖网渔获物中采集的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样本,利用一种稳健的贝叶斯方法研究了白姑鱼体长(全长、标准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得到可靠的参数估计值,将体长与体重关系式转化为线性模型,利用t分布建立参数的似然函数,通过数据标准化方法得到白姑鱼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可以较好估计白姑鱼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由标准化数据计算的斜率和截距间不存在相关关系。t分布参数ν的估计值随体长与体重数据而发生变化,其分布范围为27.87~56.5。春季、秋季和全年白姑鱼的全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2.540×10~(-3) TL~(3.4662)、W=4.308×10~(-3) TL~(3.3223)和W=3.963×10~(-3)TL~(3.3406),标准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1.083×10~(-2)SL~(3.2051)、W=1.498×10~(-2)SL~(3.1201)和W=1.403×10~(-2)SL~(3.1347)。春季与秋季白姑鱼的全长与体重关系、标准体长与体重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春季白姑鱼参数b大于秋季,参数a小于秋季。威海近海白姑鱼属正异速生长种类,雌、雄群体的全长与体重关系和标准体长与体重关系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黄海白姑鱼参数b的值与东海和南海北部白姑鱼b的值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贝叶斯方法可用于估计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数及其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红鳍东方鲀表型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体周长1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533)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28.41%)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全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369)较大,间接作用(0.259)最小;体高、尾柄高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228,0.145)相对较小,主要通过体周长1的间接作用(0.363,0.296)影响体重.所选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复相关指数R2=0.950,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体周长1、体高、尾柄高为自变量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 =-2154.095+42.072x1+33.936x2+72.687x3+50.538x4.  相似文献   

19.
相手蟹科的诸多种类因其形态极其相似成为方蟹总科分类中疑问较多的一个类群。通过对中国沿海相手蟹线粒体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4种相手蟹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之间差异分别为5.7%~14.5%和1.5%~12.1%,均达到了种间差异水平。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14种相手蟹分别为独立有效物种,但分属于拟相手蟹属和近相手蟹属的4种拟相手蟹和3种近相手蟹,没有分别形成2个独立的支系,而是混合聚成一大支系。而属于螳臂相手蟹属的无齿螳臂相手蟹则首先与属于中相手蟹属的中华中相手蟹聚成一支,再与红螯螳臂相手蟹聚为一大支,表现出与形态分类的不一致。错综复杂的分子系统关系预示着相手蟹类为多系起源,也表明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乃至于属间关系尚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厘定。  相似文献   

20.
红壳色文蛤选育子代各壳色的形态分化及养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壳色为目标性状,于2009年进行了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群体选育研究,建立了红壳色选系子一代(Fl),对子一代壳色种类、分布频率及其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测量和分析,并对各壳色的形态、生长速度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文蛤壳色具有多态性,红色、黄色、白双、黄双、波纹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5.58%、8.55%、0.53%、14.83%、0.50%.红壳色亲本的子代中出现红色∶花色=3∶1,符合孟德尔遗传模式.聚类分析与欧氏距离矩阵结果表明,文蛤波纹与黄色遗传距离最近,白双与黄双遗传距离相近,与红壳色的遗传距离最远.主成分分析显示白双文蛤与黄双文蛤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重叠,波纹文蛤与黄色文蛤具有较高的重叠率,而红壳色文蛤相对分散,从而进一步说明5种壳色文蛤的遗传距离关系.经过1a同池养殖,子代壳长多数已达到10~30 mm,红壳色文蛤的日生长率为0.20%,花壳色文蛤的日生长率为0.18%,且红壳色文蛤的相对比较生长速度比花壳色文蛤快10.41%.红壳色文蛤选育子代的壳长与壳宽、壳高、粒重存在一定的回归关系.红壳色文蛤壳长对壳宽、壳高、粒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502 4x1-0.556 0(R2=0.992 0)、y3=0.8103x3+0.620 0(R2=0.995 6)、y5=0.000 3x25.9029(R2=0.991 9),花壳色文蛤壳长对壳宽、壳高、粒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2=0.495 3x2-0.419 2(R2=0.990 9)、y4=0.798 5x4+0.793 5(R2=0.995 6)、y6=0.000 4x26.845 8(R2=0.993 4).研究结果为文蛤的红壳色定向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